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偉
摘 要 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大力發展。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水利工程建設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和先決條件,同時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礎上,本文簡要分析了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中的作用及對策,希望能提供一定價值參考,從而順利推進我國農業建設發展。
關鍵詞 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
前言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水利事業不斷進步發展,水利工程數量激增,在防洪、流量調節、發電、水運、灌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價值,極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目前我國地區經常發生旱澇災害,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引起高度重視和關注。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防汛。一方面,河道堤壩能夠有效實現防汛。作為河流引流的一種重要手段,河道堤壩同時也保證著沿岸居民的生產生活安全。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河道堤壩從建成之日起,就與兩岸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聯系,平時可以作為景觀場所和休閑場所,而當暴雨等因素引發洪澇災害時,河道堤壩能夠對洪水進行疏導,將洪水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水庫在防汛泄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水庫同樣是水利工程的一種,其本身具備了發電、水運等功能,對于防汛泄洪同樣意義重大。在我國多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而一些復雜的山地、丘陵和盆地防汛工作難度大,水庫的作用也就更加凸顯,事實上,在地形復雜的山地,水庫不僅是保證著上下游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也可以在人們面臨洪水威脅時,提供可靠的屏障[1]。
(2)抗旱。水利工程在抗旱中的作用同樣體現在兩個方面:①灌溉,作為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始終都應該得到足夠重視,其不僅關系著十幾億人的生存,更關系著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旱災對于糧食生產威脅巨大,灌溉工程的存在,能夠為農田提供足夠的水源,有效緩解旱情,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②飲水,最近幾年,水資源緊缺問題日漸嚴重,一方面,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水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但是水資源極度短缺,無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另一方面,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水生態環境的惡化與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格格不入,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導致許多平原地區的河道基本都處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狀態,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威脅到了人們的生活飲水,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2強化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的對策
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目前來看,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功能建設存在重視不夠、防洪標準不夠、資金供應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水利工程的功能發揮。基于此,水利部門和有關管理部門要予以充分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功能。
(1)加強群眾管理。水利工程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所在。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工作的宣傳,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需要經常開展水利工程作用的宣傳,提升農民群眾對于水利工程的認知,加強水利工程的群眾管理,將之納入到村規民約中,使得農民群眾能夠認識到,水利工程管理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2]。
(2)工程設計優化。想要確保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對水利工程進行優化設計,提升設計質量。工程監理需要針對水利工程設計進行全程監督控制,督促設計單位做好設計工作,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工程設計的合理性,還可以實現投資控制。在實際操作中,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設計單位的積極性,保證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
(3)洪水調節。洪水發生是,通過水庫的調蓄作用,能夠加以緩沖,減輕洪水對于下游區域的影響,如果洪水影響范圍較大,則應該以水庫的穩定和安全作為基準,通過預防措施和加固措施,避免洪水沖垮堤壩的情況。如果需要進行泄洪,在應該提前向下游沿岸村鎮發布通知,確保其能夠做好應對,避免出現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情況。洪水調度工作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調度方案,加強對河道標準、抗洪能力的研究,針對水庫泄洪量進行調整,避免泄洪點不足引發的堤壩決口問題。對于蓄滯洪區,洪水調度工作應該堅持分洪調度的基本原則,保證調度的及時性,避免時機延誤引發的損失。另外,技術人員需要通過超前預報以及全力防守,盡可能降低蓄滯洪區啟動的概率。實踐證明,通過實施洪水調度措施,能夠有效縮減洪水沖擊面,在減輕河道壓力的同時,發揮緩滯洪水的作用。
(4)建立規范機制。相關部門應該依照法律法規,構建規范化的防汛抗旱機制,確保《蓄滯洪區管理條例》《洪水影響評價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的有效落實。另外,應該充分發揮上級部門的監督職能,根據當地土木工程建設的相關標準,為水利工程設置相應的防洪抗旱標準,對工作的質量進行評估,從而真正意義上確保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的有效發揮。
(5)合理引入預測技術。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預測技術變得越發先進,通過對先進預測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防汛抗旱的效果,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例如,通過應用預估技術、預警技術、分析技術等,配合衛星遙測技術,能夠對自然災害的范圍、分布情況、蔓延速度等,保證預測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進行強化[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在防洪抗旱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利部門和有關管理部門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妥善處理好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公路建設,從而有效落實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工作,通過優化工程設計,加強群眾管理,建立規范的防洪抗旱機制,切實做好防洪抗旱工作,積極引入預報技術,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作用促進社會經濟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天宇,金志偉,杭丹.關于水利工程防汛措施與搶險對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5(34):85.
[2] 孫同江.探析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7):271.
[3] 王巖.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9):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