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燕
【摘? ? 要】學生在初中階段處于物理的啟蒙階段,此階段學生如果對物理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那么對高中階段物理的學習是相當有利的。初中階段如何對學生進行啟蒙,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實施物理趣味性教學,所以探究初中物理的趣味性教學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筆者以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為研究課題,以期探索出初中物理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 趣味性?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33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然而又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少內容都涉及到物理知識,如電燈的串聯并聯、摩擦起電、毛細現象。因此初中生應該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完善知識體系,更好地促進全面發展。然而,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師講課模式固化,無法激發學生興趣,對于偏文科的學生來說,物理更是難以理解,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高。對此種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探究物理的趣味性教學,使學生擁有較強的趣味性,激發起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發揮獨特的教學魅力
初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受學生喜歡的教師能夠在教學上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增強物理趣味性教學上,教師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為了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教師語言上可以具有一定的風格。教師語言是溝通學生的良好工具,物理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能夠使用富有變化的音質,利用聲音的高低起伏來進行講解授課,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搭配上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例如,一位教師在講解重力時,并沒有按部就班地進行重力講解,而是采用幽默的語言舉了擦黑板的例子。教師一邊擦黑板,一邊夸耀自己身上纖塵不染,學生隨著教師愉悅的心情,上課也變得放松起來,然后,教師問道:“為什么我擦黑板那么瀟灑,粉筆灰沾不到身上呢?同學們有沒有看到,一些學生擦完黑板后,頭上身上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煙霧?”學生們哈哈大笑,分別舉身邊的例子。然后教師順著學生的思路,說出自己是上下擦黑板,粉塵只是受到重力的影響,豎直下落,引出了重力。教師又讓學生分析斜著擦黑板,粉塵受到的力。教師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完成了此次教學任務。
二、利用實驗增強教學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生活中大量的內容涉及到物理實驗,而且趣味性極強。所以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學形式,不要只是單單的進行書本知識點的講解,進行相應的習題訓練,還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加入趣味性的實驗,不然單純地進行授課,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困乏,上課效率較低。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增加一定量的物理實驗,進行實驗相對于理論性知識點講解而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實驗進行教學,這些實驗要具有趣味性,還要具有操作性,以便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例如,某教師在講解摩擦起電時,需要材料用具為塑料尺和紙片,用具非常簡單,所以可操作性較強,教師在講解摩擦起電時,學生對用衣服進行摩擦非常感興趣,當發現摩擦后的尺子可以吸附紙片時,感到非常的新奇,對原理產生了好奇的心理,因此學生對此節課的內容掌握較好。教師通過摩擦起電的實驗,把抽象的物理現象直觀的還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
另外,除了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實驗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實驗的親自設計,部分學生有著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在參與實驗設計的過程中能夠考驗學生的耐心、毅力以及思維的周密程度。學生在此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對知識有所收獲,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通過此種方式也能增強物理授課的趣味性。
三、利用多媒體設施提升課堂趣味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教師在此過程中使用視頻、課件、插圖,動態的講解相比于靜態而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通過這些動態形式與傳統板書形式相結合,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多媒體課件一般具有高效性、清晰、容量大的特點,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內容進行更多的展示,教師經過生動形象地講解,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化、結構化的得到知識點。
另外,多媒體的應用還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展示大自然中獨特奇妙的物理現象,運用動態視頻,讓學生觀察自然中的物理現象,對于某些難以操作的實驗,也可以使用多媒體,通過此種方式擴展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四、加入漫畫插圖、物理趣聞增添其趣味性
對于初中生,課本上如果只有單純的知識內容,學生便無法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教師在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能導致學生分心。所以在對初中教學內容設計上,可以引入適當篇幅的漫畫,例如:某位教師在講解靜電現象時,就采用播放漫畫的形式予以講解,教師用漫畫的形式畫出了電子、門把手、小朋友、地板、向上向下的圖標,解釋到腳和地板進行摩擦時,會產生電子,電子沿著身體傳送,電子在流動的過程中會產生觸電的感覺,教師的講解配合插圖,趣味性很強,又不失科學性,令學生勞逸結合,避免學生產生學習疲勞。
除了適當篇幅的漫畫外,在教材制定相對嚴密的條件下,也可以增添一定篇幅的物理趣聞,例如:在講授牛頓第一定律時,可以插入關于牛頓的一些相關趣聞,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時間長河中對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有一種親切的感知。有些趣聞更是與物理現象的發生緊密相關的,這樣既豐富學生見聞,又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通過趣聞加深對本課知識內容的記憶。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物理越來越從應試教育向實際應用過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趣味性教學,注意發揮自己的教學魅力,運用實驗方式教學、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增添物理趣聞、插圖漫畫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能夠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從而為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李萌.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探究與實踐[J].考試(教研版),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