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智
【摘 ? ?要】就語文教學而言,重點是要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朗讀教學作為語文課堂的一部分,對學生發(fā)展起著重大作用,包括學生的朗讀表達能力、情感共鳴情緒、思想高度。故而,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強化朗讀教學的質量,以求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95
就當前的語文教學而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是采用死記硬背的默讀方式,難以通過朗讀的形式去感知語文學習的趣味,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很少,教學效果很差。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力求從小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特性出發(fā),推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當然,教師要明確一點,即“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另外,要使朗讀教學取得有效進展,正確的朗讀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將以我的教學實際為例,給出幾點確切的教學方案,旨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教師要明確這一點,推動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一方面,興趣培養(yǎng)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學生從朗讀學習中探尋到樂趣,從而自發(fā)投入到朗讀學習中去。這就要求教師展開游戲課堂,適當?shù)囊岳首x內容為載體,組織學生進行“接龍”朗讀游戲等,營造融洽輕松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感知到朗讀學習的快樂,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自然能夠實現(xiàn)。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采取激勵教學,通過對學生的巨大鼓勵,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樹立學習信心,則朗讀教學的開展會更加順利。有了學習興趣為基礎,無論是在課堂參與度上面還是課后自主朗讀上面,效果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組織相關的朗讀比賽,增強學生的應用實踐
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扎實學生的朗讀技巧,長期性的朗讀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難以長期保持對朗讀學習的熱情,甚至很多學生在長期千篇一律的教學中逐步產生對朗讀學習的厭惡情緒,這是在語文教學中要盡量避免的。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朗讀競賽,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的平臺,有了這個過程,在強烈好勝心的推動下,學生能夠逐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朗讀學習上,力求提升自身的能力。另外,這個競賽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朗讀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學習其他學生優(yōu)秀的朗讀技巧,進而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逐步完善。換言之,這就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不過,教師要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思想觀念,確保學生從比賽中獲得知識,收獲友誼。當然,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適當?shù)奈镔|獎勵與精神鼓勵都是可行的。
三、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能力的提升重在大量的練習,基于這一點,教師要推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求學生在學習習慣的指引下,長期且規(guī)律性的展開朗讀練習,包括課堂上和課后的,唯有通過長期的積累,學生方能在朗讀學習中找到感覺,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提升。不過,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加上學生自制力差等特點,這個過程的推進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故而,強制性的外部約束是十分必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就要起到監(jiān)督人的作用,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方向,確保學生都是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的,避免出現(xiàn)部分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干其他與朗讀教學無關的事情。在課后學習中,則需要家長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對學生實行有效監(jiān)督。當然自主學習的過程,需要明確學生的學習內容,由此,學生才能夠有奮斗的方向,比如必要的課后復習和預習都是朗讀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畢竟,朗讀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對字詞完全熟悉的基礎上,這都是需要通過預習獲取的。
四、要求學生探尋最適宜自身的朗讀方法
正確的朗讀方法是推動學生高效學習的前提。比如,要確保學生熟練朗讀一篇文章,基本字詞的認識就很重要,學生需要提前查閱相關的書籍進行字詞的識讀,唯有如此,朗讀教學才能夠邁向下一個階段。學生完成熟練朗讀后,教師就要重點加強學生朗讀音節(jié)的教學,包括重讀、輕讀、停頓等,由此,學生才能夠從朗讀學習中強化語文語感,對其他教學內容的學習有所幫助,包括閱讀、寫作、邏輯應用等,這個過程需要教師注重靈活,教授方法,針對的是所有文章的朗讀。最后,一篇優(yōu)秀的朗讀文章,需要學生傾注真實的情感,由此,在朗讀過程中才能夠調動聽眾的情緒,讓他們更有代入感,由此,朗讀教學的目的才能夠得以實現(xiàn)。那如何來推動學生情感的傾注呢?其一,學生要熟練朗讀文章,從閱讀分析的角度進行理性分析,并運用相關的閱讀技巧,確保對閱讀文章的精準把握。其二,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要精力集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運用確切的情感來進行朗讀。
五、注重多媒體的應用,為學生的朗讀教學提供更專業(yè)的條件
朗讀教學如若只有教師的講解,課堂難免枯燥,且在朗讀的專業(yè)學習上有所缺失。針對這個方面,教師可以注重多媒體的融入,以視頻課程的方式向學生展現(xiàn)多樣的內容,在教學上也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自然,教學質量能夠得到穩(wěn)步提升。另外,多媒體展現(xiàn)是以視頻和圖片為主,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在這種教學條件下,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力發(fā)展更加全面。當然,學生也能夠從微課學習中感受其他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形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死板模式,為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六、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語感,推動朗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要想朗讀好一篇文章,情感,音節(jié),語感都是必不可少的?;谶@一點,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課外閱讀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在知識與感情的領悟上更加的深刻,思想高度也能夠得到提升,在朗讀的時候就能夠更加游刃有余。那如何來進行有效閱讀呢?首先,學生要通讀文章,對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次,學生要發(fā)散思維,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接觸,加強聯(lián)想,從而推動思想感情的領悟。當然,這個過程的展開需要學生多多觀察生活,由此才能夠在書本閱讀中有所共鳴。最后,課外學習也包括一系列的電視節(jié)目,如《朗讀者》等,從專業(yè)的層面上更加具象的感知朗讀,進而潛移默化地推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實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科特性,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推動朗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同時也推動學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栗書巧.淺談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策略[J].現(xiàn)代農村科技,No.524(4):68.
[2]孟耀昌.借助多媒體,促進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考試周刊(77):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