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地理應結合相關地理圖示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掌握看圖技巧來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積極探索在地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合理用圖的教學策略,根據現下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現狀制定相關地理教學計劃,以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為最終教學目標進行地理教學活動。為此筆者從“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現狀與意義”與“初中地理教學合理用圖策略”這兩大方面,對初中地理教學合理用圖意義及策略進行具體探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合理用圖;意義;策略
一、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現狀與意義
(一)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現狀
受現實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初中地理用圖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在此筆者以“教師認圖教學”與“學生學習看圖”這兩項內容來分析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現狀。
首先從教師認圖教學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普遍以“教材地理基礎知識講解與地圖解析這兩項內容分開進行”的方式來開展用圖教學活動,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學生掌握部分用圖技巧,但教學形式的單一化使學生逐漸失去對地圖進行探究的樂趣,從而降低其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用圖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忽視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能力,以要求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按部就班解說地理圖示的方法進行地理用圖教學,以此便與地理用圖教學拓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
其次從學生學習看圖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學生在小學時期并沒有養成“看圖解析知識”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初中時期學生也并沒有樹立讀圖意識,因此其對于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呈現怠慢的態度。另一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受小學教學模式的影響,普遍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對于地理學科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相較于“語數外”這些主要科目,學生普遍認為地理學科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從而阻礙了初中地理教師順利開展地理用圖教學活動。
(二)初中地理用圖教學意義
首先地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結合地圖來認識地理知識能夠更為直觀地理解知識的深層含義,從而發揮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的作用。其次相對于文字而言,圖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在掌握讀圖技巧后便能充分感受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最后,地理圖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加全面地展示地理知識內涵,使學生通過讀圖來感受地理知識的多面性特征,通過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能夠增強其空間思維能力,以此再反作用于地理知識的學習中。
二、初中地理教學合理用圖策略
(一)結合知識科學用圖,養成良好用圖習慣
教師要想增強學生的地理用圖能力,首先應結合相關知識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用圖習慣,使學生能夠在長此以往的用圖練習中逐漸增強地理用圖能力。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例如:筆者在地理課程開始初期,向學生傳授系統的地圖知識,其中包含“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形圖的判讀”以及“如何從地圖中獲取信息”等,在學生初步了解地圖的使用方法與其使用意義后,筆者會對應每一節課知識內容尋找合適的地理圖示,將教材內容投放至地圖中進行地理教學活動,以此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用圖意識,并且使其能夠在看到地理知識的同時想到地理圖示,以此來加深對于淺顯知識點的深度理解。
(二)靈活運用各種地圖,分析解決不同問題
地圖的種類有很多種,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找到合適的配圖進行精準教學,引導學生以靈活運用各種地圖的方式分析解決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不同問題。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例如:筆者在教授“海陸變遷”這一課程內容時,以“地球板塊分布圖”作為該章節的地理教輔圖示來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筆者首先結合地圖帶領學生熟悉七大洲及四大洋的名稱與位置,其次結合地圖向學生說明多次海陸變遷的具體位置及產生的影響,使學生能夠通過直觀的圖示內容認識到“七大洲、八大洋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知識點。與此同時,筆者還通過地理圖示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兩億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連接在一起的,經過板塊運動逐漸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筆者向學生展示了這一學說的解析圖示,使學生通過對比兩億年前的地球板塊猜想圖與當今的地球板塊圖來深刻理解這一假說,從而通過拓展課外知識來深入理解課內知識。
(三)傳授讀圖相關技巧,提高地理解題能力
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運用地理圖示來理解地理知識并解決地理問題,教師應向學生傳授相應的讀圖技巧,使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讀圖方式來解決多種多樣的地理問題。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筆者為學生總結一般的讀圖步驟,使學生在看到地圖時能夠有規律地分析圖示具體內容,首先讀圖的第一步為“看準圖名”,地圖名稱直接反應了知識的主題內容,從而幫助學生確定題中考查的知識方向,并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回憶起與圖示相對應的具體教學內容。其次應對應圖例了解地圖中的每個標注所表示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準確地把握地理圖示中想要傳達的信息,從而為學生解決地理問題創造良好的必要前提,最后則要認真分析圖示中的注解內容,注解內容往往傳達了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線索,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應對應材料深入解析圖中注解內涵,挖掘其中的深層含義從而準確捕捉解題信息,以此來增強地理解題的準確率。
總之,教師要想有效運用地理圖示來開展地理教學,首先應深入分析初中地理用圖教學的現狀與意義,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的初中地理教學用圖策略,首先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用圖意識出發,結合相關知識內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用圖習慣,其次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地圖,從而有效分析并解決不同的地理知識與問題,最后則應向學生傳授解題過程中的相關讀圖技巧,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解題能力與地理圖示的實際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祥樸.初中地理教學應用網絡圖片的嘗試[J].文教資料,2018,805(31):195-196.
[2]蘇丹.淺談初中地理讀圖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J].才智,2017(22):26.
[3]孫艷麗.談地理圖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