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社會所需要的是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培養人才的重要角色。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對原有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進行轉變,將工匠精神充分融入在人才培養體系中,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更符合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
【關鍵詞】 工匠精神 人才培養 培養策略
想要更好的將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則應該充分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內涵,擁有工匠精神的學生更富有創新能力,同時也更能吃苦耐勞,學生能夠讓學生更加認同自己的職業。如今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工匠精神已經不只是以往淺層面上的意義,新時代下的工匠精神具有更有深度的內涵,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工匠精神的內涵,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策略,高效的人才進行培養,既能推動高職院校的發展,同時也能推動我國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職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實現我國制造業強國的發展目標。將工匠精神全方面的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充分的融合能夠將工匠精神的價值全方位的體現出來。首先是能夠有效實現我國制造業強國發展的目標。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制造業,雖然我國制造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整體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面對現存的問題,我國需要不斷從自身找問題,只有真正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對問題進行更加高效的解決。目前我國十分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行業工作者,在缺乏人才作為保障的基礎上,很難推動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這也是為何要將工匠精神全面融入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高職技能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我國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目前市面上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希望高職院校的學生既擁有豐富的知識理論,同時也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企業希望人才具備腳踏實地,踏實肯干的精神,并且要熱愛自己的職業,能夠在自己的職業上進行不斷的創新,這樣的人才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要做出改變,以工匠精神作為前提基礎來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潛移默化的滲透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精神。
二、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現狀
(一)辦學理念存在偏差,缺失工匠精神。從當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雖然工匠精神的培育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培育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最為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部分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存在偏差,導致工匠精神的缺失。目前部分高職院校一直在致力于向本科轉型,沒有真正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就無法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培育工匠精神上。高職院校在進行評估評比的過程中會將更多的側重點放在升學率,就業率上,工匠精神的培育無法體現出來,許多高職院校都忽視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雖然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會滲透一些工匠精神,但是這些工匠精神的滲透都十分片面,無法將工匠精神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①(曹海英,2020)。
(二)教師缺乏工匠精神。教師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如果具備豐富的實踐經歷和較高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影響。但是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所聘請的教師都嚴重缺乏實踐經歷,自身就不具備較強的工匠精神,這就直接導致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很難以一種榜樣帶頭性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學生對職業認同感較低。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對專業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并不是真正喜愛的該專業,而是由于高考分數的限制被迫選擇某些專業,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對于職業的認同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一些困難就會出現退縮的心理狀態。目前絕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學生都缺乏學習的自信心,缺少主動鉆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這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進行培養。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職人才培養的路徑
(一)弘揚工匠精神的基本教育思想。工匠精神的基本思想對于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對人才進行培育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積極弘揚工匠精神的基本教育思想,對工匠精神進行正確的認識,了解其中的價值所在,這樣才能將其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對工匠精神進行重新審視,并且要將工匠精神貫穿于院校的辦學過程中,對一些工匠大師的典型事跡進行大力宣傳,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工匠大師的職業精神,這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依托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永遠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具有理論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積極組織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開設形式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真理,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認證,通過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去感悟工匠精神,實踐活動是工匠精神的一個載體,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工匠精神會逐漸內化在學生自己的精神思想中,這樣能對學生的思想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②(張桔嫻,2019)。
(三)在專業課程中滲透工匠精神。在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進行編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工匠精神全面滲透在內,深入挖掘各個專業中所蘊藏的工匠精神,并且將工匠精神進行不斷放大,將其與專業內容進行有效的連接③(于潞野,2019)。在對學生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來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職業精神,并且將工匠精神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將工匠精神的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培育內容,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工匠精神的意義和價值,以此為基礎來開展多樣性的教育活動。在展開教育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工匠精神的內涵,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曹海英.工匠精神融入新時代高職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探究[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20(02):122-127.
[2] 張桔嫻.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3):174.
[3] 于潞野.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9,3(33):259.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研究》(編號:XJK19CZY055,主持人:肖偉)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