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云
摘 要: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教師就必須要順應時代的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重視其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文章圍繞自學能力闡述語文教學的意義,指出增加知識儲備和培養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具體探討基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自學能力;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策略;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2-0131-02
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需要培養和鍛煉,教師需要具體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目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需要不斷強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那么從語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看,科學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呢?教師又該如何通過具體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筆者將進行詳細分析論證。
一、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意義
1.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是基礎性的教學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知識儲備上還比較欠缺,并且由于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他們的閱讀和寫作也常出現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語文知識,豐富知識儲備,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不應單純灌輸知識,而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語文學習興趣和信心。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往往有局限性,很難挖掘更深層內涵。因此,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聽說讀寫入手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進而建立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只有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才會深入學習語文知識,才會感到語文是有趣味性的學科。可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激發其學習興趣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語文自學能力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學好語文,必要的聽說讀寫等核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仍需要以聽說讀寫為基礎,堅持多樣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真正為學生營造和諧、有趣、高效、多元的學習環境,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1.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習氛圍需要師生共同創設,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既要努力創設良好環境氛圍,又要創設良好教學氛圍。
在環境氛圍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室里設置“閱讀角”,為學生篩選一些適合他們的語文讀物,比如童話故事、學習畫報、科普讀物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閱讀角,結合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閱讀角中學習知識、交流經驗。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鄧小平爺爺植樹》時,教師首先可以制定語文閱讀任務:閱讀文章,并從閱讀角中尋找有關“樹”的文章。學生們可以積極利用閱讀角,找到《樹神》《假如我是一棵樹》《和大樹對話》等書籍,并自主尋找閱讀素材,在輕松自由的閱讀氛圍中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每一名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并在課堂給大家朗讀。如此,學生在閱讀角中學習了語文知識、提高了寫作能力,并在朗讀中培養表達能力,同時大家相互學習、借鑒彼此的經驗,在交流中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2.教學融入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只有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繼而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游戲引入教學,通過游戲闖關的方式,將“新素材,新故事”作為闖關內容,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繼而激發其自主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入手,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體悟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然后引導學生以教材內容為核心進行交流,談一談自己對一年四季的感受。這樣結合生活感悟,大家會有話說,學習興趣也就更高。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游戲,比如“句子接龍”游戲,規則為:每位學生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各想一句描述這個季節的句子,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句子接龍比賽,以接龍成功次數進行獎勵。連續接龍三次會得到小紅花,連續接龍五次會得到小星星,連續接龍七次則會得到小紅旗。這樣把學習任務當成游戲關卡,學生在求勝心理的推動下自然會開動腦筋,從而在此過程中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大家相互競爭,課堂學習氛圍被點燃,每個人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3.發揮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發揮想象的過程是教師調動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豐富的語文素材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學生想象得越豐富,原有的教學情境也就越飽滿,繼而引導學生不斷地聯想,形成良性循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而言,教師在啟發學生想象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秉持“人本教學”理念,站在學生角度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其表達興趣的同時引導其想象與聯想;第二,發揮教師自身引導作用,讓學生的想象與聯想過程變得更加多元、科學、合理、有序,從而可以緊扣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海上日出》時,教師首先可以根據關鍵詞“日出”設置教學情境,播放相應的視頻,對學生來說,色彩艷麗的畫面最容易吸引其注意力。接著,教師可為學生設置“我去看日出”的情境,“某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日出,我高興地憧憬著日出時美麗的模樣……”此時,通過多媒體展示多幅日出美景,學生自然就能在頭腦中想象日出時美麗的模樣。然后結合《海上日出》的描述,教師鼓勵學生用文字描繪出自己心中完美的日出景色,如此就能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互動,鍛煉其閱讀和表達能力,同時通過閱讀和寫作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便是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基本思路。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自學能力。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按照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結合語文學科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運用游戲化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把語文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楊麗.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J].甘肅教育,2019(20).
[2]陳茴萍.探究如何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9(10).
[3]葛金花.談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19(12).
[4]吳桐禎.《語文自學能力培養法》[J].語文建設,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