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芬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學校教育制度下的課程教學開始對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情感教學在創建人文主義教學環境中發揮著重要價值和作用,對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有著重要價值。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的含義及實踐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理念的有效應用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概念含義;實踐策略
傳統教學主要受到應試教育、儒家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表現的相對強勢和保守,導致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位置上,對提升學生的積極能動性造成了阻礙。此外小學生本身存在活潑天性,在學習中難以保持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也給傳統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了困難。對此教師在情感教學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傳統教學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促使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綜合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含義
1.興趣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親其師才信其道,在小學教育中,情感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重要目標。學生的興趣提升是情感教學的重要體現之一。在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歧視性教學策略、強勢教學等行為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一定壓制,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存在應付心態,導致師生之間情感教學的分離。對此在情感教學理念的倡導下,教師需要采取引導教學策略,使學生對語文學習保持自然的興趣和情感,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人文環境創設。在情感教學過程中,培養科學的人文環境,對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著重要作用。人文教學環境的有效創設需要教師堅持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在實踐教學中保持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的學習錯誤進科學糾正,對學生保持積極的評價策略。促使學生通過教師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此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較為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的緊張焦慮情緒得到有效疏導,使學生觀點得到有效表達,使學生的創新素養得到有效培養。
3.學生文學體驗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有效理解,以及對自身情感的有效表達,是情感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情緒體驗,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有效理解,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有效共鳴,使學生的閱讀素養得到有效培。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利用準確的文字對自身的所思所想進行積極創作,促使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音組織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4.提升教師的引導作用。從對情感教學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但起到的是輔助教學的作用。對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避免對學生的支配教學,促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
二、促進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1.教師需要對人文教學理念保持重視和應用。在情感教學實踐應用中,教師需要堅持興趣教學的方針,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使相關教學得以有效開展。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保持和學生的充分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做出積極思考和回應,促使學生對課堂教學持續關注,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避免教學中教師自說自話的情況出現。
2.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小學生不敢對教師的引導做出積極回應,但能夠通過課堂氛圍改變自身的學習策略。對此在情感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幽默的語言、熱情的演講、多樣的肢體動作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降低學生的焦慮情緒,促使課堂教學交流更有效的開展。
3.教師堅持為人師表的基本準則。在小學語文情感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學生中樹立自身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對教師保持尊敬和愛戴,促進相關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堅持公平教學的原則,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發言機會。在教學中保持謹言慎行和行為規范,使語文課堂教學增加更多規范色彩,促進學生德育理念的有效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4.情境創設促進情感教學的有效開展。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增加學生的情緒體驗,提升學生的情緒感悟。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草原》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草原的遼闊,即牧民的生活方式進行展示,促使學生有即可旅行的沖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對草原的靜謐、熱情生活做到充分了解和向往。
5.結合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思考。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增加學生代入思考,促進學生對文章含義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問讓學生思考,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能否制造出和螞蟻相當的,自適應生存的機械裝置。我們能否造出倒入草料就出產牛奶的機器,這反映了生命進化的什么特征。通過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對生命保持敬畏,提升學生的文學體驗和科學素養。
6.對文章背景故事進行補充講解,促進學生和作者的思想共鳴。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些富有深意的文章背景進行補充介紹,促使學生對文章含義做到深刻理解和認知。例如在教學《少年中國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近代歷史的民族存亡進行介紹,以此使學生對該詞的背景做到深刻理解,激發學生對民族發展、社會責任等更深刻的感悟。
7.在寫作教學中,促進學生對情感的有效表達。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實踐寫作中表露出自身的真情實感,并鼓勵學生對自身的文字組織進行充分推敲和分析,促使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發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是驅動學生進行語言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的語言學習也會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兩者教學成為良性的循環。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積極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促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自然、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水英.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學苑教育,2018(07):82-83.
[2]黃玉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策略分析[J].情感讀本,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