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鋒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學數學課程“平行四邊形”相關知識內容,淺談如何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和落實核心素養,實現其對教學的指導等積極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課堂教學;平行四邊形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集中體現著該學科的特征、價值以及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圍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來展開有機教學設計,真正使教學活動關注到學生實際認知能力的發展培養上。
一、課程內容及相關目標設計分析
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設計的導向,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選用和實施都需要圍繞實際教學目標來進行綜合考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學目標也可以看作是學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應該達成的效果,也可以看作是教師的期望,具有對實際課堂教學中實時變化的預設性。那么在數學核心素養指導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其教學目標必須要圍繞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實際學情出發,使最終呈現出的教學真正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回歸主題,小學階段的平行四邊形教學主要特點表現為實踐,即需要引導學生完整經歷觀察、對比、猜想假設、探究、得出結論等過程,在每一個環節中都有相應的核心素養滲透。以“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為例,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基于實踐觀察來初步理解和記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初階習題計算中加以運用;第二階段,通過觀察、對比、猜想、假設等一系列探究活動來使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獲得并積累探究學習經驗,感受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初步培養其空間幾何思維;最后,在推導結束后獲得概念知識,并通過聯系舊知來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并在動手實踐操作中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具體教學目標設計
(一)形成推理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提出了基于以往傳統教學知識目標下“學會并加以運用”等內容,這也意味著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需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的引導,讓知識真正能夠發揮價值,使所學有用武之地。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相關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方格紙來引導學生學習割補法,去探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梯形之間的關系,從而把握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深入學習面積公式。
(二)培養空間觀念
平行四邊形知識屬于數學課程內容中的圖形與幾何板塊,而作為其主要內容的概念和公式推導可以說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僅僅是通過多元導入來實現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獲得,是十分簡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夠真正牢牢地掌握并加以靈活運用。這一現象尤在后續三角形、梯形等相關知識學習中比較明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極力避免機械式記憶教學,遵循新課改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通過引導其經歷動手操作、直觀了解、思考分析等一系列過程來實現對知識的建構。這種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數學活動,十分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增強交流意識
當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對于空間幾何知識教學來說,更強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主體性激發的教學模式可以說十分適用。例如,在驗證平行四邊形公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結組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來完成假設,結合表格數據以及之前所學過的長方形面積公式公式來對平行四邊形公式進行推導。在教學不斷演變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可以看到,從數學課堂中教學目標的單一性,到計算與應用二維目標的加入,再到新課程標準中多維度的要求,充分體現了數學課程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也正因如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不應只去關注結果,而是要注重過程,以師生的互動交流來構建起一個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在表達合作探究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三、教學實踐分析
(一)情境導入
首先,教師選擇恰當的圖示進行導入,配合文字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李大爺家有一塊長方形菜地,菜地長為30米,寬25米,請幫李大爺算一算這塊菜地的面積。該環節旨在通過舊知來進行導入,順勢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面積計算有關知識,為接下來的深入教學做鋪墊。
(二)猜想驗證
接著,在進入到課堂教學中段后,教師要基于實際學情展開教學具體實施過程。考慮到學生起初的疑惑點主要存在于對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變式的原理上,再加上前認知經驗造成的阻礙,使得學生往往認為這一變化后圖形的周長與面積與之前的長方形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對此,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能夠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情境,來引發其對于新知的探究欲望。比如借助多媒體畫圖軟件演示拉伸一個長7cm、寬5cm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實現變形。然后引導學生基于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來思考這個新圖形的面積應該如何進行計算,由此,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進行交流探討。該環節主要意義在于實現學生對舊知的遷移,進而借助舊知來實現對新知的初步認識,獲得學習經驗。那么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大可不必去過多地計較學生的錯誤計算過程或是思考方向,反而要對每一個學生想法的提出先予以肯定,進而再逐漸通過具體操作來引導其進行轉變,在導入正軌后來實現對學生學習經驗的提高和核心素養的滲透。
(三)總結交流
一節課的總結與回顧環節同樣重要,引導學生對整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能夠喚起學生對其相關知識內容的所有回憶,進而整理其中用到的思考方法,明確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思想。
綜上所述,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更加強調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和激發,也旨在通過多元的教學活動來滲透相關素養和思想方法,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機生成。
參考文獻:
[1]楊清.第二學段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培養策略——以人教版五上《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3):86-87.
[2]張龍梅.激活數學思維,發展空間觀念——以“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125.
[3]李玲玲.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