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硯玲
摘? 要:個體的成長與發展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廣泛影響。基于此,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而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美術學科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如何使小學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實現有機融合。
關鍵詞:小學美術;校園文化;有機融合
簡單來說,校園文化主要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性文化。此外,校園景觀、建筑設計等物化形態同樣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有利于創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生活品質。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以此來發揮出校園文化的積極價值。
一、校園文化的作用
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建設校園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激勵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使學生產生勤奮學習的心態與積極向上的情緒。在這樣的環境中,每一種要素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如:校園文化的建設有利于逐漸形成良好的校風,這可以成為學生的精神力量,從而使學生砥礪前行。
第二,陶冶功能。良好的環境氛圍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并逐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良好的校園文化還可以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從而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言行與特定的校園環境相協調。
第三,益智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成為一個有教養、有學識的人,進而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
第四,美育功能。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美化校園環境,從而有效鍛煉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與正確的審美觀。同時,校園文化通常具有優美的外在形式與豐富的審美內涵,這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強化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二、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
(一)科學組織美術作品展覽
美術作品展覽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美術作品資源進行展覽,并在展覽美術作品的基礎上打造學校的藝術走廊,以此來達到激發學生美術學習意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進而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建設。
如,“衍紙”是本校美術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手工藝術。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對衍紙藝術的由來、衍紙藝術所需的工具材料、衍紙藝術的制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為,為了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優化校園的文化氛圍,我和其他美術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了衍紙藝術美術展覽。同時,為了使這次展覽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將本次展覽的主題設定為“熱愛生活”。學生需要對周圍的生活進行認真的觀察,然后讓學生對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物品,并用課堂所學衍紙造型藝術進行構思。之后,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通過這樣的美術作品展覽形式,不但可以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而且更加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著力打造學校美術基地
為了使美術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除了要完善和優化日常的美術課程之外,還應該打造堅實的學校美術基地。從長遠角度來看,建設校園美術基地,有利于使課堂教學行為得到延伸,從而對學生施加更加全面的美術教學影響。同時,借助校園美術基地可以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更加全面的研究,從而為育人目標的達成提供堅實的保障。
如,本校的鄉村少年宮是構建美術基地的重要基礎設施。簡單來說,鄉村少年宮主要是依托鄉村學校現有的教室、場地與設施,進行修繕之后并引入相應的器材設備,依靠志愿者與教師進行管理,在節假日與課余實踐組織活動的公益性活動場所。借助鄉村少年宮,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以此來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精神文化。毋庸置疑,這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三)優化班級美術文化環境
在校園班級文化體系中,班級文化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教師應該明白,班級文化的建設不是教師單方面的管理行為,而是需要通過積極的雙向溝通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校園文化的整體要求,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共同打造班級文化體系,以此來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目標的落實。
如,本校大力提倡“勤儉節約,珍惜資源”。為了促進學校形成這樣一種整體的氛圍與風氣,我組織學生進行廢物利用的手工制作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需要搜集日常生活中已經失去實用價值的物品,并將這些物品作為素材,運用課堂所學手工知識制作美術作品。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勤儉節約的校園文化觀念,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美術學科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準確解讀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要求,并對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與改進。這樣一來,可以使小學美術的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朱海燕.小學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9):66.
[2]殷鵬,王碩.小學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7,(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