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化學教師面對化學實驗這個重要教學環節,可以嘗試將微信公眾平臺融入其中。課前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構建良好自主探究氛圍,激發學習興趣;課中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增強課前課中交互,引導學生去探討;課后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進行知識拓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微信公眾號;實驗教學;交互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2-0132-02
化學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其在化學的發展和教學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實驗教學,多數都是教師示范,然后學生進行模仿,學生實驗自主性不強。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上各類教育平臺迅速崛起,新興的教育模式悄然出現,新媒體與教學的有機融合,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化學實驗課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為了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而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切實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構建實驗教學氛圍,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因此,積極將微信公眾平臺融入化學實驗教學是很有價值的,值得教師關注。
一、課前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營造良好自主探究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微信公眾號可以成為學生預習功課的重要媒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實驗教學的訴求,圍繞著特定的化學實驗目標,選擇一些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實驗項目,然后錄制成實驗微課程視頻,將其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提前對要學習的化學實驗有所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會進入到自主探究的氛圍中,無論是化學性質的認知,還是概念的歸結,都會自覺進入學生的思考范圍。
以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濃硫酸的特性”教學為例,其中牽涉到很多化學實驗,這些實驗項目有著很大的危險性,但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又很難讓學生印象深刻。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將相關視頻進行整合梳理之后,制作微視頻,主要包括濃硫酸脫水性的實驗(將木棍和紙張伸入濃硫酸中),濃硫酸吸水性的實驗(可以吸收藍色硫酸銅晶體的水),濃硫酸腐蝕性的實驗(可以將豬肉放到濃硫酸中)。整理好這些微視頻資料之后,教師可以將其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上,學生可以在家觀看,然后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探討,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學生都可以向老師或者同學提問,由此增強彼此之間的交互性,教師也可以設置引導性的問題,以確保學生對版濃硫酸的性質有基本的認識。
二、課中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增強課前課中之間交互性
有了前期基于微信公眾號構建的化學預習版塊,接下來需要將其與實際課堂內容結合起來,使實際的化學實驗教學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化學實驗教學的課前預習與課中探討之間可以形成交互性的教學格局。作為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實驗教學時,要懂得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重要媒介,發揮其穿針引線的作用,實現課前與課中的充分銜接。
還是以濃硫酸的特性實驗教學為例,課堂教學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進行。首先,鼓勵學生去回憶之前看到的濃硫酸的特性微視頻,倡導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來概述濃硫酸有怎樣的特性。在學生概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信公眾平臺打開,展現出對應視頻實驗的部分內容,使視頻內容與學生講述之間具有交互性,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會得到很好的鍛煉。接著,教師為學生準備前端沾著濃硫酸的玻璃棒和廢棄紙張,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回憶微視頻中的實驗步驟,確保能夠安全進行實驗操作,在此環節要引導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去探討如何確保實驗安全進行,這樣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化學實驗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濃硫酸實驗的演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并按照步驟寫出教師演示過程,然后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這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步驟。第三個環節,學生結合課前自學和課上小組實驗探究的結果,在小組范圍內進行思考,課前自己認為濃硫酸有哪些特性,經過實驗課程之后,認為還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在稀釋濃硫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小組交流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繪制實驗過程,以此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三、課后階段:微信公眾號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
一次化學實驗課程由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構成,而微信公眾平臺可以貫穿每個環節。在化學實驗課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給學生創造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例如,完成濃硫酸特性實驗教學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微信公眾平臺探討自己在本節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有疑點,可以隨時在微信公眾號上提出,大家可以針對問題進行反饋,營造良好的課后知識交流氛圍。教師在安排課后作業時,可以結合實驗教學重點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化學知識鞏固和拓展的重要平臺,收集關于濃硫酸特性的視頻或文章,進行精心編輯之后,將其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在視頻觀看或者文章閱讀中,學生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濃硫酸特性的知識,這些知識可能是實驗教學中沒有涉及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各種開放性的作業,比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濃硫酸使用的案例,需要注意的是,只需要找到實際的使用案例,不鼓勵學生直接操作,以免發生危險。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公眾號可以使化學作業布置更加靈活,可以讓學生在平臺上了解更多化學知識,開拓視野,增強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師生交互性,鍛煉學生化學實驗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知識體系。而微信公眾號就是一種良好的教學輔助工具,值得化學教師不斷地探究和反思,發揮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巨大優勢。要把微信公眾號的應用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每個環節,營造探究氛圍,增強師生交互,拓展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薛勇.大數據背景下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方式的創新變化[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20).
[2]曲智敏,張會菊,盧海飛.信息技術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整合[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3).
[3]賈國慶.淺談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的深度融合策略[J].甘肅教育,2019(22).
[4]邱曉霞.例談信息技術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