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康
【摘 ? ?要】語文是伴隨學生一生的重要學科,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實用性知識,對學生來說,語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學生對語文的正式認知是建立在小學階段,所以,這就對小學語文的課堂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師能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質量 ?高效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20
語文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教師能充分切合課堂的實際進程,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我們的課堂效率將會大幅度地提升,也會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和新鮮感,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下面,我就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方法提出如下幾點討論:
一、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小學時期,學生對很多事物都有著相應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的思維,充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那么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并非易事,如果方法使用不當,一味地去給學生進行思想的灌輸,很容易讓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產生相應的抵觸情緒,從而導致產生相反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需要極力避免的。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方式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去貼近學生的思想。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充分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來制作語文的課件,讓語文課件更加生動活潑,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從內心產生對于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達到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效果。
二、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是苦于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沒有下手之處,也就無從突破。通過教學,我們可以發現,聽說讀寫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要素,如果我們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對聽說讀寫的思維進行運用,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聽,教師先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講,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教師講授的再好也是無用功,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向學生科普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并且可以隨機進行提問,來檢驗學生的聽課效率。其次,說和讀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語文是生活中用來交流的語言,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去運用語文,通過說、讀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培養語文的實際語感。初學語文的學生可能覺得一些語文的詞組、讀音都不太容易記憶,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點,在課堂上設置早讀的環節,在利于記憶的清晨,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大聲的朗讀,通過朗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催化學生的記憶效率,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對學習的內容做到不斷的復習,同時,也可以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對學生的寫作、交流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最后,也就是寫的部分,寫字也是學習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用到的基本技能,如果學生的寫字能力不夠扎實,很容易導致學生提筆就寫出很多錯別字,所以,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加以側重的一個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現場的字帖臨摹來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利用學生的模仿能力以及對于字帖這種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來幫助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升,通過對漢字的不斷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寫字的正確率以及美觀程度,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都將奠定下很好的學習基礎。
三、充分梳理課堂思路,提升課堂的實際效率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最為困難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思路,小學生的學習思路往往是相對匱乏的,所以很容易導致他們對課堂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如果沒有清晰的學習思路,也很容易出現對知識點的遺漏和缺失,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進行課堂思路的梳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學生學習思維的構建,并且提升語文課堂的實際效率。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充分運用導學案的形式,將整體的課堂思路更加完整的傳達給學生,在導學案上建立一個整體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整體的內容有一個總體認識,然后可以后續補充上需要拓展的詳細內容,方便學生進行一一對應,這種學習方式一方面能夠輔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整體思維,另一方面也能夠抓住語文學習中一些容易遺漏的小細節,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的補充和整理,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建立起相應的語文學習思維,方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想起一個知識點后可以聯想起與之相關的語文學習內容,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進行整體的復習,這種思維方式的建立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加強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
課堂上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我們之前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卻是被動接受的一方,隨著我們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我們能夠發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語文課堂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缺乏互動的課堂是不完整的,這種課堂是教師一個人的自導自演,我們接受不到學生的實際反饋,也就無法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的真實感受,很容易造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思維脫節,導致課堂效率的低下。而如果我們加強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也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來,我們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接收學生的實時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針對我們的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課堂的授課模式,創造一個動態的語文課堂。加強師生互動的方式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通過課堂問答的方式,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原本的陳述語氣適當地改變為疑問句,以對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來尋求學生的實際反饋,如果學生的反饋程度不強烈的話,教師可以適當的再對之前的知識點進行相應的復習鞏固,然后再次測試學生的接受程度。通過這種有來有往的授課模式,教師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感受,以學生的學習進度為標尺,從而更好的度量語文課堂的實際成果。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數不勝數,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積極地去實驗適合學生的授課模式,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真正潛力,提升語文課堂的實際授課效率,打造一個真正高質量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何人建.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6(45).
[2]董春芃.小學語文課堂應當加強師生互動[J].新課程(小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