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
【摘 ? ?要】近些年來,新的教學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在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教學的效果,也更加看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從小學英語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這讓許多教師都感到很苦惱。基于此,本文分析的主體就是如何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效果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40
小學教育階段是給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很多基礎能力的培養都是從這一時期抓起的。尤其是想要培養好學生的語言能力,小學更是至關重要的一段教育期。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認識到了這一點,更加重視小學的英語教學。但是根據教學情況來看,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導致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以此為出發點,這篇文章要探討的就是:如何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性。
一、做到全面高質量備課,為開展教學做好準備
想要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備課工作必須做好!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很簡單:不打無準備之仗!學生是花朵,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培育花朵的園丁,教書育人的工作是重大的,是神圣的,馬虎不得,大意不得。做好備課工作不僅是保障教學效果有效性的手段,更是教師責任心的體現。
英語教學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因為英語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外來語言,想要學好英語學生不僅要記憶一定量的單詞,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還要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識背景等等,各方面缺一不可,否則教學就會受到影響。而想要做好這些方面的備課工作,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比如在準備給學生講一到十的英文單詞時,教師備課時就要考慮到學生記憶的問題:哪幾個數字的單詞學生容易記混,哪個單詞的書寫學生容易出錯,哪兩個單詞學生在朗讀時容易咬錯重音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備課工作一定要細致全面,才能夠提前搞定這些問題,讓教學變得更高效。
二、教師應不斷進行學習,提升自我能力
教師對于教學課堂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給學生講解英語知識時,哪些地方可以快速略過,哪些地方是需要展開進行細致講解的,哪些地方是重難點,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等等,這些都非常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越高對課堂的把控能力就會越好,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也就更突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在聽不同教師講解相同教學內容時,學習感受會出現很大差異的主要原因。很多教師在剛進入崗位時,教學水平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彼此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因為有的教師懂得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能力,而有的教師則安于現狀,沒有取得進步,在另一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退步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不斷地進行學習,致力于提升自我能力,為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進行努力,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三、高度重視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習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在這里,筆者仍然要強調它對于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性的重大影響。學習興趣對于各個階段學生的影響力度是不同的,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比較全面的能力,哪怕他們對某一個學科的知識不是很感興趣,但是他們能夠很好的認識到學習它的重要性,因此,這些學生還是會很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但是小學學生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都還比較弱,很多學習活動都是依靠自身的學習興趣完成的,倘若他們對某個學科的學習不感興趣,那么教學活動就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是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四、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激勵學生學習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頭驢很愛吃蘋果,農夫在拉著驢磨東西的時候,為了讓驢聽話,勤奮的工作,于是蒙上了驢的眼睛,在驢的前面吊了一個蘋果,讓驢認為自己只要一直拉著石磨走下去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蘋果。故事中的農夫聰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給了驢一個努力的目標,很好的激發起了驢的動力,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也是可以借鑒的。
給教學設定一定的教學目標,然后帶領學生通過學習按時的完成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清晰的前進方向,開展的教學活動能夠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以此來激勵學生學習是一個很不錯的教學方法。其實故事中農夫和驢的故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那就是按照這樣的設計,沒有意外的發生,驢一直都吃不到蘋果,時間一長,驢很可能會因為疲勞放棄蘋果。這其實也給教師提了一個醒,設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合理,不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最好是將短期和長期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要有可行性,要讓學生能夠獲得成就感,這樣更有利于發揮教學效果,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否則反而容易起到反作用。
五、綜合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
筆者一直認為教學是一項很講究巧思的活動,費體力的同時更費的是腦力。因為教學活動不是依靠單一的個體或者單一的方法能夠完成的,它是一種集體活動,而且需要借助各種各樣的方法才能夠保證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必須要綜合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是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性強而有力的手段。比如在想要通過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案例導入法、問題引入法等,必要時還可以將這些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運用,發揮彼此的優勢彌補不足,以此來做到優化英語教學課堂,保障教學效率。
六、增加學生討論時間
學習英語說到底就是在學習一門語言,因此,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必須要同步跟進。從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來看,英語教學在“讀寫”方面做的工作雖然比較到位,但是在“聽說”方面做的就很勉強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適度地增加學生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更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各種新奇想法相互碰撞,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會更深刻,思維也能得到更好的開拓,這對于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來說,可以實現質的改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影響教學效果有效性的問題有很多,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果有效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這些問題,然后抽絲剝繭,抓住問題的本質,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才能夠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省時也更省心。
參考文獻
[1]蔡菊蓮.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教學實效——小學英語單詞教學有效性思考[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16):34-35.
[2]蘇梅紅.目標引航課堂,課堂踐行目標——例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預設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教師)(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