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遠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實現了有效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傳播生態。媒介的傳播規律與影響拓展了智慧政務的傳播范圍與傳播能力,提升了其傳播效率。智慧政務為民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降低了政府的辦公資金負擔,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水平。新媒體的出現使媒介傳播規律擁有了自由、高效、快捷的特點,讓公眾可以更加及時地接受信息和發布信息。同時媒介傳播規律與影響有效推動了智慧政府的管理效能,讓政務智慧政務更加貼近民眾。
關鍵詞:媒介傳播規律;影響因素;智慧政務;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00-02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智慧政務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政府的工作模式變得日新月異。智慧政務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也改善了政府與民眾的關系,并從根源上起到了抑制腐敗的作用。融媒體的發展助力了智慧政務的進步,使智慧政務可以滲透到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跳出以往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使民眾的話語權被釋放,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促進了政務的透明化與互動化。
一、新媒體時代媒介的傳播規律與影響因素
新媒體使媒介傳播出現了變革,在以往媒介的傳播主要依靠實體機構,比如電視臺、廣播、雜志、報紙等,而在新媒體時代,媒介成為分享信息的渠道,媒介平臺隨處可見,傳播實質也發生了轉變。在新媒體時代媒介的傳播變得沒有阻礙,網絡的便利為民眾提供了自由溝通的空間,也加強了民眾在網絡中的互動。民眾通過學習可以參與到媒介傳播的一些環節中,實現人與媒介之間的雙向交互。在媒介的傳播規律中,互動性的特點比較明顯。互聯網背景下的傳播更加重視用戶個性化的體驗,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民眾可以通過新媒體傳播聲音、圖像、視頻等各種形式的內容,使用戶得到更加豐富的直觀體驗。用戶的體驗提升也使新媒體的傳播效果更加明顯。新媒體背景下的媒介傳播規律滿足了民眾的個性化需求,傳播內容中充分展現了民眾的個性色彩。受眾的群體范圍被擴大,不再是以往單一、固定的群體。媒介傳播體系逐漸呈多元化形態發展,通過建立開放的媒體平臺,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共享和交流。在互聯網媒介傳播規律中跨界思維是一種創新性思維,其對現有的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實現新媒體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的滲透,通過媒介的傳播規律與影響推動產業融合。
二、媒介傳播規律與影響因素對智慧政務的促進作用
(一)突破服務瓶頸,充分發揮精準性與前瞻性
新技術的產生為媒介提供了內核驅動力,同時促進了智慧政務溝通價值的提升。在智慧政務中體現了各種新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政務微博、微信中的評論功能可以使民眾參與討論,政府可以采集民眾的反應,并與民眾開展交流,傾聽民意,了解民眾的需求,有效規避網絡極化的負面效應。智慧政務使政府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轉變,提升了公共服務的人性化與標準化,同時使民眾能夠參與到與政府的互動之中,提高了民眾的辦事效率。時代的變化促使政府服務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信息化技術讓政務得到有效的改進和升級。以往政務平臺只能發布單一的信息,新媒體的融入使其轉變為了集信息發布、網民互動為一體的全媒體平臺,大大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有效性,同時讓民眾更加快捷地辦理業務,提升了智慧政務的實用性。融媒體的應用可以為智慧政務平臺提供更加廣闊的傳播途徑,使智慧政務發揮其精準性與前瞻性,從而突破以往的服務瓶頸,使政務擁有更加全面的保障。在智慧政務平臺發展中可以對微信公眾號進行改版升級,在微信公眾號中添加酒店預訂、旅游攻略、個人定制、地圖導覽、票務預訂、土特產購物等功能,讓到本地的游客可以得到智能的導購、導游、導覽、導航等服務,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的一體化,提升智能政務服務平臺的實時性,從而使當地的旅游業服務更加優質,到當地旅游的游客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制定旅游攻略,輕松游覽當地的風景名勝,提高游客的智慧體驗。媒介的傳播規律與影響使智慧政務平臺實現了全面的優化改造與升級,幫助公眾在上傳簡歷等方面更加方便和高效,智慧社保的應用也使公眾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社保信息與余額監控,另外,可拓展當地的農業招商服務,全面介紹農業項目與政策,并使客商可以在線上登記,可開發不同的App,比如法制辦App、綠色產業App等,促進政務服務的快速發展。
(二)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更具互動性、新聞性和服務性
智慧政務微信公眾號要把新穎的內容作為核心,改變以往無人問津的問題,以便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民眾。公眾號的傳播內容要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不斷創新話語體系,強化編排內容,內容編排要追求真實、接地氣。新媒體表現模式的市政務微信公眾號深受民眾的喜愛,扭轉智慧政務微信公眾號模式單一、死板的陳舊面貌,讓民眾能夠更加喜愛并樂于閱讀,樂于分享。智慧政務微信公眾號要不斷豐富推出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拓展其包含的范圍,結合法治、住建、文化、公安、治水、旅游等多個方面,選用更加活潑、生動的標題,在內容編排上要運用動圖、音視頻、漫畫、全景等融媒體表現方式,全面調動民眾的閱讀積極性與參與熱情,讓民眾能夠體驗到不一樣的智慧政務。這樣貼近民眾、接地氣的智慧政務服務平臺會逐漸深入民心,微信公眾號中的粉絲量也會逐漸增加。不斷提高民眾對政府的認可程度,縮短民眾與政府之間的距離,使智慧平臺真正實現與民眾之間的溝通,提高便民服務效率。另外,要通過智慧政務的微服務來使政務平臺更加出彩,不斷推動線上線下的營銷服務,借助媒介的傳播規律與影響開展線下活動、趣味游戲、社群建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政府和民眾的互動能夠更加密切,有效連接民眾并為民眾服務。比如,智慧政務平臺可以借助新媒體組織“我的城市,我的驕傲”等活動,以講座、夏令營、文化沙龍等主題活動模式吸引民眾的參與。而這些滲透到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也真正提升了智慧政務在民眾心中的形象與地位,民眾對智慧政務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也會提升。
三、實現用戶數據的融通共享
在融媒體的背景下,智慧政務通過議題設置提高民眾的話語權,綜合性的功能使政府能夠意識到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隱形問題,促使政府及時進行疏導,避免出現社會沖突。在智慧政務新媒體平臺可以準確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讓民眾及時了解政策與法規。媒體平臺中可以設置不同的議題來引導民眾進行探討,使民意實現平衡,促進民眾之間的和睦溝通。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民眾經常會對智慧政務媒體平臺的信息進行評論和點贊,實現了其反饋功能。而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互動也使民眾找到存在感,增加對政府智慧政務新媒體平臺的支持與關注。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平臺在尋求合作,而政府的智慧政務也需要將服務外包,因此二者可以有效合作,使媒體融合與智能化政務建設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與新媒體合作可推動政務發布App,其中包含政民互動、政務大廳、政務聯盟等板塊,開展市、縣、鄉鎮三級政務新媒體的資源共享,使智慧政務擁有綜合服務、技術研發及資訊發布一體化的綜合性平臺。智慧政務發布頻道的開通使以往單獨運作的各個政務平臺可以集成終端,能夠實現統一的服務平臺。在頻道中開通輿情引導、政務公開、政務發布等功能。融媒體使智慧政務平臺實現了集成,媒體的傳播規律與影響也使智慧政務與民眾能夠實現用戶數據的融通共享。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媒介的傳播規律發生了轉變,同時也增加了媒介的影響力。智慧政務與新媒體媒介的融合促進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有效溝通,使政府更加親民,提高公共服務的智能化和社會化。借助社交媒體傳播的裂變性與及時性全面增加政治生活空間。在智慧政務媒體平臺的建設中要不斷探索集群化服務,實現智慧政務服務的聯動與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張立凡.試析新媒體時代我國政務微信面臨的挑戰及影響因素[J].新聞傳播,2019(2):57-58.
[2]張漫銳,劉文波.政務微博傳播效果影響因素研究——以“江寧公安在線”為例[J].今傳媒,2017(10):72-73.
[3]趙晨.新媒體在政務傳播中的實踐與探索——以北京市新聞出版研究中心為例[J].傳媒,2017(10):63-64.
[4]吳仁獻,謝朝武,談天然.突發事件政務輿情內部人際傳播機制研究——以8.8九寨溝地震旅游政務微信傳播為例[J].情報雜志,2019(9):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