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鈺
摘 要:當前,農村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優秀的教學資源的缺乏,應試教育帶來的功利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等一系列的原因,現狀堪憂。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農村教育中的一些先關問題,結合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對后來研究者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村教育;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習近平說:“少年兒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我們偉大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加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義。而加強農村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將更加重大。因為這從某種程度上講,關乎國家教育的均衡發展,關乎城鄉的協調發展,關乎和諧社會的構建。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在農村長達七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我國當前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1.沒有優秀的教學資源保駕護航
在農村中學,首先是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從事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線執教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我發現這門學科的教師隊伍流動性大,專業性不強。在人們的印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沒有固定的班底,這個班缺老師看哪個老師課少就把他拉過來兼帶,實在找不到人就讓班主任兼著。沒有固定的班底就無從談教研,而不教研就無從談怎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水平了。另外,在農村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還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老師教學手段單一強行灌輸,不注重教育的實效性,不能達到德育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學校的信息化設備陳舊,缺乏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使得教學死板沒有靈活性,導致農村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低下。
2.應試教育讓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滿功利性
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上到領導下到老師,相比學生的德育他們更重視學生的智育,相比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他們更重看重學生的分數排名,再加上中考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分值占比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就被嚴重的邊緣化了,形成了領導不重視學生不歡迎的局面。為了應試,教師通常都是教一些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而這些理論知識背后蘊含的道德建設和政治素養,卻很少有學生將它們付諸于實踐。曾經在一場考試后發現班上學生成績比以往好太多,于是問學生這次的成績是自己真實成績的,沒有作弊的舉手,結果舉手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向學生詢問原因,原來,考這門學科時因為監考老師的疏忽使得有一些學生投機取巧。當時我在內心就想學生在試卷上回答著有關誠信的知識點是抄來的這是一件多么諷刺的事。我不知道這是學生的悲哀,還是身為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我的悲哀,亦或是中國應試教育的悲哀。
3.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中要想獲得良好的發展,一定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其中家庭教育是排首位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良好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那些問題學生往往大多是缺乏家庭教育的學生。要么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這一點在農村尤其普遍,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內心感到孤獨,就容易沉溺網絡。而作為中學生自制力和辨別力都不夠強,在網絡這個復雜的環境中,大多都慢慢迷失自我。另一方面父母覺得長期沒有陪伴,對孩子感到心里虧欠,所以往往對孩子過于溺愛。長此以往,學生容易養成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的個性。而且學生在與父母有限的接觸時間內,大多父母每次與孩子通話或視頻時,最愛問而且問得最多的問題是最近學習怎么樣了,而極少有父母會關心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如有沒有幫助同學,有沒有尊重父母。父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使得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二.加強當前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我相信,加強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將從國家,學校,教師三個方面來談。
1.國家要加大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
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首先離不開國家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前面談到的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資源問題,歸根到底是資金問題。我相信如果在農村投入足夠的資金,這些資金一方面用于農村信息化設備的建設,使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設備運用于自己的課堂,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我想這樣肯定比老師照本宣科收獲的效果更大。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三維目標我認為情感價值觀目標比其他學科更凸顯其重要性,而教師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中心如下載圖片視頻等相信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更好地達到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資金的投入可以用來打造一支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農村的相關專業人才之所以嚴重缺乏,首先是農村的教師待遇工作環境確實不夠好,對專業人才缺乏吸引力。其次,現有的教師長期局限于三次講臺之上,沒有太多的學習培訓的機會。所以我相信如果有足夠的資金,這些問題肯定會有所改善。
2.學校要重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重視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從思想上要轉變智育重于德育,分數大于做人的思想。如在本學科的考核方式上,是不是可以拋棄唯分數論的思想,學校可根據校情學情,適當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考核方式,除了要有理論知識考核外,也可增加實踐活動考核,這樣教師在授課中會更關注情感價值觀目標的形成,而這門課程也將更具有實效性。其次,從行動上,一方面注重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在安排任課老師時,盡可能選擇專業人士,選擇對這門課程感興趣的老師,選擇真正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老師。另一方面,重視師資培訓,安排教師經常參加學習培訓和深造。在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快,加上本課程知識具有廣.博.雜的特點,以及非專業教師居多的實際,如果不經常安排教師培訓學習,將很難勝任這門學科的教學。
3.教師多與父母溝通,做到家校結合
目前因為思想政治學科被邊緣化的現狀,教師大多都是勉強完成教學任務自覺將自己擺在副科教師的位置上,所以幾乎與父母沒有溝通,而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教師可利用發達的通訊手段,與家長加強聯系。一方面,讓家長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平時多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另一方面,定期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情況,為每位學生建立思想動態檔案,對思想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借助家校雙方力量進行開導溝通,對思想穩定的學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三、結語
總之,做好農村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前途,影響一個家庭的命運,甚至關乎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做好農村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國家.學校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辛鵬飛,王立君.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J].新課程?下旬,2015,(6):230-230.
[2]管彥兵.運用網絡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學大眾,2009,21.
[3]楊潔.網絡環境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