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秀清
摘 ?要:聲勢訓練是素質教育下提出的音樂訓練新模式。聲勢訓練與傳統的音樂學唱方式有所差異,更加關注學生對音樂內涵的了解,可引導學生結合肢體動作、情感思維等進行音樂暢想。聲勢訓練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應讓學生有自主表達的機會,在音樂的互動中凸顯出個體的優勢,讓學生的音樂理解更加深刻。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們深深被音樂吸引,形成探索音樂的主動性。基于聲勢訓練可助力學生揣摩藝術內涵,領會音樂思想。
關鍵詞:聲勢訓練;小學音樂;教學;運用
引言:
小學音樂教學中,合理運用聲勢訓練,幫助學生去摸索音樂的節律感,對音樂音色、音調等加強印象,可讓學生輕松識記音樂。聲勢訓練的形式有很多種,教師可選擇適合小學生的訓練形式,讓學生們在趣味的環境中,通過動手活動來了解音樂,讓學生們有充足的時間展開音樂的議論。在聲勢訓練下,促使學生們對音樂產生濃厚的熱情,自主參與訓練,形成音樂素養。
1.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1.1聽辨音樂的旋律
聲勢訓練時通過比較簡單的拍拍手、跺跺腳等,契合音樂的旋律進行肢體活動的過程。在訓練中,學生們可以聽音辨義,對音樂形成深刻的記憶,他們通過自主的聆聽識記來指揮動作的開展。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聽辨能力極大的提高,傳統教學中,學生們容易變成“東郭先生”,在集體表現中濫竽充數。有的學生跟不上曲調,有的學生小聲的唱擔心出錯。在聲勢訓練下,學生們都比較積極主動,大膽的進行肢體活動,很少有跟不上拍子的。即使有的學生落后了,或者提前的打拍子了,也能夠很快的調整回來,有自我的音樂辨識意識。
1.2增強記憶
有的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容易遺忘學過的內容,如果不集體跟唱,就想不起來開頭的旋律。通過聲勢訓練,學生們把音樂與動作結合起來,即使一時之間想不起音樂的旋律,也可以先做出動作進而產生聯想,有自主的音樂表現能力。訓練相當于記憶的串聯,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模仿教師,還可以圍繞自己的舊記憶進行創新1。
1.3提高感知水平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學生對音樂缺乏興趣。而依靠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們感受音樂帶來的天生美感,進而將內心的學習熱情全部激發出來。
2.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體現
2.1依靠節奏模仿提升辨識度
在進行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在設計內容時,需要對自身的音樂辨識能力展開培養,促使其可以通過聽覺對音樂的基本要素展開判斷。經過長期自身訓練,學生便可以憑借節奏感知音樂原有的特性,從而可以有效體會到音階、時值以及音符等各類基礎性知識概念。在早期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普遍采用知識傳輸的方式,使得學生們往往很難理解音樂課程中涉及的各類抽象性概念。而通過聲勢訓練,學生們可以完成節奏的模仿,從而對這些基礎概念進行感悟2。
2.2依靠游戲加強節奏感訓練
在機械能音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們的節奏感培養一直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通過聲勢訓練的方式,以此為基礎設計一些簡單的小游戲,諸如音樂接龍,對學生們進行節奏模仿引導。相比于早期單調的方式,這種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對其樂感的記憶帶來幫助,加深其對于音樂本身的理解程度。如此一來,學生們便會具備較強的節奏感,進而提升了自身的音樂水平3。
2.3 選擇合適歌曲進行聲勢訓練
當學生們在進入小學之前,自身接觸的音樂通常都是以兒歌為主。基于這一情況,教師為了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接受聲勢訓練聲這一形式,便同樣可以嘗試采取引入兒歌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們走進課堂之中。例如,教師在進行兒歌《幸福拍手歌》講解的時候,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此時便可以教給學生們跟著音樂節拍,伴隨歌唱的內容一同拍手而在唱到“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臉”,則又可以讓學生們隨著節奏排練。通過采取此類審視訓練,促使學生們能夠有效把握音樂原有的節奏和旋律,從而能夠在真正意義上體會到音樂學習中聲勢訓練的重要性,進而為其未來的音樂學習奠定優良的基礎4。
2.4重視聲勢訓練的反饋
小學教師在進行聲勢訓練的時候,還要對于教學反饋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以此能夠時刻掌握所有學生近期的學習動態。尤其是學生們對聲勢訓練教學方面的適應程度。通過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優化,并對于整個流程展開全面細化,從而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們學習方面的要求。如此一來,課堂的整體質量自然會大幅度提升,學生們的音樂水平也會隨之持續提升。
2.5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開展教學活動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與心理方面的發展都有相對應的階段性以及順序性,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會有與之相對應的發展特點。因此,音樂老師也需要以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依據選擇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方式與訓練節奏。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大部分得學生在訓練節奏的過程中都擁有較高的學習熱情,能夠跟隨音樂老師的授課思路進行相應的訓練。但是,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的注意力開始逐漸下降,他們再無法及時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此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們的不同行為特征,通過進行身體的律動或設置小游戲與節奏訓練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以此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音樂教師能夠為學生們設計一些與身體律動相關的有趣的小游戲,肢體通過有節奏的動作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展現自我,以此來達到訓練學生們音樂節奏感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學習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應需要貫徹學生的整個教育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正處在知識累積和樂感發展的黃金階段,通過采取聲勢訓練的方式,可以促使其樂感得到有效鍛煉,同時還能對其創造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展開培養。不僅如此,學生們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進而能夠更好地參與到今后的音樂課程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彭薏薇,李小浩.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北方音樂,2018(17):232-232.
[2]譚樂寧.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8(5):153-153.
[3]童琳.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書文摘,2018(13).
[4]張金富.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