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翎
【摘? ? 要】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所帶來的高考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日常學校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引領了新教材的改革,而本文中我就從新高考對于高中生的能力要求方面進行探究,談談新課改形勢下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自主學習? 新高考?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44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是我國二十世紀末至今在教育領域內所呈現的最大的改革成果,時至今日,素質教育在各階段各學科的實際教學中已經基本完成了取代應試教育教學體制各項理念和方法的任務,讓我國的學校教育重新回歸培養“育人”這一學校設立的初衷,將人才培養定位在能力塑造和素養構建方面,而不僅僅是圍繞著考試成績團團轉。而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學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強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要得到個性的引導,興趣的培養,從而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素養發展的機會和條件,成長為未來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社會型人才。當然,從我國的教育教學宏觀情況來說,當前國情下我們還沒有能力做到全民的高等教育,所以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將長久的存在于我國的教育教學形式中,所以不論教學制度如何改革,我們依舊離不開考試這一選拔人才的基本制度。而考試則是帶有一定的淘汰性質,那么衡量的最恰當標準依舊是成績,尤其是對于中高考制度來說,考試是為了初步的篩選出更為優秀和合適的人才進一步進入更高層次的院校深造。因此,當前我國新的高考制度改革,重點在于優化考察內容和考察的方式,進而使得分數的評判不再是單一、固化的標準,從而促進高考制度考察學生的綜合性和科學性。
數學是我國教育教學課程設置中的主要學科之一,從小學階段開始一直和語文、英語等學科共同組成我國基礎教育的三足鼎立之勢。而相對于其他兩門學科來說,數學從學生的教學反饋中獲得的往往是“最難學”的標簽。確實,數學本身是一門涉及數字和圖形為基礎的具備較強邏輯和系統性的學科,歸根結底來說就是學科的專業性和學術性導致其內容難且深,尤其是高中階段,學生在具備一定數學計算和分析能力之后,所接觸的內容逐步脫離原本的“簡單計算”數學知識,開始向著未來高等教育的更專業的數學知識過渡,所以即使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深厚的數學基礎,在難度陡然增加的高中數學面前,依舊會有很大一批學生“叫苦”。并且新高考改革之后,數學學科的考察并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更是秉承著素質教育塑造學生能力的理念,高考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依舊是教學大綱中的既定內容,但考察形式、題目呈現邏輯則更加傾向于靈活,知識內容的應用也更加綜合性,因此這也就需要日常學習中,學生要逐步鍛煉出舉一反三、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
一、注重課前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對于高中生來說,既然學習的內容更難、更深,那么也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和努力,而主動和努力絕大多數來源于學生的自律能力作動力。因此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先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夠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首先,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制定導學案的形式,做到學生的課前引導工作。導學式教學是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重點就在于塑造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習慣,對于高中生來說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資本,但是相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來說學生的自學往往需要引導,而不是“放羊”式自由學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憑借自身的專業素養,把握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導學案中重點列出預習的重難點,并輔助以對應的例題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方向可以參照,避免時間浪費造成事倍功半。
其次,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在課下的歸納和總結能力。一方面,在利用導學案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學習難點;而另一方面,在課下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也能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每個章節知識點學習的弱點。而這兩者僅僅依靠學生的大腦記憶是不長久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如設立錯題集、筆記本等,學會分門別類的做好錯題,重難點整理,及時復習。實現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
二、啟發和探究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新高考制度來說,重點考察學生的舉一反三,靈活思維能力,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更要結合知識點,通過思維的啟發以及問題的探究,主動去鍛煉學生的靈活思維和探究創新的能力。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師生互動,打造一個有問有答,交流討論的教學環境。例如在課堂上我們結合知識點,制定不同難度的問題,循序漸進的拋出,給學生以思維深入過程中的不斷引導,一步步加大學生的思考范圍,從而引導學生思維不斷跟著教師前進,進而鍛煉學生的多層面、多角度思維能力。
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采取小組探究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將某個章節的知識重點作為課題拿出來進行集體探究,或者分組探究,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散思維,學生之間通力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培養學生的查缺補漏能力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面對的學習問題不同,所以實際教學中我們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逐步培養學生自我更新“修復”的能力。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從教師的角度去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分析所存在的學習群體類問題,然后給予不同群體學生學習上的建議,并在布置作業過程中得以體現,實現學生的分層次教學,從而促進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
其次,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從考試、從日常學習中進行自我歸因,然后在加強自我了解的基礎上,教師輔助學生分析問題,并做到具體問題具體設定對策,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性“短板”補齊,并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總之,新高考制度下,我們更加強調考察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知識延伸和拓展能力。高中教育中,作為教師我們要盡量少的對學生進行大面積的干預,更多的是給予引導和啟發,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培養學生未來持久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闕桂紅.新課程理念下高三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數學研究(4).
[2]馬芳江.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吉林教育(1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