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開始被廣泛運用于教學領域,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當中,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使得教學方法和策略普遍發生了一些新變化。由于小學語文是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語文教學中應當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背景,共同加強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促進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低年級;讀寫結合
一、 引文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了語文教學策略的轉變和進步。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教師應當充分挖掘互聯網資源的利用價值為語文教學服務,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先進的科技成果,全面提高語文教育的質量,打造優質課堂。文章圍繞著互聯網背景下低年級語文的讀寫結合展開論述,希望能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二、 低年級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低年級讀寫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雖然讀寫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部分教師在這方面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學理念落后。有些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讀寫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教學分開,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教學范疇,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閱讀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只有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才可以寫出優秀的文章。并且有些教師在讀寫教學中完全按照教材內容來教,缺乏新意,這樣也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第二,教學方式落后。不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讀寫教學中只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用粉筆和黑板來教學,并沒有采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這樣就會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談不上提高讀寫教學水平。第三,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在讀寫教學中并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長期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下,這樣明顯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整體來講,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現狀不理想,依舊需要教育部門和有關教育工作者的進一步深入探究和分析。
三、 互聯網在低年級讀寫結合教學中的優勢
(一)凸顯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普遍是教師為主體,由教師主講,學生在臺下聽講。這一種教學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優點,比如有利于教學秩序的維護。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標思想的指導,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代的小學生。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不是只會死讀書的機器,因此在學生的語文教學當中,應當注重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培養。由于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工具性質,低年級小學生又處在人生的奠基和建模階段,因此,應當同時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結合,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以有效地轉換師生的課堂角色,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利用互聯網的多元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愿意讀、愿意寫,并將讀寫過程中的疑惑積極和老師交流,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雙向互動,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有利于貫徹新型教育思想,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
(二)豐富了語文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一體。閱讀的本質是對信息的獲取,學生通過給定的語言文字材料進行閱讀,能夠對其中的中心思想和修辭手法進行掌握,這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而寫作與其相反,是一個知識由內而外表達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文筆將自身的所見所聞所想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加以修辭潤色,才能完成一篇作文。作文教學是對學生日常積累的檢驗。閱讀教育和寫作教育都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功,在教學中不應當人為地將其割裂,而應當協同進行,進行有效整合,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學習閱讀,二者不可厚此薄彼,也不適合分開進行。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學生以課本為唯一的信息渠道,導致沒有足夠的資源展開讀寫結合的教育。而當前,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海量的教育資源對讀寫結合訓練進行素材的補充,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視頻、圖片和音頻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課文中和課外知識有關的延伸,教師可以輕松從互聯網中獲取充足的信息作為教學資料的補充,并且互聯網對于寫作素材和選題也提供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因此,互聯網可以為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提供充沛的教育資源,節約課堂時間,創新教學方式,有利于新課標背景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育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低年級語文讀寫教育方式也要不斷創新,不斷改善,這樣才可以達到教學目的。
(一)利用互聯網海量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語文讀寫結合的教育側重于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雙向培養,在教育實踐中,這兩點卻是很多小學生的弱項。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無法集中精力進行讀寫訓練。又由于學生的語文素材積累不足,在寫作過程中會時常感到無話可說,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對閱讀寫作的興趣,導致學習缺乏動力。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海量的資源庫,在語文讀寫教學中增加適合小學生觀看和課程有關的動畫片、音視頻,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課件中,教師也可以在演示文稿的相關界面中插入超鏈接,將課文內需要拓展的知識引入課外,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素材積累。在互聯網背景的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搜索豐富的閱讀片段供學生閱讀、仿寫,在課后設置問答題,使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之后,教師對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加以講解,指導學生活學活用,用剛剛學到的修辭手法進行仿寫或續寫,在閱讀中訓練寫作,促進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在寫作教學當中,互聯網的資源可以為師生提供合適的寫作素材。比如對社會熱點新聞的報道和對優秀教案的參考,經過教師整理提煉之后,為學生布置寫作主題,開展比如看圖寫話、對某一件事情談談你的感受、電影觀后感等,都是適合寫作的好素材。只有在閱讀中訓練寫作,在寫作中提升閱讀,才能綜合提升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
(二)利用互聯網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在讀寫結合的教學訓練中,教師應當避免為了寫作而寫作,為了閱讀而閱讀的錯誤思想,粗讀一百篇不如精讀一篇,教師應當利用互聯網資源深度挖掘作品背后體現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價值,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境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對社會生活的認知,這是比讀寫技能訓練本身更寶貴的教學精髓。教師應當對作品中的知識點和文意進行課外拓展,讓學生理解作者為何要這樣寫,為何想表達這樣的思想。比如在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圖畫,并注重對圖片材料所表達的深層含義進行挖掘。例如在一篇以小學生幫助媽媽做家務為主題的圖畫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圖畫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們有什么感想?你們在周末時有沒有幫助媽媽做過家務?并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教師通過對作品的精神價值進行挖掘,引導學生對作品的中心思想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鼓勵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健康人格,使學生獲得感悟和成長,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境界,也有助于對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和寫作思維的開拓?;ヂ摼W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模式上的變革,為讀寫結合的訓練提供了海量教學資源,轉換了教學方式,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加強自身素質建設,恰當使用互聯網資源,服務于教學。
(三)利用互聯網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
相信大家都知道,互聯網上有大量的資源,各種類型的資源都有,而小學語文低年級課本上收錄的文章數量有限,所以學生學習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因此,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來說,也必須要在教學中善于運用互聯網,結合教學內容,搜索有關的教學資源,這樣可以對課本內容進行延伸,也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寬知識視野。并且在寫作教學中寫作素材是不可或缺的,寫作素材是否充實,直接影響寫作質量和寫作水平,而積累寫作素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為了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寫作素材,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把一些優美的詞語或者句子,記在本子上,經常翻開看看,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平時寫作素材的積累,進而幫助學生寫作。比如:對作文話題“我的家鄉”進行寫作時,很多學生只能大概地描述家鄉,但是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算不優秀,也不能提高作文的層次。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站上搜尋關于家鄉的資料,引導他們將資料融入自己的作文中,進而提高作文的整體質量。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必須需要充分意識到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因為小學生的思維和智力發育都不成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而且凡事都缺乏耐心,所以這就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低年級教學水平呢?最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利用互聯網的自身優勢開展語文讀寫結合訓練,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應紅.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手段的整合[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0):221.
[2]卯麗.探究“互聯網+”視域下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9(31):139.
[3]亢靜.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策略探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182-184.
[4]王小花.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2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