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學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確保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點為主要目的。在我國大力推動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尤其是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步成為工作重點,如何將德育教育和數學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的作用,是擺在我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德育教學;滲透教學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記憶和儲備上,也體現在他們將數學理論與生活、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上。它基于數學知識,又高于數學知識,包括了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科學精神等方方面面。數學核心素養是初中數學學習的核心任務和目標。德育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意識基礎。兩者都是初中數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教學中實行基于核心素養的德育滲透,是現代數學教育要攻克的重點和難點。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教學現狀
德育教育要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就離不開德育和數學知識點的緊密結合,這也是今后德育教育充分發揮出作用的關鍵之處。但是,當前初中在數學教育中,如何充分發掘出教學內容和德育的結合點和關聯點,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很多初中教師在數學課程中,往往是本著“為了講德育而講德育”的原則,沒有認真地思考數學課程的深度,導致德育工作推進較慢。主要是因為在教學中沒有將數學課程中蘊含的德育因子進行深入的總結和分析,導致德育內容和數學課程的結合度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在數學教學中不斷融入德育因子,也是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實現情感價值觀的滲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課堂學習目標與學生個人思想情感搭建橋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投入情感的數學學習和應付差事般的數學學習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傳統數學教學最大的局限就在于許多教師教育理念的閉塞落后和教學方法的照本宣科,無法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無聊、枯燥,甚至畏懼、厭惡數學課。因此,在現代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通過科學合理的情境創設,營造輕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其中現代多媒體技術及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夠有力地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
例如,在“圓”的學習中,涉及到圓周率的計算問題時,我用多媒體播放了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介紹短片。他對圓周率的計算領先了西方一千多年。這樣便能幫助學生發現和感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又如,在關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教師可從純數學的平面坐標系中點的定位衍生到對學生未來人生和理想的深度思考。每個人的人生和社會環境就像自帶的坐標系,各不相同。想要自己的點更高、價值更大,學生就要找準自身的定位。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進行人生坐標規劃,設定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并為之奮斗。
(二)生活化德育滲透
生活化教育在當今社會是大趨之勢,生活化教育即是指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環境、經驗、物品等為媒介進行教育。在數學教學時,將教學內容通過生活化的場景加以引導、融入,變抽象為具體,拉近知識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同時可利用生活化方面的例題和習題開展數學技能實踐活動,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的數學學習環境,加深對所學內容的了解、記憶以及主動探索。
比如,當學生學習了“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相關知識后,為了加深學生所學知識的生活運用能力以及實現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目標,此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外作業,例如讓學生統計自己一天在學習和生活中用了多少紙,合作統計全班同學一天在學習生活中用紙數量,然后進一步計算全班同學一年使用了多少張紙,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計算生產這些紙將要砍掉多少棵樹。之后引導學生改變一天的用紙數量,在真實的數量上進行增加或減少,再計算相應的要消耗的樹的數量,將前后的三次計算結果做對比,通過數據的變化凸顯用紙量的多少對樹產生的消耗量,引起學生對保護環境的重視,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這種教學形式,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數學統計知識,還讓學生明自了浪費紙就是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道理,有利于學生樹立環保的意識。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教學的內容與德育知識相互聯系,從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的滲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讓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通過德育教育的融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及運用,取得共贏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劉西蘭.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9,(27):40.
[2]全領萍.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速讀(上旬),2019,(9):41.
[3]王松葉.生活課堂理念如何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