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霞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大多依賴于記憶以及模仿,他們很難擁有一種自我發散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重數學課程教學的探究性學習,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變革。本文探討了探索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結合創造問題情景、營造成功氛圍、注重教學評價等策略去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在嘗試數學知識過程中了解數學學習魅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巧妙應用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時依靠探究過程,對知識點進行理解的一類教學方式。新的數學課程改革標準指出在有效探究過程中,學生必須擺脫單一的知識積累,而是對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理解。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理解數學知識,將課堂上的主動空間還給學生。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快樂激發,讓學生結合探索內容完成數學知識的發現,最終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進行探究
學生的好奇心較強,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各類各式的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通過正確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指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在問題情景內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1]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預先在課堂上準備一個紙箱。在紙箱里放入五個白球和五個黑球,之后再開展教學。在布設完紙箱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在摸球之前能夠猜想一下自己會摸出怎樣的球嗎?一位學生回答說自己可能會摸出白球,另一位學生則說自己一定會摸出黑球,一位學生說自己會摸出藍球。不同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是不同的,這樣的一個趣味活動成功激起了學生嘗試的興趣。教師可以順勢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親自上臺進行求證。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在學習時能夠了解到摸到不同球的概率是不一樣的。對于黑球和白球來講,其摸到的概率都是1/2,而在盒子中摸出紅球、藍球的概率卻是0。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了解可能性的基本概念,并知曉應用概率去表示可能性是最常用的一類表示方式。在此時,教師可以繼續深入問題,要求學生思考一下可能性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在這樣的問題情景創設模式下,教師可以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抓住教學時機,對學生做出啟發。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來講,其基本上就是求知數學知識,完成問題解答的一類過程。教師必須注重問題情景創設,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探究。
二、創設成功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在教學時教師必須抓住學生好強、好勝的心理,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盡量地設計一些針對性地訓練。通過針對性訓練活動的創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獲取一個成功機會。
例如,在教學“位置”這一知識時,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較為熟悉的生活情景。在教室里安排各種座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座位號進行就座。學生在尋找座位時會認真思考自己的位置,并開始觀察自己前后、左右的同伴,看看他們到底都是誰。教師在趣味活動安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燃起對于所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辨認方向》這一課程時,教師則可以按照教材上的插畫內容讓學生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來辨認方向,結合學生的學習想法,讓學生自己標出方向標,在老師的引導下,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既能夠探究到辨認方向的知識,也會感受到實際問題解決的樂趣,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重課堂實踐,有效的穿插一些趣味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努力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完成學生在課堂上的不斷探究。
三、注重教學評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幫助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情景。在教學時對學生所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認真解答。努力幫助學生認識所學知識,使學生對問題探究過程充滿自信。[2]
例如在教學“加法、減法”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先列舉出幾個簡單的題目如1+2=?9+8=?讓學生應用自己所學習到的加法減法知識順利解決出答案。由于這些問題并沒有多大的難度,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也很快解決出了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語言去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自信,善于對學生說你真棒、我真欣賞你、我覺得你很不錯等話語。這些表揚的話語會對學生帶來一定的激勵,學生也通過學習逐漸對加法減法知識進行了深入地探究。他們發現隨意交換加法與減法式子中的兩個數的位置并不會改變最終的結果,加法與減法的計算過程可以應用數數的方式數出來。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通過自我反省理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探究。
探究性學習引入數學課堂能夠讓學生親自經歷數學學習過程,它也會使學生的數學自主性真正得到激發。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數學課堂的不斷探究,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學習方法。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成功氛圍、注重激勵評價等模式去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努力幫助學生了解到數學問題地解決方法,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強化數學課堂的探究發展。
參考文獻:
[1]眭麗麗.分析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應用[J].好家長,2018(46).
[2]余先華.分析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應用[J].贏未來,2018(008):28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