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摘 ? ?要】如今,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為了人們越來越重視的基礎性教育,小學音樂在新課改后也受到了相應重視,藝術類教育在小學教育中越來越吃香,為了提高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下文從現(xiàn)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等各個方面提出關于提高音樂質量教學的途徑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質量 ?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01
過去,小學音樂教育一直存在著教育缺陷,而到如今,人們對這種藝術類學科的接納度正在不斷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斷克服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弊端,采用適合于各個學生的教學方案,以促進學生小學音樂素養(yǎng)。
一、分析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所存在的優(yōu)勢和劣勢
(一)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所存在的優(yōu)勢
1.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強。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易接受陌生的事物,對于事物的求知欲望強,若教師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就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音樂技能。
2.可塑性更強。由于小學生對于音樂還沒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教師可以按照理想化狀態(tài)去全面全新的塑造小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音樂的包容性較強,從可塑造性上來看,小學生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更有可塑性。例如,處于學前教育的幼兒,由于年齡太小,對音樂方面的欣賞力度不夠,學習能力也處于弱勢方面,如果讓這個階段的幼兒去學習音樂,不僅聽不懂樂理知識,還不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但如果,教師選擇比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還要大一點的學生,也就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一類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點是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音樂欣賞水平,對音樂的欣賞標準已經(jīng)有了固定的欣賞模式,不利于教師重新塑造學生的音樂細胞。
3.學生家長重視性強。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當中,經(jīng)濟水平和思想教育也在不斷地提升,現(xiàn)在很多家長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藝術教育,有些家長還會給自己孩子報興趣培訓班,幫助學生培養(yǎng)藝術細胞,有些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可能已經(jīng)接觸了吉他、鋼琴、古箏、跳舞等音樂課程。家長對于孩子的藝術細胞的培養(yǎng)重視度也不斷地在提高,大多數(shù)家長堅持天才是從小培養(yǎng)的,對于學生學習小學音樂,家長也并不持有反對態(tài)度,能夠相對支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細胞,幫助學生全面,全能的發(fā)展自我。
(二)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時所存在的劣勢
1.年齡太小,自制力和行為約束力差。小學生在學習音樂方面也有其劣勢,由于年齡太小,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上都自制力差,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無法集中,課堂有效性也由此降低,尤其是面對比較抽象的課程時,很容易就開小差,走神。
2.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殘留,缺乏實踐操作。很多音樂教師在傳授音樂課程的時候,只傳授了音樂的樂理知識,而減少了讓小學生實踐和接觸音樂的機會,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教授音樂教程時,容易導致學生一頭霧水,對教學內(nèi)容半懂半不懂,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進而導致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下降。
3.課堂活躍度不高,學生學習過于被動。大多音樂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傾向于教師單方面的傳授,導致學生無法操作或者不知道如何實踐,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積極度不高,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過于被動。
二、改善學生學習存在的劣勢因素,提高音樂課堂質量的幾個教學途徑
(一)結合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造游戲情景,營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注意力
由于小學生自制力太差,行為約束能力太差,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求知欲望,堅持寓樂于教的教學原則,將課程游戲化,以此來降低課程的理解難度。學生對于游戲的學習方式排斥度不高,這樣教學方式下的音樂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興趣度,從而抓住了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注意力,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操作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一般偏差,此時教師切記不能急于求成,要更加的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可以讓學生用比手掌高度的方式進行音階學習,音階越高,手掌高度漸高,這樣不僅將抽象的音樂原理具體化,音樂教學的視覺化,學生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音樂律動的不同并加強學生對音符音階高度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在唱歌的曲調中較為正確的理解到音樂音程的起伏,這種教學方法又叫做手語教學高大宜教學法。將手語以輔助視聽的此類教學法對于教師來說還可以讓音樂教師清楚了解到每個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理解度和掌握度的高低,便于教師對學生及時提出修改和改善。
(三)提高課堂活躍度,讓學生學習由被動變主動
教師更加注重的是要如何提高課堂的活躍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活動中,將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由教師拉動學生被動學習變?yōu)閷W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中。由于大多數(shù)的音樂課程教學內(nèi)容都傾向于教師單方面的傳授,那么在此時音樂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應該適可而止。在教師單方面教學方式下,學生前期可能還保持著濃厚的音樂興趣,但是在后期,學生的這種學習興趣也大多會漸漸消失,因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興趣是短暫的,也就是大多數(shù)人的“一頭熱”和“打雞血”,正是由于這種興趣具有有限性,教師也盡量不要對學生有太大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做的是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的教學質量,當代小學音樂課堂對于學生的實踐參與重視度還存在缺陷,而每位學生都應該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實踐當中。音樂課程主要包括唱歌、彈奏、跳舞等實踐性課程,在原理知識教學完后,教師在教授唱歌課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小學生對于唱跳方面大多都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可以自主的參與到唱歌的過程中來。教師要多多增加彈奏這一課程的實踐,不僅要彈奏給學生聽,學生也可以加入到彈奏過程中來,由于學生對于樂器彈奏方面并不擅長,那么這種課程并不在于學習彈奏,而在于感悟,對于學生興趣的刺激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積極參與度也會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應該結合學生年齡階段的優(yōu)勢和缺點等各方面特點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幫助其改善自身的學習缺點,促進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和主動性學習,由此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荔燕.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54-55.
[2]滕桂海.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探究[J].華夏教師,2019(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