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原 楊東
摘 要:巨大的社會變革,不僅帶來社會的飛速發展,也使得不同年齡段,人們思想差異化的巨大分歧。當今每個企業都是有不同年齡段人群組成的,如何在保持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保持和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宿感,是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重大課題?!凹椅幕弊鳛橹哺谥腥A傳統文化的重要文化體系,是企業文件建設中較容易的到認同,也較容易形成效果的。本文從傳統文化、精神支柱和契約關系三個等方面,探討了企業建設“家文化”的必要性,并建議“家文化”應包含正氣、壓力等要素。本文還就具體建設路徑方面,提出了增加精神交流,拓展活動形勢等建議。
關鍵詞:“家文化”? ;溫暖與壓力;建設路徑
改革開放多年來成果顯著,人們思想認識發生巨大的變化,價值體系和價值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巨大的社會變革,不僅帶來社會的飛速發展,也使得不同年齡段,人們思想差異化的巨大分歧。很多中國企業紛紛建設并引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提煉并形成了一批優秀的企業文化,像著名的華為公司狼文化,阿里公司快樂文化,值得廣大企業深入學習和研究借鑒。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會產生較大的助力,但優秀的企業文化不能照搬照抄,更多的是要結合自身發展特色,培養和提煉屬于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而做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無疑是我們首先應當去研究和挖掘的。思考和探索如何建設“家文化”,如何將“家文化”做為企業文化融入現有企業文化,就成為我們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點和重點任務。
1.“家文化”建設優勢
1.1響應號召,呼應傳統
“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容易被企業吸取古代管理思想的精華,也容易被企業職工認同且踐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也哺育和熏陶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鼓勵人們奮發向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家文化”無意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每個人從孩童時期,就首先被“家文化”所包裹。中國人對“家”的觀念之重,“家文化”的積淀之厚,可以說在政治、經濟、宗教、社團和企業等各個層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文化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2接受度高,容易建設
“家文化”體系以“家”出發點,以愛和寬容為前提,更容易在職工中形成共鳴,也更容易使企業構建同心同德的良性發展局面。通過“家文化”建設,可以有效強化企業職工的精神力量,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增強職工幸福感,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力。傳統“家文化”中,和諧、忠誠、奉獻等要素滿足企業職工發展對職工的敬業精神需求,包容、關愛、協助等要素也更有利于企業構架積極健康的內部文化氛圍,更有利于企業職工凝聚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進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精神支柱。
1.3彌補不足,營造溫暖
企業契約主要約定雙方的經濟利益關系,較少涉及情感關愛,使得企業契約關系過于“冰冷”。隨著時代遷移,人性化管理、構建和諧工作氛圍,也逐漸成為當代企業的追求。建設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家文化”,比照搬其它企業,尤其是外國企業的文化有先天的優勢。通過“家文化”的營造,企業職工工作在溫暖和諧的氛圍中,職工的情感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滿足,滿意度和敬業度也會更高。
2.“家文化”核心內涵建議
2.1“家文化”應樹立正向旗幟
文化核心是旗幟,也是重要方向?!凹椅幕笔嵌嘀氐?、復雜的,其中優秀的包括:理解、包容、關愛等,同時“家文化”中也有相對負面的方面,包括:溺愛、家長制、裙帶關系等。企業建設“家文化”,必然要大力提倡積極向上的家文化,但同時大力抵制其中負面和消極的一面,提倡關愛職工,但不能形成“溺愛”;提倡包容、理解,但不是犯錯不追究、過失不懲罰?!凹椅幕币⒃谏鐣毡檎J同的正向價值觀基礎上。同時,要強化“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普遍價值認同。
2.2“家文化”建設應以“溫暖”為核心
“冰冷”的契約關系在職工內心更多是畏懼和被迫,企業職工對溫暖和諧氛圍的需求更強。所以“家文化”的具體內涵中,要建立以“溫暖”為核心的文化體系。相比華為“狼性”文化和阿里巴巴“快樂”文化,“溫暖”應作為企業在“家文化”建設上的具體化體現?!皽嘏币w現出在”長幼有序”中充滿仁愛,有長對幼的關愛、幼對長的尊敬,有家長的權威,也有相互的寬容。企業需要良好的氛圍,員工之間彼此信任,讓“溫暖”傳遞到企業相關業務的人員,讓與企業有接觸的人感受到真誠與溫馨。
2.3 企業“家文化”建設應把壓力作為精神動力
企業的“家文化”建設不是普通家庭的家文化。家里絕對不可以有無條件關愛、無原則包容。企業的“家文化”要在“溫暖”的大前提下,進一步借鑒當前社會上存在“虎媽”、“虎爸”現象,正確吸收傳統文化中“棒下出孝子”的歷史經驗,同時要將“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長遠”的大愛精神落實到現實行動中?!凹椅幕苯ㄔO中,企業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在擔負“家長”這一角色上,要努力成為“孟母三遷”的孟母,“岳母刺字”的岳母,堅決不能成為慈母敗兒中的“慈母”。
3. 企業“家文化”建設路徑建議
3.1建立談話機制,讓氛圍變“溫暖”
在職工職業生涯的進入、成長、成熟等各個階段,可能會階段性地產生困惑、迷惘、失落、懈怠等消極情緒,正確的心理引導和排解渠道對職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企業應建立具體的談話形式,從關愛職工入手,及時了解職工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并及時疏導,讓職工能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3.2設定“關懷周”,讓職工感受“溫暖”
設定“關懷周”是為了讓職工真切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懷之心,關懷的內容可以是職工的生活、情感和工作等各個方面。在“關懷周”活動中要充分采取多方溝通,積極聽取職工對企業和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讓盡可能多的職工參與到活動的安排與決策中,豐富活動形式。
3.3舉行各類文體活動,傳遞溫暖和壓力
企業黨工團組織應成為家文化的重要支撐機構,通過各種比賽和活動,來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建議結合公司階段性經營活動,組織相關的業務知識技能競賽、專項技能比賽等,將“溫暖”性活動有計劃開展,同時也要有業務比武、技能競賽類助力職工成長的“壓力”型活動。
3.4建立學習考核的機制,提升職工學習的強制力
企業要大力構建職工學習考核機制,加強組織的學習型建設,追求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從意識、制度和物質三個條件上進行保障,并強制執行。精神層面上要樹立學習理念,創建學習氛圍。要樹立起不學習就會落后,不進則退的進取意識。讓好學習、學習好的員工受到獎勵,讓員工能夠實際感覺到學習和個人收益之間的直接聯系。
3.5持續的投入,做好基礎保障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不應停留在思想和理論研究階段,“家文化”建設要作為企業的軟實力建設,要再投入方面有相應的保障,也要有具體可操作的目標供建設者實施,如:“家文化”手冊編制、宣傳標語制作、專業專職人員的任務定量考核都是具體的投入。
4.結束語
企業“家文化”是實現企業干部職工同心同德的有效途徑,“家文化”建設是為了讓攜手前進深深扎根在企業職工心中,是讓廣大干部職工思想上認同,企業發展是我們共同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程江.企業應該建設“家文化”嗎?.企業管理[J].2018(2);
[2] 王峰.企業文化對現代企業發展的促進意義及路徑分析.企業文化[J].2019(1);
[3] 王紅戈.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企業管理[J].2015(8);
[4] 李瀟宇.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文化”及其產生背景.大觀[J].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