夏燕紅
摘 要:數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邏輯思維能力,養成理性思維,數學課程是學生九年義務教育中必不可缺的課程,學習數學離不開應用題的鞏固。教師應當在小學就重視學生的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教育,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所學知識。本文將從“運用圖表理解應用題”、“結合練習理解應用題”、“計劃教學理解應用題”三個方面來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理解;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科目,是學生學習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礎,科技創新和化學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的知識,教師應當在就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而應用題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內容,應用題能夠鍛煉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教師在重視學生的數學培養時也要重視應用題的練習,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一、圖表理解應用題,幫助學生提取信息
新課程的改革后,教師越來越重視應用題的創新,很多應用題蘊含的信息多而復雜,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使用技巧來排除應用題的無效信息,從而得到有效信息,節省學生的時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畫圖表來理解應用題,把應用題中的信息畫出來,這樣學生就能一目了然的明白題目中的有用信息,以及應用題考察的知識點,再將信息和知識點聯系起來,最后進行解題。這樣理解應用題快速又高效率,還能避免學生因為對題目理解不當而導致解出來的答案不正確。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圖表來理解應用題,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又能加強學生的幾何思維。
例如,在解答周長問題時,可以用把題中的有用信息運用圖表排列出來,在進行解題。如“王爺爺有一塊菜地的形狀是近似的等邊三角形,一邊長16cm。如果在菜地的外面圍上一圈籬笆,這個籬笆的周長大約是多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三角形畫出來,然后回憶一下等邊三角形的特點,最后利用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特點來解出答案,這個籬笆的周長就是:16×3=48cm。學生運用圖形結合的方式理解應用題,進而快速地在腦中提取相關知識點,提升做題效率。
二、有效練習應用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應用題能夠高效率的鞏固知識,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更是應該重視應用題練習,為即將到來的小升初考試做準備。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對學生的生活非常有幫助,小學生心理發育還不太成熟,容易對身邊事物產生親切感,教師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往身邊事物聯想,激發學生的解題興趣,讓學生認為數學就在身邊,認為數學的用處非常廣泛,還能練習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讓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素養,為高年級的數學學習做準備。
例如,六年級重點的“利潤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商鋪這一情境,讓學生扮演店主的角色來理解應用題:“一斤大米原售價4元,先提價是10%再降價10%問現在每斤大米的售價是多少元?”學生會認為情境很親切,能夠激發學生對應用題的興趣,學生經過學習能夠解出:“先提價的價錢是4×(1+10%)=4.4,再降價的價錢是4×(1-10%)=3.96。”教師總結利潤問題的關鍵是:“明白成本又叫進價,即商店商品的買價;定價是商店給商品的標價;利潤是賣出價格與成本的差價;售價是賣出的價格這四者的關系。”把應用題情境設定為生活場景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三、計劃講解應用題,培養學生數學思想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知識的講解上,對于應用題只是學生上交后,在尋找空閑時間草草批閱檢查一遍即可,這樣會讓學生變得不重視應用題練習,有可能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抄寫參考書的答案,這樣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還無法鞏固學生的知識。教師應當有計劃有規律的布置應用題練習,讓學生熟能生巧,教師應該要及時的講解應用題,讓學生理解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鞏固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每隔三天布置一個知識點的應用題作業,每隔五天講解一次應用題作業,這樣既能給學生任務,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時間,還能及時的講解應用題。教師可以布置典型的“工程問題”給學生,兩天后再選取其中例題來講解,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一項工程,甲獨做8天可以完成,乙獨做8天只能完成這項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長時間才能完成這項工程?”學生經過思考之后教師再給出解題思路:“工程問題的解題思路是用單位‘1表示工作總量,這樣,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表示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進而就可以根據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列出算式。所以本題的解題方法是 ? ? ? ? ? ? ? ”這樣有規律的布置作業,及時的講解例題,能夠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和加強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應用題能夠直接的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還能了解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應當創新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引導小學生適應數學,學會用理性的方式來看待問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練習應用題,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高年級高強度的數學學習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0(005):P.64-65.
[2]董慶麗.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若干思考[J].考試周刊,2017(04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