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作為數學知識的啟蒙教育階段,需要讓學生真實、全面的認識數學,并學會應用數學,這要求教師必須對現有的教育模式予以創新,以生活為基礎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由此展開。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不斷發展
一、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價值
(1)激發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生活化教育模式的設計與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這對于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從小學生的心智發育角度來看,興趣是他們主要的學習動力,生活化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讓他們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角度去進行數學知識探究,這符合他們的基礎認知需求。另外,以生活為基礎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會包含各種游戲形式,這也可以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在游戲中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2)降低知識難度。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能夠實現對知識難度的有效降低,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他們的知識學習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很多時候他們的思維水平無法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但當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后,數學知識能夠借助生活以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方式予以呈現,這可以讓原本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由此得以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也因此實現提升。
(3)培養應用能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生活化設計,是回歸數學本質,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舉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生活中數學知識的各種狀態,并讓他們通過課堂學習獲得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這讓數學成為了學生的一種技能,在提升他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為他們的數學素養構建帶來了支持。
二、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1)生活化教學在課堂導入中的應用。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初始環節,其需要教師通過具有針對性的設計來完成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獲得興趣的激發或產生質疑,由此實現對他們的思維引導和學習動力調動。
生活化教學作為以生活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其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現象來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滲透性引導,這可以讓學生從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認識數學,并在生活現象的引導下對其產生探究動力,因此將其應用到課堂導入環節中很有必要。
(2)生活化教學在課堂探究中的應用。課堂探究環節是指在經過課堂導入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研究的學習過程中,其也是整個數學課堂中最關鍵的教育環節。
生活化教育模式作為以生活為形式的教育方法,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現象來實現對數學知識的表達,讓學生以他們所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完成認知,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進行《圖形的運動》一課教學時,由于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有限,所以他們在理解旋轉、平移等知識點時會存在一定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為他們展示出了風車、拼圖等生活中他們常見的玩具,讓他們能夠從具象角度去完成知識理解。其中在進行風車舉例時,我讓學生進行觀察風車在遇到風時的運動狀態,并借助信息技術對他們予以講解,讓他們明白風車的運動方式就是旋轉。在進行拼圖舉例時,我則為他們準備了框內移動拼圖,讓他們通過來回移動框內圖案的方式完成拼圖游戲,并由此感受到拼圖的這種移動就是平移。
(3)生活化教學在課堂訓練中的應用。課堂訓練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為他們設計的課堂測試環節,其不僅可以考察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還能夠直接實現教師教學行為的反饋,幫助教師完成接下來教學策略的調整,因此做好課堂訓練設計至關重要。
生活化教育模式作為以生活為內容的教育模式,其可以在課堂訓練環節中通過對生活內容的展示,讓學生獲得訓練興趣的調動,促使他們更為主動的去進行課堂訓練,由此來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訓練時,由我扮演文具店售貨員,學生們要拿著自己手中的教具人民幣,到文具店中挑選和購買他們喜歡的文具,由此做到借助現實生活情境來完成對學生的課堂訓練,讓他們可以在訓練當中感受到樂趣,并獲得生活技能的培養。
(4)生活化教學在課后實踐中的應用。課后實踐訓練是基于課后作業形式所轉變的教學形式,其通過實踐的方式來考察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并讓他們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對于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完成《百分數》的教學后,我就為學生布置了“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這一課后實踐訓練任務,讓他們進入到生活中去進行百分數的尋找,通過分析來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關鍵作用,由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百分數知識的理解,并學會如何在生活中應用百分數。
總而言之,做好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不僅可以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還能夠為學生的數學素養構建帶來助力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負責人,其必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將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當中,讓他們以自己擅長和熟悉的方式去對數學知識予以探究,為學生的數學基礎素養構建打下基礎,也為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發展帶來助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肖琳.數學故事的教育價值及其教學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段俊霞,劉義兵.課程統整故事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09(3):59-61.
江云?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史家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