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影響著全社會的創新創業能力,關系著就業壓力的緩解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本文以電商直播的發展史來分析創造力的“五力”是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形成對高職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啟示。
關鍵詞:創造力培養;高職教育;電商直播發展
1.創造力概念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意思考是創新的前提,創造力是創意思考的來源。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下,高職學生創造力的提升,影響著全社會的創新創業能力,關系著就業壓力的緩解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Lumsden(1999)認為,創造力是一種發明新的事物或者是獲得重大發現的能力[1]。Lnbart(1999)認為,創造力可以被定義為產生新穎而且適用的工作產品的能力[1]。張春興認為對創造力可以有兩種理解,其一是在問題情境中突破習慣限制,超越原有經驗而形成新的觀念的心理歷程;其二是指能夠靈活運用經驗去解決問題而不受成規限制的超常能力。前者視創造力為一種思考的歷程,后者則視創造力為一種思維的能力[2]。林崇德認為,創造力是充分運用一切已知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目的,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價值或是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智力品質[3]。武欣等傾向于將創造力看作一組基本的認知過程,在培養創造力時,也應綜合考慮幾方面的因素,全面地加以訓練,在認知、人格、社會層面的整合之中促進創造力的形成和發展[4]。
2.創造力培養的概念
與創造力密切相關的有五項重要能力:敏覺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敏覺力是指敏銳觀察問題或情境的能力;流暢力是指產生大量構想的能力;變通力是指變通思考的能力;獨創力是指獨特創新的能力;精進力是指細密思考的能力。這五種能力簡稱“五力”,是創造力的體現,共同支持著創新的過程。
研究顯示創造力是可以培養的,如提出科學模型和證明假說[5]、開展“學會思考”活動(LTT)[6]、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說教游戲[7]、專題制作課程[8]等。本文以“五力”訓練為例,探究高職學生創造力培養路徑。
3.電商直播發展過程中“五力”的應用
電商直播作為一種新的新穎的營銷方式,從出現到現在短短幾年,已經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促進了經濟發展。尤其是疫情期間更是大放光彩,據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的數量超過400萬場。電商直播發展史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孕育期、起源期、萌芽期、發展期和繁榮期。
(1)孕育期
自淘寶網2003年成立以來,僅用了三年時間發展,在2006年便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此時一些具有敏銳觀察能力的人和企業,就及時捕捉到淘寶網這個模式當中存在的缺陷,比如說商品數量多、質量良莠不齊,從而導致消費者購物體驗不佳、購物效率低下,這就是敏覺力的體現。因此“帶貨”、“引流”概念也開始萌發了。
隨后,這些企業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思路和方案,流暢力開始發力了,他們洋洋灑灑地給出各種解決方案:優惠引流、性價比引流、體驗感引流等。因此,從2006年開始,返利網、美麗說、值得買、蘑菇街、小紅書等導購類型的引流平臺不斷涌現,把更多的顧客帶到了淘寶網中。同時,這些引流平臺也賺取淘寶的高額傭金,僅2013年淘寶就為此付出了6億元的費用。所以,淘寶網為了防止利潤被大量瓜分,從2013年開始“揮淚斬導購”,就不再跟這些引流平臺合作了。
(2)起源期
直到2016年,這些引流平臺失去了淘寶這座靠山,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想存活下去只能改變思路、改變模式。所以變通力開始發揮作用了。蘑菇街、美麗說合并,壯大了平臺的力量,他們開始自建電商之路,并且瞄準了女性垂直電商。隨后,蘑菇街創始人之一陳琪從游戲直播和娛樂直播中看到了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因此,運用獨創力,他創新性地將直播這個概念引入了電商行業,“直播+內容+電商”便是最早的電商直播模式。由此,在2016年3月,蘑菇街電商直播平臺正式上線。
(3)萌芽期
淘寶、京東這些大企業看到了蘑菇街的創新,他們迅速做出了反應,所以在兩個月之后淘寶也開通了直播功能,京東也隨之加入電商直播的行列。隨后,電商直播行業飛速發展,逐漸被人知曉。
(4)成長期
經過兩年的積累,到了2018年,各路新玩家也開始紛紛下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開啟了電商直播之路。當電商直播平臺越來越多,魚龍混雜,直播行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涌現,比如短視頻平臺有流量卻沒貨,傳統電商平臺有貨卻沒流量,同時,直播產品缺乏品質監管,售后沒有保障等問題層出不窮。
對于新的業態來說,想要做強做大,必須要進行精細化調整,此時就要用到精進力了。精進力的作用:第一步,精準定位消費群體,淘寶就把消費者群體定位為女性,快手則是定位為游戲玩家;第二步,挖掘直播紅人,精準引流。薇婭將各路明星請入直播間、各縣市領導也紛紛上線帶貨、抖音花巨資簽下“初代網紅”羅永浩進行引流。第三步,短視頻平臺聯合發布《短視頻電商導購》解決方案,以規范電商直播行業。
(5)繁榮期
經過前期的發展,“五力”相互作用,2019年電商直播迎來了繁榮期。市長、明星、企業老板等也都進入直播間親自帶貨、北京上海等地的電商直播基地初具雛形、網絡主播們開始走出直播間,走向供應鏈最上游,盡可能地為消費者帶來物美價廉的產品。
據統計,2020年電商直播的消費總額將突破6000億元,可見這個行業的前景無限。
4.高職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啟示
5G時代已經來臨,電商直播行業人才缺口依然存在,站在電商直播發展的風口,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也將影響電商直播行業創新人才的供給。
(1)樹立創新意識
每個人的創造力都是無限的,大學生處于大腦發育成熟的關鍵時期,思維活躍、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強。富有創造力并非是難以企及,創造力體現在每一件小困難被解決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鍛煉“五力”,運用系統性創意思考方法去提出新想法、新思路,便可以將創造力逐步激發,為創意的實現提供可能。
正確的創新意識是可以樹立的。思想決定理想,思想決定行動和速度。大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觀念和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決定了大學生創新實踐的開展。大學生勵志創新,信念比激情更重要,信心比金錢更重要,決心比外援更重要,沒有內心強大的信念,就沒有拼搏的勇氣,因為這是一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大學生要增強創新意識,轉變觀念,樹立自信勇于創新,把創新當做大學生挑戰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
(2)系統性學習多元知識
電商直播并不是大家所見到的主播在攝像頭前說幾句話推銷產品這么簡單,電商直播是基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產物,其發展過程充滿坎坷,解決的問題也是不計其數,包括直播平臺如何搭建、畫面+效果+一鍵到達產品購物平臺的實現、正確引流的方法、優質產品的選擇、選擇合適的銷售手段以及售后服務等,至少涉及十幾門專業和課程的知識。所以,大學生們要學習專業領域的課程知識,做到熟練運用專業理論和技能知識,除此之外,還要有專業課程以外的知識積累,必要時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有利于更好地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進行自我調整,在新產業的風口能夠及時把握機會。
(3)培養與時俱進的格局和眼界
創新無止盡,創新的行業在未來也將層出不窮,大學生不應該停留當下,這樣只會導致局限于當下的創新、跟隨別人的創意步伐。大學生應拓寬知識面,多了解各類產業前沿知識,運用敏覺力洞察分析存在的缺陷、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運用“五力”迅速作出反應,提出創意構想,開展創新實踐。
(4)鍛煉受挫能力,調整受挫心態
創意的實現,除了具備的豐富的知識儲備、優質的創意構想、默契的團隊配合和艱辛的實踐操作,更受到外部創新創業環境、產業發展機遇的影響。對于新興事物,創新過程中的失敗和挫折是常態,大學生要不斷地在創新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受挫能力,形成積極的受挫心態,敢于面對失敗,失敗并非是創新道路上的終點,而是加速器,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過程中,創造力也將逐步培養。
參考文獻:
[1]MAYER R E.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M] // STERNBERG R J. Handbook of creativity.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05: 449~460.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M].臺北市:東華書局,1991,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594-595.
[3]林崇德.教育與發展:創新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59-479.
[4]武欣,張厚粲.創造力研究第新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1:13-18.
[5]Wingate R. Thinking about evolution: combinatorial play as a strategy for exercising scientific creativity[J].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2011,45(1):50-53.
[6]Hu W, Wu B, Jia X, et al. Increasing Students Scientific Creativity: The “Learn to Think” Intervention Program[J].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13,47(1):3-21.
[7]Colorni A, Sancassani S, Azzali S, et al. The Use of Competition and Creativity as Key Driver to Promote Scientific Culture among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IJET).2010,5(SI3):43-46.
[8]趙志揚,劉丙燈,張彩珠,等.高職“專題制作”課程融入技術創造力教學成效之研究[J].高雄師大學報.2010,29(2):51-71.
作者簡介:
徐玲妍(1986年10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臺州椒江,當前職務:輔導員,當前職稱:助講,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職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