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俠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盆底重建手術對于女性盆腔臟器脫垂患者的作用與效果。方法 方便抽選該院接受并治療的58例女性盆腔臟器脫垂病例,抽選時間為2017年8月—2019年8月,29例只接受傳統盆底重建手術的為A組,29例接受改良盆底重建手術的為B組,觀察比較其結果。結果 在治療后,B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6.90%、住院時間(7.03±2.49)d對比A組患者27.59%、(11.87±2.09)d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P=0.037;t=8.018,P=0.003<0.05);在治療后,B組患者手術時間、失血總量(59.85±11.68)min、(87.89±13.02)mL對比A組患者(64.38±12.95)min、(89.64±16.16)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99,P=1.998;t=0.454,P=0.999 >0.05)。結論 對于女性盆腔臟器脫垂患者而言,改良盆底重建手術能夠減短住院所需時間,并減少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建議臨床推崇使用。
[關鍵詞] 盆腔臟器脫垂;治療;改良盆底重建手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6(a)-0037-03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in Women Treated with Improve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GUO Hong-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engx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engxian, Jiangsu Province, 22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effect of improve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on female patients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Methods A total of 58 female patients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9. The 2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nly convenient traditional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were Group A. 2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odifie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were in group B,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group B was 6.90%,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7.03±2.49) d compared with 27.59% of patients in group A? (11.87±2.09) d is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50,P=0.037;t=8.018,P=0.003<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peration time and total blood loss of group B patients were (59.85±11.68) min, (87.89±13.02) mL compared with A Patients in the group (64.38±12.95) min? and (89.64±16.16) mL ,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399,P=1.998;t=0.454,P=0.999 >0.05). Conclusion For women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improve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can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hospitaliza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it clinically.
[Key words] Pelvic organ prolapse; Treatment; Improved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Effect
盆腔臟器脫垂指的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類疾病,好發于老年女性人群中,這類患者大多都是因為陰道支持組織出現缺損,使得生殖道發生膨出。對于盆腔臟器脫垂患者而言,其大多都會發生尿失禁、外陰流血、排便困難等方面的問題,危害到了女性平時的學習、生活等[1]。現階段,臨床中大多借助手術、非手術等有關的方法來對盆腔臟器脫垂患者進行治療,非手術方法主要就包括了盆底功能訓練、子宮托,在非手術治療失效后,一般會借助手術進行治療[2-3]。改良式盆底重建手術就是陰道后路懸吊手術,其無需對子宮進行切除,借助網片在盆底韌帶之間牢固地進行縫合,提升了盆底組織所具有的支撐力,不但能夠讓盆底結構盡早獲得恢復,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盆底功能[4]。該文方便抽選2017年8月—2019年8月該院接受并治療的58例患者,并對其實施分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抽選該院接受治療的58例女性盆腔臟器脫垂病例,29例只接受傳統盆底重建手術的為A組,29例接受改良盆底重建手術的為B組。A組年齡主要分布于43~72歲之間,平均(57.90±10.39)歲。B組年齡主要分布于44~73歲之間,平均(58.60±11.37)歲。2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在進行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對患者施予傳統盆底重建手術:先對患者施予全麻,接著,對其進行陰道前后壁修補手術聯合陰式子宮切除手術,在手術結束后,放置導尿管,并對患者排尿、殘余尿量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檢測與記錄。
B組:對患者施予改良式盆底重建手術:先對患者施予全麻或是腰硬聯合麻醉,并輔助其處于膀胱截石位,引導患者把其臀部放在間距手術臺邊緣10 cm的位置,輔助其屈曲起髖關節,并輕度朝外展共90°;對陰道黏膜、會陰皮膚等進行消毒,再細致明確核心的穿刺點;醫護人員把兩側的小陰唇縫合并固定到大陰唇的外側,讓術野全方位地得到暴露,放進陰道拉鉤,并對陰道宮頸再一次進行消毒;放進金屬導尿管進行導尿,全方位地探查膀胱頸所處部位,并借用宮頸鉗對宮頸向下進行鉗夾,讓陰道前臂全方位地得到暴露,對膀胱陰道間隙進行水壓分離(借助內含0.25 mg的去甲腎腺素共200 mL的生理鹽水來進行),在尿道口下方的2 cm切1個縱向切口,把陰道壁黏膜進行切離,并朝左側、右側進行分離,在兩側大腿根與尿道口間維持水平的位置朝外1 cm切一個1 cm的小型切口,在兩側大腿根與尿道口間維持水平的位置朝下2 cm、朝外1 cm切一個1 cm的小型切口,把引導器放進這2個小型切口中,并橫穿過閉孔,經盆骨膜腱弓恥骨端的1 cm來穿出,并經盆骨腱弓坐骨棘的1 cm來穿出,在膀胱筋膜上對網片進行平鋪與固定,適宜地對其進行修補,裁剪外露在皮膚位置的網片,在陰道中,填塞進碘伏紗條,在24 h后,把其取出,在手術結束后,放置1~3 d的導尿管,并施予抗生素以避免引發感染,告訴患者在手術結束后的3個月內嚴禁進行性生活。對2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都進行2年的回訪。
1.3? 觀察指標
評估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其各項手術指標,各項手術指標主要就包括了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失血總量。
評估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其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并發癥主要就包括了性交痛、尿失禁、尿潴留、泌尿道損傷。
1.4? 統計方法
在該研究中,對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來實施處理,其中,2組患者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用[n(%)]表示,選擇χ2檢驗;而治療后的各項手術指標以(x±s)表示,選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比較
在治療后,B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對比A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在治療后,B組手術時間、失血總量依次就是(59.85±11.68)min、(87.89±13.02)mL,對比A組依次就是(64.38±12.95)min、(89.64±16.16)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399,P=1.998;t=0.454,P=0.999)。在治療后,B組住院時間(7.03±2.49)d對比A組(11.87±2.09)d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018,P=0.003)。
3? 討論
在女性盆底解剖功能與其結構發生異常后,就無法讓生殖器官處于正常的部位,進而使得生殖器官向下發生移位,讓盆腔臟器出現脫垂[5]。對于盆腔臟器脫垂而言,其各類高危因素主要就包括了:①易感方面,比如環境、神經等;②誘發方面,比如神經損傷、分娩等;③促發方面,比如肥胖、工作性質、慢性咳嗽等;④失代償方面,比如疾病、體質等。對于盆腔臟器脫垂患者而言,其會伴發程度不一的腰骶疼痛,且各類脫出物會長時間與衣物間進行摩擦,極有可能引發感染、出血等方面的問題,一些患者還會發生尿失禁、尿潴留等,危害到了患者平時的生活質量[6]。現階段,臨床中大多借助手術對盆腔臟器脫垂患者進行治療,傳統陰式子宮切除聯合陰道前后壁修補手術就是把發生脫垂的子宮與局部出現松弛的陰道壁全部進行切除,并對陰道壁前、后都進行相應的修補;但是,這一方式只是促進盆底結構得到了恢復,沒有對盆底組織所出現的缺陷進行更為良好地修補,且在手術結束后,患者的陰道會發生變短、變窄,對性生活帶來了相應的影響。有研究人員指出了,傳統陰式子宮切除聯合陰道前后壁修補術手術對盆腔臟器脫垂重度患者進行治療得到的效果不夠理想,較易出現復發,且在手術結束后,還會引發尿潴留、性交痛等許多并發癥。
近幾年,各類新興盆底學理論得到了持續進步,使得“吊床理論”被提出,借助網片來承托起盆腔臟器,讓盆腔能夠回歸至正常的解剖部位,進而促進盆底缺陷最大限度地得到糾正;同時,網片還可以給各個新生組織得到的生長給予支撐,保護好盆底中十分薄弱的組織;另外,網片還可以糾正陰道側壁所發生的結構缺陷,以對患者進行整體性治療。在該次研究中,在治療后,B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6.90%對比A組患者27.59%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其他研究[7]結果相一致,其指出,對照組4例(10%)患者性交痛,2例(5%)患者泌尿道損傷,4例(10%)患者尿潴留,2例(5%)患者尿失禁,并發癥發生率30%,治療組2例(4%)患者性交痛,2例(4%)患者泌尿道損傷,2例(4%)患者尿失禁,并發癥發生率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B組患者手術時間、失血總量(59.85±11.68)min、(87.89±13.02)mL對比A組患者(64.38±12.95)min、(89.64±16.16)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住院時間(7.03±2.49)d對比A組患者(11.87±2.09)d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萬蘇等[8]研究結果相一致,其指出,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觀察組(58.74±10.57)min、(86.78±12.91)mL;對照組(63.27±11.84)min、(88.53±15.05)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6.92±1.38)d明顯短于對照組(10.76±1.98)d(P<0.05)。由此證實了,改良盆底重建手術異物被植入對人機體所帶來的并發癥、不適感都較少。分析其原因,即:網片與盆底韌帶間得到了十分牢固的縫合,網片可以逐步與周圍組織融合,提升了盆底組織所具有的支撐力;同時,改良式手術方法不但保持了盆底組織的各項解剖功能與其結構,還使得盆腔臟器更為完整,所以,其可以更為良好地促進盆底功能得到康復,并減少并發癥的總發生率。
綜上所述,改良盆底重建手術對于女性盆腔臟器脫垂患者而言,能夠在保障其安全性的前提下,讓盆腔臟器更為完整,并促進其盆底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保障預后與生活質量,建議臨床推崇使用。
[參考文獻]
[1]? 史玉林,牛菊敏,劉巖松.腹腔鏡下子宮-陰道骶骨固定術聯合多部位修復術治療中重度盆腔器官脫垂3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3):242-246.
[2]? 李順雙,紀妹.舉宮杯輔助下腹腔鏡骶骨陰道固定術與協和式全盆底重建術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對比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5):388-391.
[3]? 艾陽,薛麗霞,陳瀅,等.補中益氣湯對轉化生長因子β3及ⅠⅢ型膠原蛋白的影響及其治療盆腔臟器脫垂的機制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1):41-43.
[4]? 周國成.宮杯輔助下腹腔鏡骶骨陰道固定術與全盆底重建術兩種治療方案在盆腔器官脫垂患者中的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7):685-687.
[5]? 劉金波,周全博,李國賓,等.腹腔鏡下經髂前上棘旁隧道式懸吊術或聯合經肛吻合器直腸切除術治療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癥狀的盆腔臟器脫垂療效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6,19(8):933-938.
[6]? 劉建和,張勁松,方克偉,等.改良腹腔鏡下網片宮頸-骶前韌帶固定術治療子宮頸延長伴子宮脫垂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6,37(11):846-850.
[7]? 肖冰冰,陸葉,伍丹丹,等.改良盆底重建術治療女性盆腔臟器脫垂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5):111-112.
[8]? 萬蘇,倪觀太.改良盆底重建術對盆腔臟器脫垂患者盆底功能及近期預后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2):1484-1487.
(收稿日期: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