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林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美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美術課程自然也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學科。《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特別指出,“初中美術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美術,強化美術技能的同時,能夠準確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情境教學法有效融合了“情”與“境”兩種意向,有利于從審美體驗出發,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知。因此,本文重點引入情境教學法,分析如何優化初中美術教學過程。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初中美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43
新課標教學改革背景下,提倡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這就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積極引進現代化教學思路,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在初中階段,美術作為一門副科,并沒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充分重視,滿堂灌、教學方法單一等弊端仍然存在,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還阻礙了美育發展。面對此種現狀,情境教學法成為美術改革的焦點,通過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真實的自主探究平臺,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形成獨特的見解與感受,還可以展現美術的視覺藝術特點,提高美術課堂的可操作性。
一、情境教學法在美術課堂應用中要體現的特點
(一)互動性
情境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最忌諱的是一味地追求情境創設,教師甚至按照單方面的想法進行設計,忽略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接受能力,不注重對學生課堂參與意識的培養。有效的情境教學法要能夠體現互動性,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利用互動實踐誘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進而與美術知識產生共鳴,打造生動化課堂。
(二)真實性
情境教學法中所創設的情境要具有真實性,不可為了過分渲染情境氛圍添加夸張的內容,需要根據美術教學需要而設計。一方面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合,將美術知識融合到情境中,強化學生感性理解。另一方面要與學生認知水平相結合,不可為了追求美術高雅,增加學生理解難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實踐性
藝術只有在創造中才能實現升華,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離不開學生創新性設計。因此,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確保具有啟發、引導作用,重視學生情感和藝術熏陶發展,關注學生周圍世界,從學生實際角度出發,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學會對社會生活反思,能夠從美學視角對待生活、創造生活。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措施分析
(一)以問題形式為導入,激發美術興趣
問題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思維發展的誘因,更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動力。學生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的過程,它的存在不僅可以引起認知沖突,還能夠激發求知欲。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創設問題情境,用問題導入情境,喚醒學生探究激情。以湘教版八年級上冊《梅竹言志》一課教學為例,初中生對梅花、翠竹已經不再陌生,并能夠大致了解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寓意,在教學實踐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如何通過墨色的變化、線條的組織畫出梅花、翠竹所象征的寓意和美感?”經過初一和《筆墨千秋》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該問題有了一定認知水平,此時學生心血來潮,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會立刻進入梅花、翠竹的繪制思路,從“主干”、“穿插”、“旁枝”等元素跟著教師的思路展開分析與實踐,思路瞬時間被打開,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優化情境創設,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在情境中,認知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認知的提升可以幫助學生對新知識有更好的理解,自然地將學習轉化為鞏固。就當下教學形勢而言,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是提升學生認知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途徑需求創設針對性情境,通過語言的引導幫助學生整理、歸納思路。首先,創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讓學生親身感受,獨立探究。以《筆墨千秋》一課教學為例,該課時注重筆墨畫的欣賞和意境的感受,課堂中,改變傳統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指明自主探究的方向,如可以從視覺感受欣賞工筆畫與寫意畫的不同,思考“以大觀小,小中見大”觀察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對工筆畫和寫意畫做出更深刻的認識。其次,創設可以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的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強化合作意識。以《寄情山水》一課教學為例,課前進行分組活動,一組搜集各種山水畫,一組搜集文人對山水歌頌的詩句或語句,一組搜集山水花欣賞的要素和創作的表現形式。為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任務,然后進行合作探究,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三)設置情境運用,實施美術實踐
為了培養學生藝術創造力,教師要注重在特定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盡情施展才能,自主創作。以《公益招貼設計》一課教學為例,戰爭、暴力、災難等字眼所指示的事件貫穿人類歷史,但依然不會泯滅人們對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藝術家也正是用自己獨特的情懷關注著世界,創作出了和平、環保、關愛生命等主題作品,通過視覺感官,表達出自己的愿望。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可以以社會公益性問題為題材,通過文字、圖形、色彩等要素,傳達某種觀念,呼吁人們關注公眾問題。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屬于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還能夠最大化地展現美術視覺藝術的魅力。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重點突出互動性、真實性和實踐性,以問題形式為導入,激發學生美術興趣;優化情境創設,提高學生認知水平;設置情境運用,引導學生實施美術實踐,從而打造生動化、高效化的美術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盛曠.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162.
[2]張利云.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2):165.
[3]余晶晶.情境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芻探[J].成才之路,2018(29):94.
[4]趙淑桂.試論初中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法運用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