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小學美術作為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教學過程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美術素養,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相關學習,本文主要討論了情景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途徑。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引言
隨著小學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選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進行美術教學,在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審美,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一、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對于枯燥的重復訓練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來開展美術教學,讓故事情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順利的促使學生將思維與實際聯系在一起,比如,針對《格列佛游記》的故事可以運用于造型表現的課程當中,教師借助相關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嘗試進行繪畫,在基礎的繪畫完成后,教師可以結合網絡中的素材進行相關的展示,讓學生在完成實現初步的教學目標后,可以根絕教師的展示不斷完成自己的繪畫,最終形成夢幻場景的再次營造,教師也可以利用小組教學等方式,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討論,并且嘗試將討論的結果通過繪畫來進行展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僅如此,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可以更有針對性,有效的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單一的利用板書來機械化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師生之間沒有互動,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情景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所變現出來的繪畫結果并不相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美術的相關知識,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二、利用情境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創新
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美術活動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現階段小學教學仍舊以大班制模式為主,但是,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分組進行多種多樣的美術活動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不同的繪畫指導,讓學生用美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將一些更有新意的美術活動引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比如,教師,可以進行學生作品展覽或者組織學生觀看美術展覽等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不僅如此,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教育不僅僅是一項高雅的藝術活動,同時可以更加有效的促使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繪畫比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和水平,或者,教師可以在日常的繪畫練習中融入一定的創新,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繪畫對象的細節,憑借自身的想象力去描繪心目中的樣子,讓學生多思考,逐步形成符合自身條件的創新意識。
三、利用情境教學,創建課堂和諧環境
小學美術的多元化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結合教學目標有效進行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教師在情境的構建過程中要盡量選擇與學生生活有所關聯的情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構建生活情境來和諧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相關主題的繪畫后,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去戶外進行寫生,讓學生在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后,再回歸繪畫的創作,進一步通過自己的想象去描繪美麗的景色。不僅如此,情境教學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讓課堂環境更加和諧,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為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此以外,教師在情境教學當中要注意情境的真實性,確保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美術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些實物的演示,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讓學了解到相同物體的不同擺放和改變對美術繪畫構成的影響等,同時,教師在課后要積極開展教學評價,改善傳統教學中,師生互動較少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的對自己的作品和課堂教學提出質疑,確保學生美術素養方面的有效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學會畫畫,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和創新能力,隨著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利用,美術課堂教學在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感知美,認識美,最終達到了提高自身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萌萌.以生為本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04):159-160.
[2]張睿.探究小學美術教學加強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3]宋歡.淺談小學美術課有效情境創設——以《剪剪撕撕貼貼畫畫》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06):148-149.
孫鴻飛?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