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琴
【摘 要】目的:實驗將采用無縫隙護理措施進一步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為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基礎條件。方法:實驗選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回顧式分析對178例患者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則為無縫隙護理方案,分析護理成果。結果: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室應激反應指標各項結果均優于對照組,即觀察組患者的心率為(70.2±3.5)次/min,對照組則為(78.5±7.4)次/min,差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在心理狀態評估上,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為(58.3±2.9)分,對照組則為(64.5±5.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最后,在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上,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5.5%(85/89),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9.9%(80/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無縫隙手術室護理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具有安全性保障,其次,能夠降低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患者對護理方案也表示認可,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無縫隙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43-01
手術室是患者治療的重要場所,其承擔著重要的治療任務,也是醫院的重要救治場所。由此,我們必須加強手術室管理工作,從手術室護理方案著手優化。一方面,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技能,確保手術的安全開展,另一方面則是從患者角度給予協助,幫助他們更快的適應、理解手術治療,并提升配合度。實驗選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回顧式分析對178例患者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以公平性開展為前提進行分組調查。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選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回顧式分析對178例患者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以公平性開展為前提進行分組調查。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92例,患者年齡區間在18-81歲之間,平均年齡則為(50.6±4.4)歲。從手術類型上涉及到肝膽、婦科、乳腺等相關外科手術。在入院后對患者登記的一般資料進行詳細記錄,以便查閱和全面病情分析,組間對比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家屬均簽署了手術同意書和實驗知情書。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及對患者做好手術期間的生命體征觀測,對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預防,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觀察組則采手術室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前,由手術室護士陪同患者感受手術室環境,減少陌生度,并了解手術前各項身體狀況指標,對手術注意事項進行說明,并講解手術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其次,如果患者有失眠等問題,可以詢問醫生是否可以使用鎮靜藥物進行協助。在手術當天的手術室準備工作中,一定要做好環境管理,確保手術室的消毒、隔離工作,并檢查好儀器的使用以及做好應急方案的確認。在手術中必須核對患者信息,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手術,正確傳遞、回收器械,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做好室內溫濕度調整。在手術后清點手術器械,并做好傷口的包扎、患者的轉運工作協助。術后則關注并發癥問題,了解患者的實際感受,強調術后護理要點。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需要手術室應激反應指標對比,其包括心率和血壓問題。隨后,則了解患者的手術期間焦慮狀況。最后,則是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在手術結束后且患者狀況穩定的時候進行發放。
1.4統計方法
對手術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討論,以SPSS19.0專業計算軟件為基礎。在本次實驗中,針對手術室應激反應指標采用計量統計,在護理滿意度上則為計數統計,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室應激反應指標各項結果均優于對照組,即觀察組患者的心率為(70.2±3.5)次/min,對照組則為(78.5±7.4)次/min,差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此同時,在心理狀態評估上,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為(58.3±2.9)分,對照組則為(64.5±5.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最后,在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上,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5.5%(85/89),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9.9%(80/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手術室屬于醫院重要的搶救、治療場所,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長、面對的風險性高,且工作量整體較大,護理人員需要注意手術室的細節管理,并結合患者的病情、情緒狀況進行整體分析,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1】。此外,在工作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有處理不當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手術結果也可能存在偏差。從患者角度上看,患者心理會受到手術應激作用影響,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如果不做好準備工作則會導致麻醉、手術耐受力下降,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由此,我們提出無縫隙手術室護理,進一步對患者進行治療協助,從全程優化護理服務范圍,提升護理服務質量【2】。
全程無縫隙護理措施要求將護理制度落到實處,按照手術室操作規范執行,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對每一項操作都具備熟悉度【3】。要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治療結局,做好感受了解并在準備工作上做好支援。全程無縫隙護理措施是現代護理理念的一次優化,能夠從全局角度出發為患者康復治療和醫生的工作提供幫助,具有積極效用【4】。
綜上所述,采用無縫隙手術室護理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具有安全性保障,其次,能夠降低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患者對護理方案也表示認可,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金珠,程麗霞. 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7):156-158.
[2] 張蕾. 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其效果觀察[J]. 青海醫藥雜志,2018,48(03):41-43.
[3] 李秀濃,黎彩云. 全程無縫隙護理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對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18):128-129.
[4] 郭曉燕. 觀察全程無縫隙護理在胃結石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