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
摘 要:家庭教育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立足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積極開展活動,弘揚社會新風”“加強思想教育,增進家人感情”“推進家庭課程,樹立良好家風”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注重家庭教育,弘揚傳統美德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家庭教育;開展活動;思想教育;家庭課程
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教育的講話精神,也為了還給學生健康的生長環境,有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對此,任課教師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積極建設文明家庭,推動科學教育,合理教育,使得學生在環境的熏陶之中自覺繼承傳統美德。同時,任課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應該將家庭教育貫徹整節課堂教學,并且通過學校、網絡、家庭等主體逐一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人正視家庭教育,促使全體學生和學生家長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播者和繼承者,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積極開展活動,弘揚社會新風
經了解,很多家長在教育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誤區,導致孩子和父母不親近,這也是教育問題出現的開始。為了糾正家庭教育誤區,也為了發揮家訓家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作用。對此,任課教師積極開展專項活動,比如“中華傳統文化演講”“優秀家風家訓故事征集”等,讓學生加以學習其中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如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任課教師根據活動主題開展“優秀家風家訓故事征集”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且讓學生將自己收集的故事含有真實情感地進行講述,進而營造活動獨有氛圍。有的學生分享到:在我記事以來,我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嚴厲的人,也是一個不善言談的人,但是我發現他總是默默關愛著我。在我和姐姐一起犯錯時,他十分嚴厲,只是嚴厲地說著各種道理,也只是嚴厲地親身示范……在此基礎上,任課教師對于學生所收集的故事進行點評,并且讓學生說一說假如自己是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來迎合活動主題,有效加深學生對于家庭教育,繼承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這樣學生通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就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自覺繼承傳統文化,培養良好家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加強思想教育,增進家人感情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我們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中,家庭教育具有嚴重的權威性,父母和孩子之間,父母屬于比較強勢的一方,但是一些家長總是強制性教育孩子,使得孩子受迫妥協,長期以往,孩子會對于父母產生一種敬畏感,無形之中拉開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對此,任課教師應該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有意識加強思想教育,增進家人的感情,加強家人的溝通。
如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任課教師在課堂之中將“我對于家庭教育的認識”作為一項家庭作業布置下去,初步了解學生和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認知,為后面教學奠定基礎。一部分學生和家長支持“鼓勵式”教育,另一部分學生和家長支持“鞭打式”教育。在我看來,兩個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特色,關鍵是家長對于孩子教育的心態不同。隨后,任課教師開展有關家庭教育的思想講座,其中包含誠信、修養、習慣、孝道等不同內容,極大程度提升家庭教育宣稱活動的鮮活性和感染力。這樣學生通過參與講座等思想教育,不僅可以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家長的行為,還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讓學生以更好的立足點去為人處事。
三、推進家庭課程,樹立良好家風
家風對于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假如教育方式不正確對于學生來說危害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對此,任課教師在課堂之中要適當推進家庭課程,包括學生如何和父母相處?如何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等,提倡和鼓勵學生和家長積極學習,積極參與,從而樹立良好的家風,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如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首先任課教師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進行講述,并且通過故事的講述感動學生,從而大力推動孝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里。首先任課教師征集“感恩有你”的少年事跡,從中評選優秀作品,并且在網絡和課堂進行宣傳,供給學生和家長學習和模仿,從而樹立良好的家風。同時,任課教師還可以推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學習一些經典書籍等,來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比如《孝經》《二十四孝》《弟子規》等等,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總而言之,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之中,任課教師不僅要重要文化教育,更要重視家庭教育,使得學生稱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同時,任課教師在進行家庭教育時,要注重教育教學方式,要采用學生所歡迎的,學生所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授課,這樣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 黃咸書. 以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J].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 v.16;No.59(02):38-41.
[2] 姚能. 重視家庭教育,點亮孩子心燈——家庭教育創新案例[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3):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