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劉希 董美佳 侯俊玲
摘 要 醫藥院校開設的“物理學”課程與綜合院校的物理學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其課程內容應充分體現醫藥物理學的特色,其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應根據醫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相應的設定。本文介紹了醫藥院校的物理學課程的形成性評價的組成形式,強調評價是教師圍繞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各個教學環節的動態性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以達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度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物理學課程 形成性評價 動態性評價 教學反饋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42
Abstract The course "Physics" offered by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physics, and the conten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m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physics course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mphasizes that evaluation is the dynamic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links in the daily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tudents'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 physics course; formative evaluation; dynamic evaluation; teaching feedback
物理學課程的形成性評價是基于教師對學生學習該課程全過程的不間斷考察、記錄、反饋和教師的不斷反思、改進、修正等而做出的動態性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目的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態度與學習過程,使學生更為有效的、更廣度上的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于教師而言,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教學計劃和改進教學方法與思路,有效敦促教師努力鉆研業務、提升教學水平。形成性評價的實施過程是考量通過某些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一種活動,通過形成性評價,還可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根據物理學課程自身的特點,其形成性評價具體的表現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生物理實驗教學環節的評價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科學,本課程特別設計了與醫藥相關的物理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自行進行實驗設計、獨立完成實驗操作、真實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詳實的實驗報告等。實驗報告中要體現實驗目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以及實驗記錄和實驗結果,并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誤差分析等。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對實驗的整體操作過程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及誤差等處理能力,對學生整個實驗的全過程給予評價。通過實驗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評價,例如在實驗完畢后,教師對實驗的某些難題提出疑問,并讓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棘手和待改進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微信群、QQ和實驗報告的方式把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做進一步的解答,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次“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學生反饋—教師反問—學生再思考—教師解答”等循環反復的師生之間的互動反饋后,學生再撰寫詳實的實驗報告,最后教師在對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給予評價。
2 對學生課堂隨機測試的評價
教師依據教學進度及需要,到一定的時間點和一段教學內容的節點上,安排進行隨堂單元測試,測驗內容的編制必須考慮單元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和重要知識點,評價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測試提交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測試結果,統計學生在哪些知識點上存在哪些共性問題,對于共性問題要引起教師的特別關注!教師要對出現的此種問題組織集體備課,全體教研室教師對此問題進行專門研討,研究其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等,對于晦澀難懂的內容應采取形象的動畫演示或吸收相關網站提供的較為直觀的形象教學手段,以達到讓學生真正認識并掌握相關教學內容的目的;對于只有個別學生存在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點的情況,教師要找到這些學生進行談話,了解他們沒有掌握知識的真正原因,是物理基礎問題還是情感問題還是因為上課缺席等問題?教師要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對這些學生采取一對一專門指導的方式來解決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學習落后的根源,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的瓶頸,實現學習上的飛躍,盡快與同班同學保持同步。
3 通過討論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些內容可以實施小組討論形式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提出問題,選擇問題時要注意:第一要結合教學進度設定相關知識點的問題;第二要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太簡單的問題就是形式上的討論,根本達不到啟發式教學的目的;難度太大的問題學生反而因為不會而導致厭倦和反感。要通過問題的討論開啟學生進一步深層次思維的能力,使學生通過“問題的提出—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反饋—教師評價總結”的方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對學生討論形式的評價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思維惰性,還可進一步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4課后作業和課外練習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對于理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是學生要經常完成教材每章的習題,為了鞏固知識,教師還編制了一定量的課外練習題作為補充,教師通過學生對作業及課外習題的反饋,可隨時洞察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及時獲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要時刻對學生的作業及練習的反饋情況給予評價,及時做出點評并指出問題的所在、給出解決的辦法、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別引以注意的是: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若存在大多數同學都共同出錯的共性問題時,必須引起教師的反思,針對此類問題的出現,全體教研室的教師要進行隨時研討,整合全體教師的智慧來提高和改進教學效果,然后把研究討論得出的最佳教學方式與方法再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對共性問題再進行深入講解,即通過“問題的出現—教師研討與反思—教學實踐—學生反饋—教師再研討”的循環方式,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并督促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的深度,開闊自己的視野,教師的思路和角度開闊了,就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認識和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度。
5對學生自主學習內容進行評價
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安排相關的教學內容,提前給學生設計一個自主學習內容的模塊,然后要求學生圍繞模塊內容進行相關教材、書籍或相關網站的查閱文獻工作并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己深層次的研讀與思考后,以提交報告的形式通過微信群或QQ群反饋給教師,然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報告反饋情況給予評價,最后教師再對自主學習內容給予歸納總結,提出自己的認識、見解、想法等與學生分享;另外教師也可根據學時的進展情況,選擇讓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采用“課堂翻轉”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加深印象,最后教師在學生講解完畢后給予分析與評價。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思維的主觀能動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物理學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形成性評價是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動態監測學生的學習狀況,獲得教學過程中的連續多次反饋,撲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實踐效果,為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等各個方面提供依據和參考,最終達到不斷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的目的。
*通訊作者:侯俊玲
基金項目: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 “物理學基礎課思政內容的滲透方式研究”編號:XJYB1911,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教育課題 “醫藥院校《物理學》課程的特色教學與實驗探索” 編號:1000062520528
參考文獻
[1] 莫雷.教育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張昕燁,呂靜等.形成性評價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0(6):1002-1004.
[3] 黃紅兵.在線大學英語寫作形成性評價模型構建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