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 要:本文主要簡單介紹了音樂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通過對現階段高效鋼琴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來探討音樂核心素養下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以轉變傳統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模式,基于音樂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升學生的鋼琴學習水平,使學生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開展學習,從而實現鋼琴音樂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音樂核心素養;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有效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鋼琴音樂教學也開始響應其號召,開始實施有效的教學改革工作。在音樂核心素養的基礎下,想要轉變傳統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模式,改變現有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狀況,則必須堅持全新的現代化教學理念,透徹理解素質教育改革目標,突出學生在鋼琴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采用豐富的鋼琴音樂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開展鋼琴音樂學習活動,心甘情愿地進行鋼琴練習,從而提升學生的鋼琴水平,保障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有效性。
一、音樂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
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品格,使其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這不僅僅是某一項技能,而是一種高級能力,是社會人應當具備的共同素養。音樂核心素養則是指學生既要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以及實踐能力,還應當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強調學生對外的感悟能力[1]。
二、現階段高校鋼琴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高校鋼琴音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其問題主要有:一是目前高校鋼琴音樂課堂教學氣氛過于沉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被動,缺乏積極性,并沒有主動地投入到鋼琴學習中,以致于其并未掌握扎實的鋼琴理論知識,投入到鋼琴練習的時間也比較少,這不利于高校鋼琴音樂教學課堂效益的提升;二是教師在選擇鋼琴教材的時候,過于青睞國外的優秀作品,卻忽視了本國作品的融入,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三是當前所制定的教學評價機制,在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上都過于單一,以最終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十分片面,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2];四是教師在進行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授課的時候,只專注于鋼琴理論知識教學,并為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氛圍,以致于學生在鋼琴演奏的時候缺乏信心,其音樂素養難以得到體現。過于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學,會讓其學生產生厭倦感,不利于鋼琴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進一步改善。而且未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并不滿足于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音樂核心素養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模式,讓學生顯得過于被動,常常是教師將鋼琴知識灌輸于學生,學生并未真是地理解,也沒有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點,而且由于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致使學生在學習鋼琴的時候缺乏動力。為此,在高校鋼琴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優化設計教學方案,重視對課堂氛圍的營造,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鋼琴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練習,將教學時間交于學生自己,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其在鋼琴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鋼琴學習潛能,使學生感受到鋼琴音樂的魅力和價值,從內心深處去了解鋼琴,而不是處于被迫學習狀態,可有效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3]。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鋼琴曲譜的時候,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好聽的鋼琴曲目,引導學生去聆聽和鑒賞,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引出課堂教學內容,先為學生講解基礎的技巧和知識,留出充足的學生讓學生自行練習,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部分的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合理選擇鋼琴教材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保障鋼琴音樂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的鋼琴教材。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教師都喜歡選擇一些國外的經典鋼琴作品來進行教學,這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由于中西文化有著一定得過差異性,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理解國外鋼琴作品中的情感和文化內涵,這不利于學生透徹分析和理解鋼琴曲目,會影響學生的演奏效果,導致學生失去鋼琴學習信心。為此,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來選擇適宜的鋼琴教材,多增添一些國內的優秀鋼琴作品,選擇多種風格、多種題材的鋼琴曲作為教材,以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在鋼琴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合理安排理論教學時間和實踐教學時間,控制好兩者的時間比重,以使學生掌握扎實鋼琴理論的同時,也具有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加快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進程。例如,教師可以將《黃河大合唱》的鋼琴演奏曲目作為教學教材,讓學生去感受黃河大合唱中的愛國情感,體會其中的激昂情緒。先安排適當的時間為學生講解《黃河大合唱》中的指法技巧,然后再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
(三)設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在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立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并未不斷地完善評價體系。改變過去陳舊的評價方式,不再以最終的鋼琴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應當從多方面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要對學生的鋼琴理論知識掌握狀況進行評價,要考察學生的鋼琴實際演奏能力,檢驗學生的學習態度等等。所設定的評價標準要具有綜合性,能夠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學習狀況。除此之外,還應當豐富單一的評價方式,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可以采用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評價方法,以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得到及時反饋,了解自身不足之處并加以改善,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四)開展鋼琴音樂實踐教學活動
音樂核心素養下的鋼琴音樂教學,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重視實踐教學活動,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說,可以在學校開展一些文化節活動,或是鋼琴知識競賽,鋼琴技能大比拼等等;在校外鼓勵學生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演出,用自己的鋼琴技能去幫助人,給予自己的善意。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鋼琴演奏環境,提升學生的鋼琴表演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布置科學的鋼琴作業和任務。例如可以讓學生自行創作,考驗學生即興彈唱的能力,引導學生去嘗試自己作曲作詞,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用鋼琴演奏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學生完成表演之后,教師可予以一定的點評,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展現自己的優勢,以得到長足的進步,提升鋼琴演奏水平。這種實踐教學方式,可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感,使其樹立自信心,勇于展現自己,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結束語
音樂核心素養下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順應了素質教育改革熱潮,需要從各個方面展開實施,有利于促進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武麗娟.音樂核心素養下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0,(6):36-37.
[2]王婷婷,李小青.淺析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北方音樂,2020,(6):220-221.
[3]白玉婷.高校鋼琴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及教學革新[J].大觀,202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