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喬
【摘 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開始逐步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智能化課堂在各個學科教學中被廣泛運用起來,使得更多先進的教學資源可以覆蓋到更多的地區。初中數學教師有了更多的教學素材和工具,教育教學方法逐步被更新優化和發展。本文將以智能化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作為研究重點,結合筆者多年實踐教學經驗,探究其應用方法,希望對廣大教育同仁有所幫助,歡迎指正交流。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應用研究
所謂的初中數學智能化教學就是將當下先進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高質、高效、高反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從而讓學生發現初中數學的“美”,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各類發展思維的影響下幫助他們快速成長。這種教學改革可以是名師在線互動學習,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打破教學的地域和空間限制,也可以是慕課教學模式。
一、初中數學“雙師教學”
初中數學的“雙師教學”是指利用信息高速傳輸的互聯網,讓學科名師進行實時互動方式下的在線直播教學,由名師對數學知識進行整體講解,作為課堂教師的我們負責課后知識的查缺補漏及疑難點的二次解答,打破初中數學傳統教學的“一言堂”模式,課堂的主導者變成了可能遠在千里之外的名師,而課堂教師的作用從之前的教學主導變成了教學輔助,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鞏固知識,在學生聽完網絡直播教學后進行知識的講解和答疑。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此種模式,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到業內名師,在滿足學生好奇感的同時,逐步打開他們的數學知識學習思維,打開他們“淤積”許久的知識堵塞道路,激發他們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作為課堂教師的我們也可以學習到“業內大牛”的數學知識教學思路和方法,不斷革新教育教學觀念,一舉多得。
例如,在教學到“平方根”一課時,筆者通過教育資源交流群聯系到本地一位資深的數學教學“大牛”,經過和“前輩”的友好交流,“大牛”同意為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進行一次網絡互連在線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他沒有一開始就直接切入相關知識的講解,而是利用幾道數學題進行知識的鋪墊,然后順利引出本節的知識重點。學生看起來很適應這種方式,隨后網絡教師向學生詳細講解了本節知識在各類考試中的重點部分,然后進行知識的重點剖析講解。學生聽得很認真,學得很仔細。在結束了本次網絡連線后,筆者進行了本節知識的二次教學,幫助學生將自己的疑難點處理掉。
二、初中數學“微課教學”
相信閱讀到這篇文章的教育同仁對“微課教學”并不陌生,它憑借著短小、精練、生動、活潑、重復性強的特點迅速占領了課堂教學“市場”,將數學知識碎片化處理,將知識難點形象化講解,讓諸多初中數學“學困生”迎來了學習的“春天”。經過大量的初中教育工作者證實,微課對于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著明顯幫助,學生再也不會只聽到干癟的知識講解,知識學習變得趣味橫生,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較為快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融入知識的探索活動中去,讓他們的學習地位得到體現。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一節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成和各個影響因素”的講解片段,讓學生進行課程學習,詳細講述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各個構成部分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教學視頻結束時引出了一道課后習題: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畫出自己家到學校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并以百米作為坐標系的單位,標注出距離,如果可以,再標注出自己家到同學家的距離,并注釋二者之間的空間關系,下次上課時進行課內交流。
三、初中數學“慕課教學”
慕課教學是英譯詞語“MOOC”的簡稱,和微課教學相比,慕課教學更偏向于對知識的探究。
例如,通過以往的實踐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學生對“一次函數的圖像”的學習很感興趣,就利用周末時間,在班級的QQ群里進行了一次關于“一次函數圖像”的探究性慕課教學,和學生一起探究和學習。筆者首先發給學生一個教學視頻鏈接,讓每個人借助信息網絡觀看一下,進行知識的復習,哪里不懂的先記下來,稍后在群里探討交流;隨后便是知識疑問的傾聽時間,筆者記錄學生所提的教學疑問點,為最后的數學知識答疑做好準備;最后一步是知識的二次答疑時間,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知識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進行知識講解,話語權不只停留在教師這邊,每個同學都可以充當教師的角色進行講解,在鍛煉自身表達能力的基礎上,也可以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
總而言之,將智能化概念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就是在初中數學日常教學中利用多種現代化、智能化的教學手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架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積極拓展,從而培養符合時代特征的優秀高中生,為培養學生的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打下基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玲,崔偉.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
[2]李慶蕓.淺談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
[3]胡成.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的探討[J].學周刊,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