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亞梅
【摘要】美術是初中教學當中的重點課程,對學生的美術素質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在教學當中獲得更好的效果,做好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十分關鍵。其中,“說畫”教學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是一種以語言對繪畫作品內容進行表達的教學方法。在本文中,將就初中美術“說畫”教學思路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美術? “說畫”? 教學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8-0099-02
1.引言
“說畫”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即通過語言能力的介入,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通過語言方式啟迪思維,在形成更高創作欲望的情況下,對繪畫加深理解,以此實現自身創作、欣賞能力的提升,以此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高級藝術活動當中。在該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水平、思維能力也將獲得提升,為良好美術素質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初中美術“說畫”教學思路
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來說,其并非是一種普通的學習形式,也同美術形式的培養創造具有關聯,包括有對創造美術形式的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包括感受能力。在實際學習當中,學生要想獲得該種能力,即需要通過語言的方式進入到新的階段,將多種內容因素融入到語言當中,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視覺感受的情況下,形成更強的形象感知能力。在具體美術創作當中,通過“說畫”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對童話、故事、詩歌以及謎語等元素進行引入,以此使學生對美術作品具有更強的表現力以及深層的理解。在現今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在畫作內容上存在貧乏的情況,往往不知道畫什么。在該種情況下,即需要做好“說畫”方式的應用,使學生更為充分、自由的對自身想象力進行發揮,創造新的表現形式。
2.1 創作指導
在創作指導當中,需要能夠對學生加強引導,使其能夠從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與想象,以此實現對創作題材的提煉。如在記憶畫“我的爸爸媽媽”課程當中,在作畫前,教師可以進行提前的引導,使學生以言語的方式談一談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包括有性格、外貌、喜歡穿的衣服、喜歡的食物以及喜歡做的事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自己說、同事之間互相介紹、小組說以及全班說等方式,對于爸爸媽媽具有的這部分特點,需要在畫作當中以什么筆法、色彩的應用進行表現,在畫面內容上,需要設計爸爸媽媽什么樣的動作,使其能夠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等。對于這部分話題來說,都是學生最為熟悉的題材,能夠有效地引發學生創作熱情。通過在創作之前說話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幫助學生自身能夠對所需繪畫的內容進行構思,在互相補充、啟發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靈感,使內容具有更為豐富的特點。在教學中,通過故事、詩歌、謎語以及童話等文學元素進行新課的導入也是一種說畫的有效形式,非常適合應用在美術啟蒙教育當中。通過這部分文學元素的應用,則能夠有效的引發處于學生心靈深處的美感,在使其回到創作原始沖動的情況下,畫出充滿個性特點的作品。
2.2 繪畫欣賞
在繪畫課程當中,欣賞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對優秀畫作的欣賞,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優秀畫作的特點。在具體教學當中,教師作為教學環境的創設者,在整個活動中具有指導以及組織的作用,也能夠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通過在欣賞課程當中說畫方式的應用,則能夠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其中。對于學生來說,其在學習活動前頭腦當中并不具有很多的限制,具有大膽、自由且無拘束的想法。而在藝術作品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評述中充分融入想象力與膽量,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表達,在此過程使學生能夠了解到,教師所說的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自己心中的感覺也可以成為重要的閃光點。從該方面角度考慮,教師在具體欣賞課程開展中,即需要積極鼓勵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使其在觀賞當中也能夠獲得創造以及發揮的作用。
2.3 創作說畫
在以往畫作的創作當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即教師在安排完任務后,班級當中所有的學生都以十分安靜的方式進行繪畫,直至畫作完成。實際上,作為思維的重要載體,需要能夠在繪畫過程當中也充分發揮語言的作用,使學生能夠邊畫邊說,在此過程當中開動腦筋,使其進入到良好的狀態當中。如在“鬧元宵”題目的創作當中,教師在學生創作前,通過多媒體影片播放等形式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元宵節的氣氛,因為學生對這個節日印象很深,且具有自己的記憶在內,在教師提出該題目后,則有較多的話想說,這也正是其活躍思維的一種表現。對于該種情況,教師則可以同意學生邊說邊畫,并將其余素材繼續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在對學生靈感隨時激發的情況下,避免其在創作中出現一味模仿的問題。在該境界下,學生在創作當中則具有自然、輕松的特點,在使用畫筆體現出思維中世界時,也能夠始終保持飽滿的興趣,使繪畫以此成為一種享受。在該種邊說邊畫的過程中,學生則能夠始終保持思維的碰撞,進而繪畫出更為優秀的作品。
2.4 創設情境
在“說畫”方式應用的過程中,良好的問題情境十分關鍵,能夠使學生對問題進行良好的感受、發現以及提出,并通過自身的方式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在此過程中實現對于知識的探索與選擇。如在“擲鐵餅者”雕塑作品的講解課程中,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雕塑通過靜止形態對運動當中瞬間的動態美進行表達,則可以讓幾名學生來到課堂之前模仿擲鐵餅的動作,在模仿完成后,使其說一說動作當中的體會。同時,再通過多媒體的應用進行圖片展示,使學生通過體會、比較真實競賽當中擲鐵餅人姿勢與該雕塑姿勢的差異,同時可以積極邀請學生來到臺前,講一講自己對該方面的見解。在該種情境的營造下,則能夠使學生在對問題良好分析的情況下,對自身的想法進行表達,在不斷討論、闡述的過程中,也會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加深對于作品動作特點的掌握,以此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5 展現畫面構圖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即是學生面對一張白紙進入到苦思冥想的狀態當中,不知道如何下筆、從何下筆,即使下筆繪畫,在造型與內容方面也存在較為呆板的情況,內容較為單一,甚至有的學生照著范畫隨便畫了一張。可以說,思維是繪畫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如何使學生在繪畫創作當中對自身的想象力進行充分、自由的發揮,對新的表現形式、形象進行創造可以說正是實際教學當中的重點內容。而“說話”則能夠對學生在繪畫當中存在的難題進行有效解決。
如馬上就要到暑假了,此時學生的心情都非常活躍。此時,教師則可以按照“我的假期”為主題安排繪畫,在動筆作畫之前,教師先詢問學生:“你們在之前的暑假當中都做了什么?都有誰參與?你覺得這次暑假應該做一下什么事情呢?”在教師的詢問中,學生則打開了話匣子,有的學生說:“我和同學一起跳舞唱歌,非常開心。”有的學生說:“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海邊去玩!”等等,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安排學生對節日當中熱鬧的畫面進行想象,通過自身語言的應用進行表達。在學生“說畫”的過程中,多個絢麗多彩的世界與畫面則在學生的頭腦當中閃現。而在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同時,如何對畫面內容進行有效的處理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項內容,此時,教師則可以進行進一步引導:“什么花在哪兒?應當體現出什么重點?”使學生在動筆前都能夠心中有數,對作品創作成功率進行有效的提升。
可以說,“說畫”方式在實際應用當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自身即將繪畫的內容形成具體構思,初步展示自己的繪畫選材,且能夠在學生交流當中在相互間進行積極的啟迪,從中獲得新的思路,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創造力。在此過程當中,也同樣需要對教師的指導作用引起重視,且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進行中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提示,如構圖上要分清主次,在作畫時體現出自身的想象力等,以此保證在實際繪畫創作當中能夠獲得有序的畫面。
2.6 優化體驗畫面
對于學生來說,其都渴望成功,該種情緒力量的存在,能夠使人形成好的學習愿望。在初中美術教學當中,教師要對學生“說畫”進行積極地引導,使其能夠在說出自己畫的同時,也能夠說一說別人的畫,以此使其在“說畫”當中體現優點,形成積極的情緒體驗,同時,也能夠在“說畫”當中充分了解不足,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積極地優化與修繕。
如在一次繪畫比賽之前,教師發現一名平時較為沉穩的學生出現了一定的煩躁跡象。對于該情況,教師則可以在課堂當中對以下方式進行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向這名學生說:“今天我們先不畫了,請你說一說你的畫,能不能為我們講一講,你的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臉上則體現出了自豪的神色,為了能夠保持其熱情,教師再引導其他學生說一說,這幅畫好看在哪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積極的討論。教師也可以進一步進行引導:“你看看,大家都非常喜歡你的畫,如果讓你再畫一次,你認為還有哪里需要進行改進?”在該名學生思考、回答的同時,其余學生也踴躍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而在其他學生說畫的同時,這名學生也不斷地點頭,發現了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可以說,該過程即是學生口頭上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對自身畫作的重新理解與認識,在說別人畫的過程中,學生則能夠體現出自身的觀點,并能夠從自身審美角度出發對畫面好壞進行判斷,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最終實現了共同的提升,而這也正是實際課堂教學當中需要的內容。
2.7 畫后評價
在繪畫完成之后,對于畫作的評價也十分關鍵。通過在嘗試當中獲取成功,則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學習愿望。在學生繪畫完成后,對于學生的創作成果,教師需要給予積極的肯定,使其能夠對創作形成自信心。之后,教師則可以對優秀學生的畫作進行展示,將優秀作品布置在走廊畫框以及櫥窗當中,定期進行更換以及展示。除此之外,對于學生每一次完成的畫作,也可以使用相機拍下之后保存在電腦當中,使學生在看到他人畫作的同時,也能夠進行積極的評價,大膽說出自身的想法,在自我評價、互相學習、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表現能力以及審美能力,以此在實現美術課程學習自信心增強的情況下,更好的實現對作品的完善。
3.結束語
語言是課堂教學當中的重要元素,在美術課堂當中也是如此,作為初中教學當中的重點課程,需要通過語言方式的應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更好的培養美術知識與技能。在上文中,我們對初中美術“說畫”教學思路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說畫”能力的培養,則能夠對課堂氣氛起到有效的活躍作用,使師生之間能夠加強交流,對學生感知世界、創造性思維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在進一步鞏固知識、發散思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美術思維與能力,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潔.翻轉學習在美術基礎教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5)
[2]成珊.關于初中美術教育課程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師.2016(S2)
[3]孔佳麗.淺談基礎美術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
[4]郝柏棟.素質教育前提下的美術基礎教育[J].甘肅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