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萍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化的背景下,要求初中數學老師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所以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讓數學課堂真正走向“發現之旅”。本文通過具體論述讓數學教學走向“發現之旅”的途徑,為強化初中學生的數學水平提供可參考的資料。
【關鍵詞】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主動發現
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科學知識不應是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主動發現,獨立地掌握它們?!睘榱藢⒊踔袛祵W學習過程轉化成一場“發現之旅”,便需要老師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去進行學習,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讓學生在數學課堂這個“發現之旅”中去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點,能夠提升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
一、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發現”式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內在動力的關鍵因素。因此,為確保學生能將自身的全部精力及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則必然要致力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要切實達成以上目標,關鍵是要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充分激發學生的“發現”式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意,從而為強化初中生的數學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針對“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演示太陽在海面冉冉升起的畫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后通過暫停畫面來為學生直觀演示“相交、相切、相離”的位置關系,為學生后續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做好鋪墊,深化學生對本章節知識的理解。
又如,針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教師亦可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如基于學生的座位排列,教師便可以此為切入點來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如:“老師想找出班級中小明的位置,但卻不認識小明,請問小明的位置是在幾排幾列呢?”通過巧妙設計問題,不僅能促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且能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繼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二、合理的情景創設,有助于探究“發現”式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無疑是一項極佳的教學策略。新穎的情景創設,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形成學習的內在動機,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發現規律、結論等。而在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同時,教師亦可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即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共同攻克初中數學的重難點知識,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同時,還能為學生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從而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活躍。
如針對“一次函數”的學習過程,教師可首先根據函數的基本知識來繪制相應的圖像,如此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在學生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之后,教師便可對學生進行分組,繼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自主創設學習情境來進行探究。當然,無論學生創設怎樣的學習情境,教師均應給予肯定和鼓勵,而當學生基于教學情境的創設理解了函數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再針對其中的重難點部分進行著重講解,如此一來,既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又能幫助學生解決自主探索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在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同時保證教學效果。
三、增強學生問題意識,誘導學生主動去“發現”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整個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均應關注的重點。教師需重視對學生的引導,確保發現式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展開。新時代的學生只有增強問題意識,才會不斷思考、感悟、總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才會在時代的步伐中不斷發現、不斷成長。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問題情境的創設給予高度重視,積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思維來增添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在探索數學問題的同時實現問題思考與解決能力的提升。
如針對“一元二次方程”復習課中的題目,“在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 有實數解的情況下,k 應滿足什么條件?”針對此類較為簡單的題目,學生能夠輕松得出答案,即因方程有實數解,故方程的判別式應大于或等于0,即4-4(k-1)≥0,可得出k≤2。與此同時,因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故k≠1,故此問題的正確解應是k≤2且k≠1。教師可在原本的題目上進行“創新”,如將題目改為“方程(k-1)x2+2x+1=0 有實數解,則 k 應滿足什么條件?”對此,許多學生表示答案相同,但又有學生質疑,表示題目中并未明確說明此為一元二次方程,既非一元二次方程,又怎能用同樣的判別式來獲取答案呢?這樣學生的“發現”興趣便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實現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數學問題的重要意義,為學生創造探索知識的機會,切實增強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這樣便能夠切實保證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奠定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耿巖.初中數學課堂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索[D].揚州大學,2011.
[2]劉其武.依托數學實驗,改善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教學為例[J].福建中學數學,2018(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