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辰
【摘 要】目的:討論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在脛骨干骨折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參照組予以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觀察組予以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結果:觀察組的治療優良性明顯超過參照組(P<0.05);兩組的術中出血量對照,無明顯差異(P>0.05);相較于參照組,觀察組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縮短(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在脛骨干骨折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高于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進程,且安全系數較高。
【關鍵詞】脛骨干骨折;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49-01
脛骨干骨折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骨科病癥,該病癥的發展趨勢具備復雜性的特征,而且脛骨骨折患者極易伴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因此,應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診治措施,以便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1]。本次研究將著重討論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在脛骨干骨折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診治處理的脛骨干骨折患者90例,隨機劃分為兩組。參照組45例,男女比例23:22,年齡中位數為(49.23±2.23)歲。觀察組45例,男女比例24:21,年齡中位數為(40.76±2.76)歲。
1.2方法
參照組予以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保持仰臥體位,予以麻醉處理,以骨折部位為中心做一10cm的手術切口,將組織與皮膚切開,充分暴露骨折斷端。在X線輔助下實現閉合復位,將鎖定加壓鋼板置入骨折斷端,并固定,縫合。觀察組予以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術前操作與參照組一致,在X線直視下實施閉合復位或依據骨折程度實施有限切開復位,使用螺釘進行暫時固定。分別于近端、遠端做一手術切口,切口長度為2-4cm,剝離骨膜并形成通道。將鎖定加壓鋼板由遠端置入骨折斷端。使用X線對復位效果進行探查,并使用相同鋼板對螺釘位置進行標記,隨后于近端、遠端分別置入螺釘,縫合。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的臨床診治有效性。優:患者的相關臨床表征徹底性消退,骨折位置完全愈合;良:患者的相關臨床表征呈現明顯的改善跡象,骨折位置的愈合狀況良好;差:患者的相關臨床表征并無明顯的變化跡象,甚至趨于嚴重化,骨折位置的愈合狀況不佳。
觀察、對比兩組的手術指標水平及術后疼痛評分。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持續時長、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情況。
觀察、對比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感染、內固定松動、下肢缺血壞死。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軟件選用 SPSS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x±s;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結果數據的表現形式為率。P<0.05認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治療優良性對照
參照組中治療結果評價為優、良、差的對應例數分別為20例、17例、8例,對應的占比分別為44.44%、37.78%、17.78%,即治療優良性為82.22%;觀察組中治療結果評價為優、良、差的對應例數分別為22例、20例、3例,對應的占比分別為48.89%、44.44%、6.67%,即治療優良性為93.33%。觀察組的治療優良性明顯超過參照組(P<0.05)。
2.2 兩組的手術指標水平對照
參照組的手術持續時長、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情況分別為(86.43±12.29)min、(15.76±4.39)周、(219.38±45.57)ml,觀察組的手術持續時長、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情況分別為(80.09±11.73)min、(11.38±3.65)周、(112.36±44.37)ml。兩組的術中出血量對照,無明顯差異(P>0.05);相較于參照組,觀察組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縮短(P<0.05)。
2.3 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分析
參照組中感染、內固定松動、下肢缺血壞死等不良反應的對應例數為3例、3例、2例,對應的占比分別為6.67%、6.67%、4.44%,即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7.78%;觀察組中僅存在1例內固定松動患者,即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22%。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組間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臨床上通常將加快骨折愈合進程、恢復骨折部位的相應功能作為脛骨干骨折手術治療的最終目標[2]。但是若手術治療不當,極易對患者相關組織的術后修復效果及肢體功能的恢復效果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導致骨折愈合延遲[3]。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治療脛骨干骨折的兩種常用術式。其中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需要對患者的骨膜組織實施大范圍的剝離處理,而且極易損傷骨折部位的周圍血管,進而影響患者骨折部位的術后恢復效果。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相比較,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優勢顯著,具體如下:(1)手術切口相對較小,有利于保持軟組織的完整性,同時能夠有效緩解骨膜的壓迫感,對骨折部位愈合進程的加快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有助于削減切口感染、骨不連、內固定斷裂或松動、創傷性關節炎等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3)鎖定鋼板的穩定性較高,有利于削減螺釘松動、內固定失敗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在脛骨干骨折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超過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進程,且安全系數較高。
參考文獻
[1] 張軍.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9,17(1):130-131.
[2] 童成功.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與 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干骨折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9):289.
[3] 胡林海.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與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J].特別健康,201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