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斌
摘要:籃球是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項目,也是高校師生最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因此長期以來被視為體育重要課程。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團結協作思想品質等起到關鍵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程設置、課程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對籃球教學質量也存在一定消極影響;同時對高校師生參與籃球教學的主動性與興趣產生影響。所以為有效解決籃球教學中不足,本文研究中以我校為例,首先在高校籃球教學現狀與歸因分析基礎上,結合實踐對籃球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指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籃球教學;大學體育;教學策略
籃球課程是學生學習籃球運動技術的主要途徑,因此籃球課程設計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質量。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許多體育教師過于強調投籃、技術等練習;卻忽略了籃球基本理論知識、籃球戰術等方面教學。顯然這種教學理念是不科學的,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籃球課程設計現狀與歸因分析
籃球課程與其他知識性課程一樣,都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與責任感。因此籃球課程具體教育功能,與籃球訓練在教學目標上有一定差異。高校籃球課程是以豐富學生生活,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同時以全面籃球理論為支撐,在培養學生良好籃球運動技術基礎上,達到“健身、增加智力,愉悅身心”等教育目的。
從實際情況看高校籃球課程設計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在課程安排與教學任務設計中,高校籃球普修課程與籃球專修課程任務、目標等一致,沒有體現出差異性。更沒有結合學生學習興趣、身體素質等設計課程,對于籃球教學質量存在一定影響。其次籃球課程類型、課時安排方面,主要以普修課、專修課為主,目的即在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但是在課時、學時安排方面,時間安排不足,較為隨機。第三是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方面。教學方法一般采用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專題講座、集中授課在向學生傳授一定籃球理論知識后,讓學生在初步掌握理論知識后進行技術練習。而且課時安排上以技術練習為主,理論學習為輔。側重技術實踐,將理論知識作為補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鍛煉積極性,但是由于對籃球運動缺少科學認知,也會影響其先學習質量。
其次在高校籃球教學考核方面,許多學校過于關注教學,而忽略對學生籃球技術、體能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質量。教學考核是檢驗體育教學效果的方法之一,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學習,促進籃球教學質量的提升。從實際效果看,高校籃球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籃球課堂的態度、籃球技術的掌握情況,并針對性進行考核。而對于學生身體素質、進步幅度以及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思想品質的發展評價較少。同時,對學生最終成績的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單一,也容易使基礎較差的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這也不利于公共體育籃球課教學的發展。因此,高校要改革傳統的籃球課考核方式,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把一些隱性課程考核內容納入評價內容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對籃球運動的認知能力、自我鍛煉能力以及形成鍛煉的意識。
綜合而言,目前高校結合學生特點都開設籃球課程,學生學習興趣與態度也十分積極。但是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還略顯不足,存在需要優化的地方。
二、高校籃球課程設計優化策略
在前文論述中,對高校籃球課程安排與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論述。本節主要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籃球課程教學的優化策略,希望研究能夠促進籃球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突出理論教學,優化實踐教學
籃球理論教學與運動實踐可謂是籃球教學的兩個重要方面,但是面對理論教學重視不足,內容落后以及實踐教學枯燥的問題。在優化過程中力求教學的娛樂性、大眾性轉變,讓籃球教學更加符合時代特點。例如許多剛入校的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認知不完善,甚至較為膚淺,強調理論教學即需要從理論基礎入手,由淺入深強化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在籃球理論課教學中可借助豐富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來調節理論教學普遍呆板和單調的狀況,讓學生在新鮮刺激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籃球的樂趣,增加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或者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看著名的籃球比賽,教師從中貫穿性地講解,讓大一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有更為深刻的認知,還能讓自身的籃球理論知識更為鞏固。在實踐教學優化中,主要是采用實用性、趣味性模式對傳球、接球、帶球過人、定點投籃以及搶籃板等技術進行練習,將枯燥的技術練習趣味化,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將籃球技術實踐與籃球理論融合在一起,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形式。
(二)籃球課程課時安排的優化
籃球課程是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主要途徑,面對課時安排少等問題,在高校籃球教學中課程數量應該至少安排3個學期,全面增加課時數量。但是課上時間畢竟有限,所以也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籃球的訓練或鍛煉,期望他們從中感知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從而以自覺的態度完成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完整地實現籃球教學的課內課外整合、互補以及促進,推動高校籃球教學的不斷發展。
其次在高校籃球教學內容優化過程中,需要籃球體育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并將之作為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例如在高校籃球教學中首先集合師生鍛煉需求,在教學中選擇更加符合青少年運動與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激發學生籃球訓練興趣。日常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上將籃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游戲化轉變,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同時,進一步完善現行籃球體育課中的新型籃球教材和教學指導綱要,以及時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三)籃球教學評價的優化
日常籃球教學中可以發現,許多高校在籃球教學評價方面并沒有形成體系,認真缺少考核與評價體系。針對此籃球教學中要積極利用評價結果引導學生籃球技術的發展。例如教師要從籃球投籃技術、對抗技術以及籃球理論知識等多個方面設計考核內容;鼓勵學生去自己練習,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另外在結果應用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己在籃球運動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引導后續學習與努力方向。
因此在后續高校籃球教學中也必須對考試與評價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更完善的評價標準與指標。例如在實際評價過程中可以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方式,客觀、真實的反映學生籃球技術、身體素質與思想品德發展情況。在評價中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評價中體現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同時將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二者相結合。在評價中,也可釆取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主體和形式相結合進行。
三、結論
籃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承擔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鍛煉意識以及推動全國籃球運動不斷進步等責任,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面對日常教學中的種種不足,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方法,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導向優化教學方法,實現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的雙提升。
參考文獻:
[1]高瞻,劉曉華.我國籃球教學理論的發展與特征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03):61-63.
[2]于振峰,吳曉麗.普通高校籃球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23(04):323-327+366.
[3]張才超.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反思與前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3(04):103-1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