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說明作者如何將營銷推廣基本理論與中職生個人綜合素養的培養、自我定位、就業、自我推銷及愛情觀等問題聯系起來,教書育人,一舉兩得。對于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營銷推廣 思政教育 中職生職業素養教育
大家可能有疑問,營銷推廣怎么能和思政教育聯系在一起?我是這樣認為:教書育人是我們每位老師的天職,我們不僅要傳道解感,更要育人;育人的最好方式應是在課堂中滲透,而不是僅靠班主任、學工處(團委)專門抽出時間簡單地說教。那么,除了思政教育這個主陣地之外,其他所有課程都應該是一個渠道。每位老師都應將學生的思政教育貫穿于自己的課堂中去。
今年,我承擔了形象設計專業四個班級的營銷推廣課程,該課程作為形象設計專業基礎課,主要講授營銷推廣發展、市場調研與預測、市場分析、營銷推廣組合策略等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我立足通過對課程資源的挖掘,適時加入相關信息,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下面,就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思政教育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本課程的第一次堂課上,我會將營銷活動與個人的活動,尤其是我們中職生的一些活動聯系起來,以此來告訴學生,營銷不僅是企業、醫院、學校等組織的事情,我們每個人、每天所做的許多事情都與營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父母與孩子之間,父母會通過說服、誘導、教育、激勵等方式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銷售給自己的孩子。反過來,孩子也會作為一個堅持不懈的銷售者來說服自己的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同事之間同樣如此,我們要向對方推薦一部好書、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個好項目,我們要讓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我們在銷售自己,那么,你的銷售技巧運用得好,你對孩子的教育就能夠順利開展,你的友情、親情、愛情關系就保持的 比較好,你的事業也就一路坦途。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好這門課。
其次,在講營銷推廣環境這節課時,我首先會告訴學生什么是營銷推廣環境,并向學生說明: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就在于企業能否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營銷推廣環境。適者生存既是自然界演化的法則,也是企業營銷活動的法則,同時也是我們將來所面對的市場的法則。你為什么讀書?有些同學為什么讀完中職還要考大學?你為什么不選擇去就業而繼續升學,但你卻要放下它們,來這里專心學習。因為,我們知道,社會是客觀的,它不會讓你各取所需。我們必須尊重社會需求,好讓自己在這個市場中扮演一個合適的角色,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再次,產品策略與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產品即能滿足顧客需要的任何東西。學生作為教育這個產業的產品,其合格與否就要看其是否能滿足需要。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問學生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并告訴他們,我們要做一個別人需要的人。在盤點自己的人際關系時,我們應冷靜地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用嗎?你無法被人利用,就說明你不具有價值,你越有用,你就容易建立廣泛的人脈關系。
另外,產品策略強調產品質量,認為產品質量是所有關系產品形象的眾多項目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它還強調產品創新、產品特色。尤其是現在非常成熟的產品市場中,我們看到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有形產品的競爭,更多的是無形的服務、品牌、產品創意等方面的競爭。那么,同為產品的學生要將自己打造為市場滿意的、高質量的產品,你不一定要有好看的身材、漂亮的容顏,但你應具有誠實可靠、踏實肯干、好勝而謙虛、執著而寬容、能競爭善合作以及樂觀開朗的性格等資質。除此以外,我們還要進行自我創新,努力塑造一個有別于他人的自己。
第四,價格策略與自我定位。企業定價是為了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就要求企業既要考慮成本的補償,又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具有了買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征。受此啟發,我們學生要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對自身的價值進行適當的定位,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實力,通過對自己所學專業、工作能力、愛好特長、優勢劣勢做完整的分析,培養自己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思想。
最后,營銷與中職生的愛情觀。在不少人的眼中,銷售是一種平常甚至有點俗氣的行為,而愛情是一種神圣的情感,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銷售的關鍵并不是賣東西,而是為顧客提供價值以滿足他們的需要,那么,銷售與情感的關聯就不言自明了。
俗話說:一個人做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把這句話套用到愛情上,好像也很有道理:兩個人有一個蜜月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甜甜蜜蜜。把這句話套用到銷售活動中,似乎一樣能夠成立:讓顧客買一次你的產品并不難,難的是讓顧客一輩子都買你的產品。
參考文獻:[1] 楊麗佳?營銷推廣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俞國良?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賀尊?教育信號的經濟分析?人民出版社2012
湖北省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劉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