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要:近年來,皖北地區的籃球運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參加籃球運動的人數和籃球比賽的規模、場次都有了明顯的增加。而在高校、縣市級籃球比賽中,學生裁判員在執裁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能力不足,造成比賽開展無序等問題,這反映了高校在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方面存在的短板。為尋求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的科學策略,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皖北地區的6所院校的16名學生裁判員進行了相應的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現狀提出了相應的促進高校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的對策,以促進高校學生裁判員培養的能力和效果。
關鍵詞:皖北地區;高校;籃球協會;學生籃球裁判員;現狀與對策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終身體育等理念的逐步深入,皖北地區的籃球運動發展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局面。作為籃球運動大省,安徽省在中國籃協等籃球運動組織的支持下,承接了不同規格的比賽,有效地帶動了地區籃球運動的發展。然而,籃球比賽活動的開展也暴露了我省在籃球裁判員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為了解皖北地區作為安徽省籃球運動發展重要基地在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方面的現狀及優化策略,本文對6所院校的學生裁判員培養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先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皖北地區6所本科及大專院校為例,對其在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方面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高校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的相關理論與實踐,豐富研究思路及內容;(2)問卷調查法:制定《皖北高校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現狀調查表》,向6所院校的17名學生籃球裁判員發放調查問卷,最終回收問卷17份,有效問卷16份,通過對這些問卷結果進行分析,獲得皖北高校學生籃球裁判員培訓的現狀;(3)專家調查法:對6所院校的7名學生裁判員培養教師進行一對一訪談,了解其對提高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效果的對策的看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皖北高校學生裁判員性別、身高、年級分布
表1是此次調查的學生裁判員的性別、身高及年級分布信息。通過該表可以看出,在性別方面,男性學生裁判員明顯多于女性,學生裁判員性別結構方面存在失衡的情況,這不利于女子籃球運動的發展;在身高方面,170cm以下和171-180cm的學生裁判員占主體,這說明裁判員在身高方面趨于大眾化,這有利于籃球運動在高校學生中的科學開展;在年級方面,學生裁判員的年級主要集中在二、三年級,而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適應了高校的籃球運動環境,并且學業壓力也相對適中,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裁判員訓練和學習;在級別方面,學生裁判員的裁判等級主要集中在三級。
(二)皖北高校學生裁判隊伍培養現狀
在被調查的16名學生裁判員中,參加過最高級別為校級的裁判員數量最多,占50%,其次為縣級的,占31.25%,參加過省級、國家級的為0,說明學生參加的裁判員培訓以校級為主,在縣級以上的培訓參與方面不太好;在參加過培訓的總次數方面,以4次居多,占31.25%,其次為3次,這說明多數被調查的學生裁判員接受過3~4次的裁判員培訓,參與培訓的次數也偏少。
通過表2可以看出,被調查的16名學生裁判員中,執裁過的比賽中最高級別為校級的最多,占43.75%,這說明學生裁判員的執裁級別主要以校級籃球比賽為主,在校級以上的執裁經歷方面比較欠缺。同時,在執裁的總場數方面,以6場至10場,11場至15場的人數居多,這說明學生籃球裁判員雖然有較為豐富的執裁經歷,但在場數方面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需要增加執裁的場數訓練。
通過表3可以看出,經過培訓以后,學生裁判員中能夠熟練掌握或者精通掌握的人數明顯偏少,而大部分是處于較熟練掌握和基本掌握的層級,這說明高校在學生裁判員籃球規則和裁判法等方面的培訓效果欠佳,需要深化培訓。
三、建議
通過上述現狀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皖北地區高校能夠開展相應的學生裁判員培訓活動,以提高學生裁判員對籃球規則和裁判法的掌握效果,但在培訓活動開展方向和開展效果方面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基于此,筆者認為高校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學生裁判員培訓的方式和效果。
(一)完善裁判員注冊機制,分等級建立裁判員儲備庫
通過訪談得出,目前皖北地區的裁判員注冊管理機制還不完善。而訪談對象提出的建議是,各縣市區的籃球協會要充分履行好自身的裁判員管理職責,對已審批的等級裁判員進行及時的注冊,詳細登記裁判員信息,按照裁判員等級,自上而下的建立裁判員數據庫。同時,籃球協會要深入高校等裁判員人才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進行裁判員人才挖掘,摸清本地區裁判員基本信息,為裁判員培養提供詳細的信息支持。
(二)構建高校與地方協會相結合的裁判員雙重培養機制
高校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但不具備等級裁判員的審批資質;地方協會具有等級裁判員的審批資質,但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為適應籃球運動及賽事開展的需要,皖北高校要加強與地方籃球協會的合作,共同構建裁判員雙重培養機制,將高校與協會的裁判員培訓優勢進行整合,提高裁判員培養的方式和效果。
(三)開展多地市聯合培養工作,相互促進
鑒于地區之間存在的學生裁判員培養資源和效果不均衡的現實情況,要開展跨縣市的學生籃球裁判員聯合培養工作,通過優勢資源的互補來改善學生裁判員培養能力和效果欠佳地區學生裁判員培養的情況,促進整個皖北地區籃球運動的均衡化發展。
(四)定期組織培訓,構建統一的培訓標準
在學生裁判員培養過程中,皖北地區的高校和籃球協會要就學生裁判員培訓方式、培訓周期、培訓內容等進行統一性的協商確定,使分散、零碎的學生裁判員培養活動能夠統一起來,形成更大的合力。同時,為彌補培訓教師資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高校和協會要成立統一性的學生裁判員培訓小組,對資源進行協商分配,以促進整個皖北地區學生裁判員培養資源的均衡。
(五)提高裁判員待遇,力求雙贏
此次問卷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裁判員從事籃球裁判工作的動機在于獲得經濟利益或者提高名譽、爭取晉級,而這直接反映了獲得感在學生籃球裁判工作參與中的影響力。因此,高校和協會要根據學生裁判員培養的實際清,適時提高裁判員的待遇,使裁判員能夠從裁判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從而強化其從事裁判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六)校協合作,創造良好的培養環境
通過現狀調查發現,部分學生裁判員沒有參加過執裁活動或者參加的執裁次數和等級偏低,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對裁判員工作的認識和認同。高校和籃球協會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執裁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執裁實踐中收獲更多的裁判知識、經驗和能力,適應更高級別執裁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任海波.體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08):179–180.
[2]王成君.黑龍江省籃球裁判員現狀——以黑龍江省第十七屆學生運動會為例[J].科技資訊,2020,18(02):247–248.
[3]張濟生,郭燕.淺析籃球裁判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190.
[4]岳曉丹,張陽.談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學生的籃球裁判員能力培養——以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9(46):75–76.
[5]趙明霞,李婷文,張建華,張健.體育專業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之審思[J].軍事體育學報,2019,38(03):34–37.
[6]謝代欣.學生籃球裁判員的選拔與培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0):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