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 要: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長江經濟帶發展事關重大,每一步都要穩扎穩打。湖南省作為長江經濟帶覆蓋城市,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發展地方經濟。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全面深化、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湖南省如何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背景下實現綠色發展,成為全省實現經濟改革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在對長江經濟帶以及湖南省加快綠色發展的必要性等內容分析闡述的基礎上,對湖南省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如何實現綠色發展進行深入探究,進而在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區位優勢的同時,推動湖南省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湖南省;對策研究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項目:基于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背景下湖南省推進綠色發展的對策研究(編號:19C0675)階段性成果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政府重點實施的三大戰略之一,湖南省作為長江中游城市,如何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在綠色發展理念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環境下,長江經濟帶綠色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基于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背景下湖南省綠色發展對策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湖南省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內容概述
伴隨我國經濟及新一輪開放發展,為了進一步縮小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促進中部地區快速發展崛起,國家政府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努力將長江流域打造成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持續增長的新動力。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11個省份,人口、GDP均占全國40%,其經濟發展事關重大,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其中我國中部3個城市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更是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發展也會對整個長江經濟帶發展產生作用。湖南省作為其中之一,如何發揮長江中游城市群培育發展作用,借助中心城市功能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潮流中。長江經濟帶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以及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其在促進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都發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影響下,伴隨全球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越來越成為利益共同體。面對世界各國出現的大氣污染、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發展綠色經濟日益成為世界各國追求的發展理念。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政府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在這一建設理念的指引下,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優勢帶動下發展綠色產業,尤其是借助地域發展優勢以及科學技術革命浪潮,能夠在維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同時消除綠色壁壘,減少湖南省粗放型發展模式的不利影響,激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借助科技創新這一生產力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除此之外,對于長江經濟帶的未來建設規劃,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一定規劃,明確指出在未來的建設中要進一步提升長江自身的黃金水道功能,通過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以及綠色生態走廊的形式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并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加快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建設,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在這一未來規劃中,湖南省能夠借助這一政策優惠更好地實現自省發展。
二、湖南省加快綠色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在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背景下,湖南省實現綠色發展有效落實國家綠色發展理念,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推動我國長江經濟帶發展是當前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一發展戰略以來,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方面國家政府進行多方面的工作落實,如長江航道的整治以及沿江環境治理等,在經濟帶的自然環境建設投入較大。與此同時,長江作為我國特有的生態系統,更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在現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如何在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的轉化成為長江經濟帶謀求發展需要考慮的問題。湖南省作為長江中游城市,通過加快綠色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夠在推動自身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產業結構體系的過程中,讓長江這一黃金水道產生真正的黃金效益。除此之外,在綜合分析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的前提下,國家政府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總體平穩,尤其是在當前大調整、大發展、大變革的環境下,湖南省如何更好地促進本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成為未來經濟變革的主要方向,借助綠色發展能夠有效促進這一目標實現。
借助長江經濟帶這一重大經濟戰略,湖南省通過加快綠色發展有利于提高湖南省整體市場競爭力,推動經濟現代化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湖南省的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成就的背后我們需要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長期受粗放型經濟增長形式以及發展模式的影響,湖南省的經濟增長與發展質量受到較大影響,這主要表現在本省經濟過度依賴于經濟大投資,忽視自身內在增長動力的激發,進而導致省內經濟結構不合理,出現商品附加值低以及核心競爭力不高的現象。與此同時,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湖南省受傳統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城鄉之間的差距日漸增大,并且在粗放型經濟結構中出現一定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污染的情況。鑒于湖南省上述經濟發展現狀,通過借助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這一重大機遇,能夠在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同時轉變自身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而有效增強整體的市場競爭力,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三、湖南省經濟發展現狀
湖南省為了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更是為了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開發要求,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明確其在長江黃金水道開發中承擔的責任。長江流經湖南省的河道總長163公里,期間通過洞庭湖與湖南省地方主要水系相連通,逐漸成為湖南省的天然生態屏障。近年來,湖南省堅持長江水污染、水生態修復以及水資源保護等工作原則,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推動長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并針對當地存在水資源污染問題進行及時整治。在多項政策落實的基礎上,湖南省的水質相較之前有較大改善。除此之外,為更好地借助長江經濟帶發展優勢,帶動本省經濟發展,湖南省在近年來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改造,通過育新動能、退舊動能的方式,如長沙市坪塘鎮大王山旅游度假村的重大轉變等,這逐步推進湖南省產業結構朝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邁進。
除了借助長江經濟帶戰略優勢、激發經濟內生動力之外,湖南省也積極挖掘長江的地域優勢,加快推動地區產業聚集發展,以形成合力積極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隨著舊產能的“退場”,新產能逐漸壯大,并涌現出一些創新成果。鑒于湖南省之間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通過對原有產能的退市、優化改造以及強鏈、補鏈、延鏈的形式,實現產能的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原有的舊產能變為新產能的誕生提供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對原有發展區域的重新規劃以及政策扶持,新的綠色園區正在建設,并逐漸投入生產運行,對湖南省整體經濟發展貢獻較大力量。湖南省在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原有的經濟結構以及調整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當前湖南省的經濟增長主要以投資拉動為主,且受內需的影響較大,進而導致整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與此同時,長期受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產業結構呈重型化發展,在短時間內實現綠色發展轉型的難度較大,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長江經濟帶周邊經濟發展形式的影響。除此之外,與綠色產業相比,原有產業結構的經濟收益相對較大、周期短,這導致湖南省本省企業轉型意愿不強,進而對綠色產業的投入減少,不利于綠色產業的發展以及湖南省經濟轉型發展。
四、基于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背景下湖南省綠色發展對策研究
要真正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影響下,加快湖南省綠色發展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建設與創新。要實現改革與發展,制度機制要先行。通過對一些地區綠色轉型成功案例的分析,不難發現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助于激發當地的市場經濟活力,進而為實現綠色發展、產業轉型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面對當前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湖南省要實現綠色發展不能簡單地依靠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功能,也不能過于依靠企業自身的發展創新能力,這需要發揮政府的服務職能,通過一定的制度機制創新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與高效利用。制度機制的創新不僅能夠為企業的綠色發展提供良好環境,而且能夠在合理配置資源的同時,激發企業自身的創新創造力。除此之外,在進一步完善綠色發展制度機制建設的同時,要加強企業綠色發展以及政府績效等考核制度,以保證制度機制創新建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要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目標,需要在對本省現有經濟結構、產業類型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轉型計劃,明確本省依托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機遇制定有本省發展特色的產業結構。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加快推進以及習總書記關于建設長江經濟帶的相關要求,湖南省作為長江中游城市,其地區經濟發展勢必受到影響。對此,湖南省在對本省產業結構以及未來依托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城市工業發展規劃。針對本省現有的、已形成發展規模的產業進行深入調研,探索適合其轉向綠色發展的有效路徑。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重工業是必經之路,湖南省要實現綠色發展,需要對本省的重工業進行改革調整,選擇發展程度合適的企業進行轉型發展,并提供相應的扶持政策。除此之外,湖南省與其他城市相比,其經濟發展具有自身特色,這些特色需要在綠色發展、產業轉型中借以保持,并實現其特色優勢最大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湖南省綠色發展,是必要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借助科學技術的優勢實現本省產業產品的優化升級以及延伸能力。在我國實現工業現代化進程中,要進一步加快本省產業信息化進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在實現綠色發展中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基本點,實現自身產業創新的同時提高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長江作為我國的黃金水道,要充分對本省的自然資源加強開發,借助自然資源的獨特性,打造湖南省本地區的名牌產品。在此過程中,不能對本省的自然資源進行簡單的開發,要對涉及的自然產品市場發展環境進行深入調查,不能簡單地追求GDP的增長,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業產品發展中,在將自然資源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本省經濟的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理念的影響下,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更是作為我國當前一項重大經濟戰略,這為湖南省的綠色產業發展帶來發展機遇,并推動本地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濤.湖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D].2015(10)
[2]郭豐.長江經濟帶綠色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9(02)
[3]朱斌,吳賜朕,謝哲.綠色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判與發展對策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0)
作者簡介:
王財莉(1986- ?),女,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和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