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梅
摘 ?要:當今世界,人們非常重視教育事業,尤其是對于小學德育教育以及德育素養更為重視。小學的班主任,他們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對小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并且教學的方法以及內容對學生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要奠定他們良好的基礎,因為教學的主體年齡比較小,并且他們都處在身心發育階段。除此之外,小學的班主任還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的優化,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老師們應該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要強調幸福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貫穿幸福的理念,讓學生們在輕松的環境下能夠獲得幸福感,并且也能夠學習到一定的知識,為小學生們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保護。
關鍵詞:德育工作;幸福感;小學班主任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時代的不斷進步,現代化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校和老師要培養出具有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們,并且他們也要具有創新實踐的意識。在校園中,老師的德育工作是要培養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學生,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復合型人才。班主任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應該發揮帶頭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能夠具備良好的德育素養。與此同時,老師還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新理念,以幸福為基礎來進行德育工作,并且這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幸福教育概述
(一)幸福教育的含義
國外幸福教育的理念,與我國教育理念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幸福理念內容主要包含兩點,第一點:在對學生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幸福感為主,對學生進行幸福教育,提升學生心靈、精神以及物質上的幸福感。培養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幸福學習的優點和重要意義進而提升教學品質。第二點:對學生進行幸福理念滲透,讓學生們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及在校園生活中能夠體會到幸福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建立在幸福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獲得幸福和快樂。
(二)幸福教育的價值體現
幸福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學生們的心理素質良好的發展,道德品質優良發展,學校應用幸福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幸福教育也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幸福教育理念教學需要班主任教師通過自身素質和自身知識積累,對教學方案不斷進行優化,用適合學生們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們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
二、幸福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現
(一)理解學生
在德育工作中,老師不僅要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質,并且還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幸福,這也是老師們進行德育教育所追求的一個目標。在學習中,對于小學的班主任進行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教師們要理解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并且要了解學生們的個性特征,理解他們的行為,從而達到貫徹幸福教育的德育目的。在老師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要多多地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并且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知識和水平,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力。同時老師們也要站在同學們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從而更好地去解決問題。在學習中,要體現出一定的幸福,賦予小學生德育教育新的內涵和意義,讓學生們在更加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有效得到一些引導和啟發,從而慢慢地形成比較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
(二)進行鼓勵教育
小學生因為年紀比較小也正處于貪玩的時期,對于學習理念的認知以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很了解,因此,可能會由于粗心、馬虎等而出現一些錯誤。對于學生出現的失誤不能直接采取批評的教育方法,更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應該采取鼓勵式教育,通過這種方法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使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比如,一個學生在一次考試中由于馬虎將一道簡單的題做錯了,老師在班級上對這位學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并且要求讓學生寫檢討。這位老師的做法是錯誤的,這道練習題錯誤的原因,以及學生現在到底是否會做,老師并沒有充分的了解。老師要對學生們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征,避免問題的發生,并且如果問題發生了,要認真地對待,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要更加認真,告訴學生們是一個努力的好孩子,希望以后不被這件小事所影響,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認真。通過溝通,讓學生發表自己的內心想法,通過交流讓師生關系更進一步。學生在此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會愿意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告訴班主任老師,這樣老師才能更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促使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這種鼓勵教學可以讓學生們獲得比較好的學習體驗,并且也能夠在其中感受到一定的幸福。
結束語:
幸福教育教學是一種比較符合人性化的優質教學方式,是以小學生的教育心理需求和學生個人教育感受為特點作為主要教學依據的一種優質教育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完成。班主任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老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本領,優化自身的素質,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運用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幸福,也要培養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形成正確的三觀。教師也要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提高小學生們的幸福感,讓他們多多地觀察和了解,并且結合實際的日常情況來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賽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0(16):22+25.
[2]袁國興.賞識教育與班主任幸福指數的關系[J].文學教育(中),2013(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