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仙慧
摘 ?要:將微課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已經逐步成型,且已初顯成效,將微課深度融合進語文課堂教學,并輔之以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能有效塑造學生的自主意識。另一方面,以微課為技術依托的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內容拓展和教學手段的豐富層面上也有著實質性的發展,借助微課的海量資源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現代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將會獲得較大的改進與完善。本文旨在深度分析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探究如何切實高效開展微課滲透工作。
關鍵詞:微課教學;小學語文;現代化教學
微課教學是基于互聯網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借助強大便捷的信息技術充實小學語文教學的內涵本質,從而提高教學實效。但伴隨微課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的同時,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提出全新且較高的要求。因此,唯有廣大教育工作者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開展語文微課教學,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微課的關鍵性作用。
一、闡明小學語文微課應用的教學缺漏
微課技術運用于教育領域的面雖已鋪開,部分學校也將微課課堂作為教學輔助教具的關鍵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于微課教學的概念和方法依舊處于生疏的狀態,導致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無法真正發揮其積極的功效,對于語文教學實踐并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幫助。首先,是教師對于微課教學理念的掌握依舊不夠充分,部分教師尚未形成微課滲透的教學觀念,而對于微課應用方式的了解不夠透徹和熟悉,將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并使得小學語文課堂逐漸與現代教學新要求脫軌,形成低效授課的局面;其次,教師針對微課的運用始終局限于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單純以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進行簡單的信息組合,從而構成小學語文微課教學模式,但傳統的微課方式其傳授內容和傳播途徑都相對單一化、片面化,導致小學語文課堂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從而大幅度地削減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最后,是教師在微課應用和教師授課兩個方面教學分寸拿捏不準確,缺乏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的制定,使得微課或講學二者的課堂占據比例嚴重失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產生對于其中某一模塊的極度依賴,造成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逐漸偏離現代素質化教學的特定要求,同時,過于強調二者單方面的教學落實,會使得課堂的全面性授課體系受到沖擊,弱化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性作用。上述情況均為微課在教學實踐落實的弊端和短板,亟待教師進行有效解決。
二、探索小學語文微課應用的教學策略
(一)圖文并茂,以形象方式生動展現語文知識
巧借微課東風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利用微課信息技術中的海量教學信息和多元教學方式,拓展小學語文課堂的授課內容,深化語文教學的本質內涵。利用信息技術所具備的精美圖片、動態視頻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延展,并大幅度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可持續性,讓學生可以在賞析中深化對內容的深度理解,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課堂的熱情,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比如,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我采用以圖照文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在《黃山奇石》和《日月潭》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課前準備環節,就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搜集與“黃山奇石”和“日月潭”相關的風景圖片,然后在課堂教學期間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在“欣賞”的基礎上落實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我還會采取微課堂“3D”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可以全方位體驗課文所呈現的黃山奇石與日月潭的美景,從而賦予教材知識以形象化的特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層次解讀,優化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從以上教學案例分析不難看出,采用微課教學融合語文課堂,能夠將理論化的知識進行生動形象的塑造重現,讓學生的學習內容煥然一新,有效規避傳統教學中落后的授課方式,保證語文課堂教學能夠緊密貼合現代小學教育的全新要求。另一方面,以信息技術的多元優勢增加學生知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獲得更加優良的語文課堂體驗,從而培養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人才。
(二)情景深化,以互動教學深度落實微課滲透
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巧妙設計微課教學,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課堂開展教學情境的模擬創設,讓他們能夠充分融入課堂教學的氛圍情境當中,通過模擬課堂強化學生的課堂教學體驗。微課對于小學語文情境創設具有較強的優化作用,將相關知識進行整合,通過互動型的語文課堂情境有效滲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兒童小短文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采用微課教學進行語文課堂情境的模擬和塑造,并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情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我在課堂準備階段會為情境化課堂挑選幾首呼應主題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逐步融入教學情境當中,并利用視頻教學為學生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相應短視頻,而后分別邀請若干名學生上臺進行課文內容的表演展示,讓學生分角扮演教材內容的不同形象,并結合文章內容增加相應的對話交流和動作神態,從而進行綜合性舞臺劇的開展。
在小學語文微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情境模式化的教學,將學生置身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課堂情景當中,讓學生在教學互動中增強對教材內容的代入感和參與感,使知識的傳輸在教學交互過程中的傳輸效率和傳輸效果獲得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對語文知識的優化整合,使知識本身更加具備生動性和趣味性。
綜上所述,微課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已經成為現代素質教學的主要趨勢,利用微課所具備的知識儲備雄厚和教學方式豐富的優勢,拓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思維體系和教學內容,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學生通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語文微課課堂,增強自身語文學科的綜合素質能力,延展學生思考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從而培養符合新時代教育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曉琴.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J].名師在線,2020(13):82-83.
[2]黃群英.如何利用“微課”突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J].當代教研論叢,2020(0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