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霞
[摘 要]趣味指導是指拓寬學生寫話的渠道,豐富寫話形式,通過仿寫創新、續編故事、演練結合、簡單導圖、微信評價等豐富多彩的方式,為學生搭建寫話平臺,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克服畏難情緒,消除恐懼感和依賴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提高教師寫話教學的實踐力和實效性,達到課標提出的“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低段寫話;趣味指導;策略研究
小學低段寫話主要指的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能夠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進行看圖寫話,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寫話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寫話進行趣味指導。
一、小學低段寫話趣味指導的方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段學生對寫話要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小學低段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寫話的趣味指導非常必要,為了讓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對寫話充滿興趣,為中高段習作打基礎,教師要進行行之有效的趣味訓練。
1.看圖寫話,有序觀察
一幅圖引導學生先抓圖中的主要人物,再按先中間后兩邊,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觀察,揣摩圖中人與物傳遞的信息。再將圖中的主要事物與周圍的景物有序組合和聯系,思考這幅圖要表達什么樣的主題,然后圍繞主題思前想后,構思故事情節,將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尾完整地表達出來。
2.續編故事,保留本性
在教學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時,要找一個切入點,讓學生進行故事續寫。 續編故事,文中的人物性格特點要一致,要保留人物的本性。如《狼和小羊》續寫中要凸顯出狼的兇殘、蠻橫,小羊的溫和,狐貍的狡猾,老虎的兇猛等,續編故事要有一個激發“起因”的條件,要設計好故事的結局,情節中要有波折感。
3.創設情境,演寫結合
教學寫話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的興趣。上課伊始,找幾名學生在前面表演,其他學生在下面觀看。如寫我最喜歡的游戲,可以讓學生現場跳繩、畫鼻子等,其他學生可以關注游戲規則和人物的表情、動作。有時還可以讓學生把某一個動作定格,慢鏡頭回放。學生能將自己看到的過程有條理地寫下來,寫的過程中將自己觀察到的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寫出來。
4.賦提示語不同“面貌”
看圖寫話時,常見這樣的提示語:圖上都有誰?什么時間?在哪里?做了什么?教師可以在這樣的提示語后加一些溫馨提示。在動作描寫訓練時,可以這樣溫馨提示:聚焦圖中人與物的動作,聯想假如你就是圖中的人與物,你會怎樣做這個動作?在心理描寫訓練時,可以這樣溫馨提示:看圖中人與物的表情,猜想人物心里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此時此刻,請把你當成圖中的人與物。賦予提示語不同的“面貌”,能激起學生寫的興趣,在溫馨提示中將每次的寫話訓練點巧妙地融入其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5.思維導圖,理清脈絡
先畫后寫,能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有條不紊地表達。有些寫話只有提示語沒有圖片,可以讓學生根據提示語展開大膽想象,畫出讀提示語后腦中呈現的畫面。可以畫出全景圖,也可以抓住幾個關鍵點畫圖,再用簡單的詞語標注,最后把詞語和圖連起來。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先說創編的故事,再有序地書寫,可以把空洞的要求變成畫面感十足的導圖,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在表達上條理更強,語句銜接更自然。
6.讀詩作畫,看畫成文
教學古詩,可以讓學生根據古詩的意思畫一幅圖,再讓學生用手中的筆把畫的圖寫一寫,這樣,不僅能檢測學生對古詩的掌握程度,更能反映出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在教學“古詩三首”時有的學生畫的是《望廬山瀑布》,表達了對廬山瀑布的喜愛之情;有的學生畫的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創作了送別小故事,將朋友間依依不舍惜別之情躍然紙上。
7.專題訓練,夯實基礎
寫話中一些學生使用“的”“地”“得”易出錯,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針對這兩個問題,教師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進行專項練習,練習后學生應用正確率明顯提高。
8.“一周一畫”,提高能力
爭取家長配合,開展“一周一畫”活動,學生在日記本上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可以是單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學生可以動手畫圖案,根據圖案寫內容。這種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話習慣。
9.仿寫訓練 自然純熟
教學中,可以教材為范文找準訓練點,讓學生進行仿寫。對于學生來說,仿寫有參照物,難度降低了,會增強學生的寫話欲望。學生能參照仿寫的段落,創作出很多精彩的語句。
10.搭建平臺,交流學習
教師要給學生搭建一個寫話交流的平臺,通過平臺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互相點評、互相學習,在學習交流中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每一次寫話后,教師把學生的作品通過多媒體展臺展出,師生共同欣賞,共同評議,找出亮點,指出不足,取長補短。這個平臺可以是微信朋友圈、班級群,也可以是班級QQ群。
二、小學低段趣味指導寫話的策略
策略一:說寫結合
說是寫的前提,說是寫的保障。寫話課上,教師要讓學生大膽地說,盡情地說,只有學生有了說的欲望,才能夠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或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學生才能寫好。要立足于教材,上好口語交際課。教材每單元都設立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與寫話內容是相輔相成的,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指導寫話前,教師要精心制作說話、寫話相關的思維導圖或結構圖,讓學生有參照物,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也可以適當留有補白,讓學生自主填補。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和同學幫助他把話說完整,最后讓學生把交流的話寫出來,讓寫話與說話盡量同步起來,做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策略二:畫寫結合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畫寫結合法,是學生將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通過讀文后腦中形成的圖畫下來,再將畫面轉化成寫話,不僅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還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畫”可以是學生粘貼的畫,可以是學生畫的整幅圖,也可以是思維導圖。如寫話教學“下雨了”,教師可以先將雨前的景物繪成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導圖有序地說,在說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領會到觀察的順序。
策略三:仿寫創新
以教科書中的課文為例文,找到訓練點,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的某一段落進行書寫,可以是動作詞的運用。人物對話中提示語的變化或是文中詞語的運用,在仿寫中再創造,從而激發寫話的欲望。教學《小貓咪穿鞋子》一文時,引導學生仿寫文章中小貓咪和小動物對話。寫話前,先讓學生觀察提示語的變化,再觀察每個小動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學生們心領神會后,能仿寫出更精彩的片段。
策略四:演練結合
演練創設情境,主要通過情境化教學,調動學生的寫作狀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營造一個有經歷的、生動的、豐富的寫話環境,從而使學生有話可寫,有話想寫,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往往一見文題,會有無從下筆之感,如何使學生迅速進入寫作狀態,設置情境法非常有效。如在寫話前先帶學生玩游戲,在學生進入游戲意猶未盡時,引導學生寫剛剛看到的情景。這種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在活動中尋找到寫話的切入點。
策略五:微信評價
充分利用微信,擴大交流平臺。微信能讓學生更快、更簡捷有效地接收到其他學生的寫話作品,在教師、家長和學生的互評中,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提高寫話能力。微信交流中,表揚不能盲目,要先揚后抑,略施技巧適當鼓勵,在鼓勵中培養學生寫話的信心和興趣。
小學低段寫話“趣味指導”,要以“畫說寫結合法”為主導,進行系統研究。畫,思維導圖或結構導圖;說,按照思維導圖或結構導圖有序地表達;寫,按照思維導圖或結構導圖,展開合理想象,按照一定順序書寫。還給學生寫話的自由,多鼓勵學生,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達到“我手寫我心”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曉娟.低年級說話寫話訓練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 (14).
[2]周燕萍.寫話興趣——作文教學的基石[J].小學教學研究,2011,(32) .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