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影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心理健康已經越來越被社會大眾重視。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自我認識和心理品質逐漸成型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作為蘊含著豐富人文素養(yǎng)思想和培養(yǎng)心理感情的關鍵學科,在塑造和保障小學生心理健康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就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推動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經濟的高度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持續(xù)提高,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已經成為廣大群眾的追求,而美好生活的基礎是人們需要保持心理方面的健康。當前,在心理方面存在“亞健康”的人數不斷增加,甚至發(fā)生一些極端事件。這就要求必須從小就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樹立平等相待的處世至理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更新教學理念,建立起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新模式,給予學生平等、支持、信任、理解,營造出一種互相認可、互相尊重的良好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樹立平等民主的健康心理。例如,教師在講解2019年部審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自己不同的看法將其分為支持母親的一組、支持父親的一組和認為父母親都對的一組。其次,三組同學結合自身生活感受,提出相關的論據來進行辯論,教師可以選擇任意一方參與其中,表達對有關論點的支持。然后,三組同學對各自的觀點進行匯總,教師對其優(yōu)秀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其不足的地方進行點評。最后,教師結合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向學生講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父母對自己的愛,并鼓勵學生通過寫信、做禮物、錄制小視屏等多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并將父母的表現(xiàn)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作為自己一篇“愛”的日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表達機會,讓學生在辯論的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見解,在平等和諧的氛圍內實現(xiàn)了對心靈一次愛的洗禮。
二、深挖課本資源,樹立積極奮斗的心態(tài)
對比數學、英語等學科,小學語文的最大特點就是依據母語的天然優(yōu)勢,讓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課文就可以直接學習到有關知識,理解文章所要傳達的精神內涵,尤其是作為精挑細選的課文中出現(xiàn)的英雄人物,他們或者保家衛(wèi)國、英勇犧牲,或者迎難而上、不懼艱險,或者勤奮刻苦、終有所成。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正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豐富資源。在組織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認識這些英雄人物的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人物的高貴品質,特別是面對各種困難時英勇頑強、奮斗不息的精神,既能為學生樹立人生的榜樣,也能推動學生牢固樹立勇者無懼、奮勇向前的健康價值觀。例如,教師在講解2019年部審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當時的歷史背景:1941年侵華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代表的八路軍為保護老百姓,頑強抗戰(zhàn),永不屈服,要讓學生明白抗日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我國軍民的堅強戰(zhàn)斗。然后,教師結合影視劇、紀錄片、圖片等材料,為學生講解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讓偉大英勇的英雄形象牢牢扎根在學生心中,強化愛國情懷。最后,教師組織學生以“人生夢想”為主題進行座談交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面對困難問題時不退縮不放棄,就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三、開展情景教學,樹立鍥而不舍的人生信條
作為人生正式開端的小學階段,學生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對其日后的成長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情景重現(xiàn)等方式,深入認識課本中對于人生理念的描述,對照優(yōu)秀人物的奮斗足跡,引導學生樹立獨立思考、鍥而不舍的健康人生觀,讓學生走上一條健康發(fā)展的康莊大道。例如,教師在講解2019年部審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15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時,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以情景小品的方式演繹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發(fā)現(xiàn)物質遇鹽酸變紅并制作石蕊試紙,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根據地圖和古生物證據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美國睡眠研究專家阿瑟林斯基發(fā)現(xiàn)睡覺時眼球轉動現(xiàn)象從而提出腦電波變化與做夢的關系。教師在學生情景模擬之前要設置好一個問題,那就是科學家是如何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突破的。在情景模擬過程中,教師可以適度為學生的情景表演增加難度,比如實驗遇到了障礙怎么辦、多次實驗但是結果始終不對怎么辦、古生物證據沒有找到怎么辦、實驗過程中實驗對象不配合怎么辦。通過難度問題的設置和解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要善于從微小處發(fā)現(xiàn)問題的苗頭,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發(fā)生,善于處理學習工作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突發(fā)情況和困難。情景模擬結束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關于人生選擇的主題作業(yè),要求學生就課本學習的內容,寫一個自己經歷過或者聽說過的個人通過對事物的獨立思考和鍥而不舍的追求最終達成目標的故事。通過自己的描述,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本傳達的健康人生觀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四、設立學習小組,樹立互幫互助的交往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地把學生作為簡單的學習個體,而應該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掌握與其他同學溝通交流的原則和技巧,實現(xiàn)個人健康的社會性人格的養(yǎng)成。例如,教師在講解2019年部審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時,可以不按照同桌關系分組,學生隨機與其他同學組成小組,分別參加字謎、門內填“活”字、諧音字、同音字、形聲字等漢字小游戲,在游戲中破除不熟悉帶來的隔閡,逐漸建立起親密無間的良好關系。游戲結束后,教師對分組情況進行評估,并在下一次的課程教學中進行調整,實現(xiàn)學生與不同的同學的全面接觸、共同合作。教師可以設置研究題目,組織學習小組圍繞專題進行深入研究,推動學生在專題研究中實現(xiàn)與其他人的互幫互助,夯實與人為善、合作共贏的健康交往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和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逐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會使小學生的思想更加健康,行為更加規(guī)范,表現(xiàn)更加優(yōu)異,能力更加突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及時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綜合運用情景教學等教學方式,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樹立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匡艷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005):30.
[2]李光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探析[J].語文課內外,2019(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