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道坤
摘要:帆船運動是體育競技項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個強勢運動項目,想要在世界各大帆船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保持競爭優勢,需要重視對帆船運動員人才的培養,借此提高帆船運動的總體水平,實現運動項目的健康發展。本文從帆船運動員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出發,結合當前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人才培養方式,希望能夠為帆船事業的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培養方式
帆船運動是一項娛樂性和刺激性兼具的海上運動項目,1896年被納入奧運會項目中,一直是歐美國家的強勢項目。現代帆船運動于20世紀70年代進入我國,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帆船運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運動員。但是目前我國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也存在不少問題,導致運動員技能單一,無法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以至于真正達到世界水準的運動員數量稀少。如何對帆船運動員人才進行有效培養,是相關體育機構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帆船運動員所需要具備的技能
帆船運動是由運動員駕駛帆船,在規定的場地范圍內,依靠風力進行競速的運動項目。運動員不僅需要在體力和腦力方面與其他運動員競技,還需要應對風浪、環境等自然因素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想要取得優秀的成績,必須具備以下能力:
(一)基本競技能力
一是技術能力,包括帆船操作的基本技術,以對于風力變化的適應能力等;二是智力能力,帆船運動涉及很多學科的知識,如航海、地理、氣象、水文等,在運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難以避免的因素,需要運動員具備較高的智力水平[1],這樣才能盡量將不可控因素轉化為可控因素;三是戰術能力,能夠幫助運動員選擇最為合理的航線,或者在規則允許范圍內來壓制對手;四是心理調節能力,指運動員必須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穩定的參賽情緒以及良好的競技精神;五是體能儲備,帆船運動對于運動員的體能有著極高的要求,運動員不僅需要具備能夠支撐整個賽程的基礎體能,還需要具備比賽中所需的專項體能儲備能力,如爆發力、耐力等。
(二)特殊參賽能力
一是應變能力。運動員需要具備適應天氣、水流以及潮汐的變化,調整航程,就對手的干擾做出合理應對的能力;二是器材調整能力。帆船器材會對成績產生巨大影響,運動員必須具備器材故障隱患排查能力,并能將器材調整到最佳狀態;三是規則運用能力。帆船項目有現場判罰的存在[2],比賽中產生的規則糾紛需要借助仲裁審理解決,這就要求運動員具備規則運用能力,幫助其取得有利的審理結果;四是氣候適應能力。帆船比賽的地點并不固定,不同區域的海上氣候環境有所不同,運動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氣候適應能力。
二、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選拔問題
一是對于運動員選材的不重視。現階段,部分體育管理部門對于帆船運動員選材工作不重視,如政策保障不到位,以至于人員匹配度差、資金欠缺以及物資流動緩慢等,都會對教練員的選材理論培訓以及選材指標設置等產生負面影響;二是缺乏有效的評估標準[3]。當前我國帆船運動員采用的三種選材途徑:OP級帆船選拔、傳統三級訓練網選拔、二級集訓隊選拔。在選材范圍上相對狹窄,尤其是OP級帆船選拔,其基層選材范圍嚴重限制了選材的效果;加上缺乏順暢的選拔路徑,沒有能夠真正實現規模化發展,也沒有能夠將OP級帆船選拔作為成人帆船運動的后備力量;僅僅關注運動員的短期成績,沒有嚴格依照相應的選材標準來選拔運動員,對部分運動員的長遠發展形成了限制,單一的選材方法也沒有能夠結合多種方式來實現有效評估,嚴重影響了選材的效果[4]。
(二)培養問題
一是培養理念落后,缺乏先進的管理方法。當前,相關部門對于帆船運動員的培養理念依然停留在管物階段,沒有重視人本管理,導致運動員缺乏自主性,處于被動訓練的狀態;二是缺乏競賽與文化教育培養。我國帆船運動競賽體系淡薄,沒有能夠形成完善的競賽體系,運動員參與正式比賽的機會較少,而且多是國內賽事,整體水平不高,欠缺對外參賽和交流的機會。另外,帆船運動員存在文化基礎薄弱的問題,對其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了制約;三是教練員綜合素質不夠。當前我國帆船運動員的訓練、文化教育以及競賽等都是由教練員負責,對教練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如果教練員本身的管理能力不足,必然會影響訓練的效果。
(三)激勵問題
一是缺乏對于激勵理論的研究。現階段,我國對于帆船運動員的激勵多停留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層面,而帆船運動項目發展水平較低,激勵程度相比其他項目也略顯不足。各省對于帆船運動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政策保障能力也有不同,激勵措施無法滿足運動員的需求,導致激勵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帆船運動員激勵工作中,沒有能夠針對項目的特點和發展情況開展研究,運動員的退役保障也缺乏相應的政策護航;二是激勵手段單一[5]。當前,帆船運動員的激勵手段一般是以物質激勵為主,配合簡單的精神激勵;難以有效滿足運動員的個性化需求,導致激勵的效果與激勵目標相差甚遠。同時,沒有將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社會保障體制納入到激勵手段中,缺乏長效激勵機制。
三、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
(一)優化選材途徑
想要保證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的效果,首先要做的是獲取合適的人才資源。結合帆船運動的特點,可以將OP級帆船選拔作為運動員選材的主要途徑,構建起完善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科學選材。可以利用高水平的后備人才基地作為依托,培養兒童對于帆船運動的興趣,適當擴大選材范圍,然后做好逐級篩選工作,選擇種子選手進入成人帆船隊伍中,通過多級篩選的方式,具備扎實基礎的人才更容易成長為優秀的帆船運動員。在疏通選材渠道的過程中,應該保證選材方式的科學化,其不僅指必須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更強調方式科學,做到立足長遠,將OP級帆船訓練作為人才培養的基礎,選擇具備一定成長潛力,身材和體能符合帆船項目的運動員,但是也不能將成績作為唯一定論,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選出優秀的種子選手[6]。在選材過程中,結合教練員的經驗,對各種選材方法進行綜合,結合科學選材和經驗選材,將比賽成績和現場表現作為考量指標的一部分,綜合實際情況做好選材工作,保證選材的效果。
(二)完善培養體系
在對帆船運動員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強調以人為本,這也是運動員成材的基本需求,能夠將運動員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使得其不斷實現自我突破提升。以人為本理念能夠為帆船運動員的培養提供可靠的環境支撐,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針對當前帆船運動員培養在文化教育和競賽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OP帆船培養環節,必須切實做好基礎教育工作,不能一味強調成績而忽視文化課教育,引導運動員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確保其能夠認識到文化知識在帆船運動中的作用,激發其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教練員應該結合實際培養情況,制定出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將文化教育穿插到訓練中;二是在競賽方面,應該明確參加國際大賽所能夠產生的多重效益,通過以賽代訓的方式,為優秀運動員提供出國比賽的機會,以此來促進其競賽能力的顯著提高[7]。例如,對于優秀運動員,在OP訓練階段,應該為其提供參與各項賽事的機會,如國內各級OP比賽、洲際錦標賽以及世界錦標賽等,使得其能夠更好的適應激烈的比賽氛圍,積累經驗,更好的進行自我提升。同時,應該為運動員配備優秀的教練員以及完善的科研、醫療設備,這些都能夠為運動員能力水平和比賽成績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重視長效激勵
1.激發運動員潛能。可以通過外接施加推動力或者吸引力的方式,將之轉化為運動員的動力,調動其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將運動員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促進訓練效率的提高;2.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推動帆船隊伍內部競爭氣氛的形成。以科學的激勵機制為支撐,可以對每一個運動員產生激勵作用,形成良性競爭環境,激發帆船運動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整個帆船事業能夠充滿生機與活力;3.保證激勵手段的靈活性。將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在一起,同時關注長效激勵,通過靈活運用激勵手段的方式,達到最佳的激勵效果;4.完善社會保障體制。關注保障政策所具備的激勵作用,推動帆船運動員保障政策的制定,對政策實施的過程進行監督,從醫療、教育、傷殘、推移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強調以人為本的同時,關注運動員的全面發展,構筑起長效激勵機制。以徐佳麗為例,其在成長過程中伴隨著持續性的激勵,首先,上海市相關政策規定,對于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前三名的運動員,給予優厚的物質激勵,各區體育局同樣有著獎勵的規定,并且獎金落實較好;其次,每年優秀運動員都能夠參加政府評優,得到精神方面的鼓勵;然后,上海市將退役保障作為一項激勵手段,規定了運動員依照不同資格要求,在退役時享受不同層次的保障政策,成績越好,退役出路也越好。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帆船運動中,對于運動員的體能和智能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而我國帆船項目的開展時間相對較短,在帆船運動員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重視起來,做好帆船運動員的選材、培養和激勵工作,構建起完善的運動員培養體系,以此來推動我國帆船運動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森澤.帆船的運動模式及起航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237,240.
[2]韓海燕,王勇森.停課不停學 做帆船運動“小超人”[J].走向世界,2020(11):64–65.
[3]左臣偉.我國青少年帆船運動推廣價值研究[J].運動精品,2019,38(07):94–96.
[4]左臣偉.廈門青少年業余帆船運動發展現狀研究[J].運動精品,2019,38(06):81–82.
[5]吳武棠.帆船比賽運動取勝的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6):237,241.
[6]鄒俊哲,章祥鋒,蘇里,常曉峰.帆船運動員運動成績與個性特征等因素的相關性[J].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55(01):72–75.
[7]吳漢權.帆船運動的現狀與發展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