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智移云”時代,科技高速發展,高職院校要打破原有的財務與業務管理的界限,轉變管理思維,實現業財真正融合。通過軟、硬件兩方面的建設,建立“業財一體化”平臺。既有利于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又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為未來高職院校財務發展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大智移云;高職院校;業財一體化
課題來源:河北省秦皇島市2019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01902A239“大智移云”時代高職院校“業財一體化”建設研究》(秦科技[2019]58號)。
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交融滲透,掀起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大智移云”時代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也要迎接新的變革,新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部門應該全面地對財務業務流程進行高效的管控。對有風險的薄弱環節,內部控制風險點進行預警,并逐步防控和改正。所以財務管理必然要滲入到業務活動的全程,傳統的財務信息化和各項業務信息化把財務和業務隔離,不能達到“大智移云時代”對當前全面互通的信息化要求。如何更好地通過系統建設,實現眾多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者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一、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及方式缺乏創新
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擴招百萬,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生數量上的增加,相對應的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落后的管理理念及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發展。很多高等職業院校對單位的財務管理理解只是預算、核算、事后績效評價等基本層面上。預算管理缺乏長遠及整體規劃,不能從高職院校長期發展規劃的角度編制預算,這造成了預算管理只注重當前業務,具有一定的短期性,不能夠將全面預算指標與學院發展的長遠目標相結合。學院各業務部門在編制預算以及執行過程中,局限于自己的業務范圍,不全盤考慮。在業務項目完成后,財務管理才進行事后的核算和分析;或者不考慮業務項目,進行事前的預算和目標設定;缺乏過程控制與監督,造成了財務和業務各自為政的局面。由此可見,相對僵化的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競爭需要,方式缺乏創新,財務管理活動對學院發展規劃和業務活動不能起到指導性作用。
(二)財務與業務缺乏有效融合
“大智移云”時代,各個高職院校都很重視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運用信息化手段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高職院校都有財務管理軟件,但是,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在信息化建設時,對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缺乏全面考慮,財務與業務信息不能相互交換運用,除財務系統實現了集中管理,其他應用系統是部門級的應用,例如:教務部門有教學管理軟件、學生部門有學生管理軟件、后勤資產管理部門有資產管理軟件等等。每個軟件的管理要求和權限各不相同,財務軟件系統和業務軟件系統各自為政,不能實現互通要求,業財之間的信息是相對獨立的。嚴重的阻隔業財務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使高職院校校園內信息化共享與高效的管理效率不能快速提高。所以說現有的管理體系根本沒法適應“大智移云”環境下信息化高效的發展建設。
(三)財務分析數據與業務實質缺乏相關性
高職院校的財務分析數據,是學院高層決策的依據。業財一體化管理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管理會計通過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幫助學院管理層做出各種業務決策。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采用財務集中核算模式,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溝通少,財務與業務數據不能及時共享,容易造成財務與實際業務脫節,在財務數據分析中,分析方法過于重視財務賬面指標,分析方法單一,從而無法深入追查業務層數據變動的根源。如果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無法同步,那么財務信息就無法及時準確的反映出業務活動的整個過程及結果。這時我們還停留在以數據論數據,為分析而分析的淺顯層面上。無法有效的利用管理會計,對財務數據所反應的業務實質進行深層的分析,也就無法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更無法為高層決策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了。
二、改進及實施措施
(一)改進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
高職院校要進行“業財一體化”建設,是以促進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為主要目標的,首要的是要樹立業財一體思維管理理念,通過對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將財務和業務聯成一體。無論是財務,還是教學、資產等各項業務,共同目標都是為學校更好的發展。有了共同的目標就有了共同的行動方向,業財一體化管理不僅僅是財務管理的一種模式,更是一種管理的理念,從財務部門到業務部門,從普通教職員工到決策管理者,業財一體化需要全員的認同和參與。為了保障有效實施,可以將年終績效考核與一體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不僅僅財務部門重視學習,具有財務思維。各個業務部門和學院高層決策者也要重視學習,具備一定的財務思維,這樣才能打破傳統的管理界限,將財務走到業務的前面,將財務管理貫穿于業務的全過程中,真正做到業財一體化管理。長期以來,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都以核算和監督為重點工作。對預算管理及各項對業務部門的服務與支持功能比較忽視。因此要轉變觀念,財務為業務提供服務,要體現在真正的業務支持和指引上,從開始的預算申報指導、到核算執行的過程的控制,再到決算及績效評價的結果分析,將整個流程的財務數據有效轉化成業務活動信息,為學院領導決策和業務部門管理提供服務支持。
(二)推進技術發展, 實現數據融合共享
在當今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交融的“大智移云”時代,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已經從單一模塊向多模塊信息集成管理發展。財務數據與業務信息通過互聯共享,緊密聯系在一起。業財一體化管理的基礎是有一個可以從多個維度、滿足不同需求、隨時隨地準確抓取的大數據平臺。以高職院校資產管理為例。通過推進信息化建設,把財務數據與資產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互聯互通,將教學設備等資產管理生命周期中的運營流程與財務系統關聯。所有財務流程均從業務源頭開始,通過財務流程的標準化主動使業務活動更加的規范。把每一種經濟事項可能對應的預算、資金和核算科目進行一一對應,完成各項標準化統一,并納入財務共享平臺進行固化。
(三)強化數據分析,建立決策支持系統
加強數據分析,建立決策支持系統,明確組織職能、劃分責任權限。根據業務管理需求,為業務決策提供全方位、系統性支持。以高職院校預算管理為例。高職院校預算管理以實際業務為基礎,并要與本學院長遠規劃、發展理念相適應,層層任務分解,實時監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對業務的導向性作用。可以利用滾動項目庫建設,協助各個業務部門根據制定項目的中長期發展計劃,實時監測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建立預算管理執行情況實時公布制度,及時有效糾正業務部門工作偏差,嚴格按預算實施項目,確保上級決策有效落實。
三、結束語
通過業財一體建設,加強了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資金調配的科學化,實現了財務與業務共同管理,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和內控管理水平。業財一體化既是管理理念又是思維方式,使原有的財務和業務的管理界限消除,融為一體。提升財務管理的導向性、高效性。高職院校要進行業財一體化建設,不能只是注重信息化建設這個硬件來抓,還要注重人員隊伍建設這個軟實力來抓,尤其是思維理念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業財一體化建設將助力于高職院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祖梁,唐耀祥.“互聯網 +”環境下財務業務一體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招商交科院為例[J].交通財會,2019(09):13-20.
[2]孫恒建.大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與啟示——以中鐵大橋局的實踐為例 [J].財政監督,2019(03):109-116.
[3]朱黨省.大型施工企業集團利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構建業財一體化核算模式推進管理會計應用初探[J].財會學習,2018(18):126.
作者簡介:
曹志剛(1978.1-),男,漢族,河北灤南人,碩士,講師,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從事財務管理及應用經濟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