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 劉娜
【摘 要】目的:觀察預見式風險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預見式風險管控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風險發生率及護理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風險總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1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危重癥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病房管理評分、基礎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中用預見式風險管理,能降低兒科護理中的風險發生率,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較高。
【關鍵詞】預見式;風險管控護理;兒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71-01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risk control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Liu Cui? Liu Na
Liao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dong liaocheng52000
引 言
兒科是醫院工作中的總要科室之一,通常情況下,兒科患者溝通理解能力差,自我防范意識薄弱,對于自身的病情無法做出清晰的表述,但護理患兒的要求又比較高難度大,家屬的護理水平又有限,因此,家屬和相關醫護的風險意識要提高,且有對應的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治療的25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125例)和對照組(125例)。其中觀察組中,男70例,女55例;年齡2~11歲,平均(7.16±2.57)歲;其中呼吸系統疾病35例,神經系統疾病67例,消化系統疾病23例。對照組中,男75例,女50例;年齡3~12歲,平均(7.13±2.14)歲;其中呼吸系統疾病43例,神經系統疾病66例,消化系統疾病16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嚴密監測患兒體征,并對其用藥進行干預,對患兒實施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宣教等,告知患兒及家屬治療期注意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提升患兒治療配合程度。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預見式風險管控,具體措施如下。(1)對護理人員給予系統的培訓,并且通過培訓后的結業考核才能畢業,批準上崗。考核不過的人員培訓繼續,直到考核合格。上崗后由富有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帶領實踐學習。(2)加強護患溝通,護理人員加強跟患兒及患兒家屬的溝通,并對患兒家屬講述護理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加強患兒家屬、患兒與護理人員的配合。(3)風險管理: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成立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風險小組組長,組員為責任護士,保證日常護理工作順利進行,控制風險事件發生概率,提高護理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根據患兒疾病和病情開展疾病基礎知識教育,為患兒家長及患兒做好宣講工作,同時根據患兒年齡特點,將異常表現、發育情況、病情發展情況等健康內容制作成小冊子,有利于患兒家長的理解提高患兒監護安全;做好藥物使用管理工作,對使用的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并做好搶救藥品的準備工作,保證種類和數量。(4)心理護理:以親切和藹的表現接近患兒,提高患兒對護理和治療的依從性,消除患兒對陌生環境的抵觸感和緊張感。護理人員還要加強與患兒家屬之間的溝通,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屬有關疾病的病因、預防和治療知識,引導家屬積極配合護理工作。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風險總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1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危重癥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病房管理評分、基礎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兒科護理工作任務繁瑣,在護理過程中時常出現操作不規范、點滴外漏、亂用試管、儀器不檢查等情況,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難以控制,經常出現磕傷、撞傷、管路脫落等意外情況發生,加上其家屬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部分家長高度不配合,從而延誤病情,造成對醫護人員產生嚴重不滿。因此,在治療期間,護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控,減少發生情況,通過一系列措施,為護理人員創造和諧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患兒更加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中應用預見式風險管控護理可提升患兒滿意度,降低風險發生率,效果顯著,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志方.兒科護理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4):165-170.
[2] 閆紅.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及護理措施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