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
摘要:語言形式、文化觀念、情感傳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它以中華民族的普遍認同感、廣泛接受的道德體系、價值觀念作為導向。中華傳統文化在文化遺產層面上來看,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規范文化層面上,包括傳統節日的習俗、優秀的傳統美德等等;在文化層面上來看,以漢字、詩歌、文言文等形式呈現。學校需要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傳統文化的知識底蘊中汲取優良品質,完善自身能力。文章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路徑提出了幾點淺顯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校園;方法研究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它是一個國家的思想根基。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只有民族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粹。因此,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將教育延伸至小學階段,從根基進行落實,夯實中華文化的基礎。
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悉心研究如何將傳統文化的開展工作進行落實。怎樣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開展,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實踐。
一、讓中華傳統文化滲透進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良的校園文化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營造出舒適的氛圍,這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情操的陶冶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同樣也為語文的教學發揮著更加廣闊的空間,在一個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和學習到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的環境中,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興趣。具體來講,可以對學校的整體建設做一些修繕,將一些能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藝術品、建筑品陳列其中,學生可以在校園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夠將傳統文化內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求知做人的文化熏陶[1]。
例如,可以在樓道中張貼關于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讓傳統文化深入到每個學生的身邊,長久以來學生就會受到耳濡目染,就會對學生的產生引領作用。另外,也可以在黑板報中設置“傳統文化”專欄,教師安排學生定時更新,這也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以及價值觀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讓中華傳統文化滲透進課堂教學
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將中華傳統文化有效滲透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師有效設置歷史故事,讓語文課活泛起來,可以有效借助成語故事,讓他們在歷史故事中感悟,在歷史的故事中增強自身的智慧。教師可以精心選擇成語,將成語背后的故事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背后的典故,最終實現增強成語的運用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與課文相關的詩詞或是歷史典故,通過課內外結合的學習方式,導入新課,在教學中有效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有名的古代音樂,有效設置情境教學。另外,可以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以直觀的視頻形式學習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可以根據文言文的思想內容滲透有關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后,教師將文言文內容的核心思想進行有效滲透,在其中充分體現了虛心接受批評、聽取他人意見的作風。在《送東陽馬生序》的教學中,將不辭勞苦、虛心求學的精神進行滲透,讓學生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另外,教師可以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時,將《弟子規》的內容與課文的內容進行有效結合,既能讓學生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又能讓他們理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教師需要準確將作品的情感特征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讓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至課內外活動
現如今有一種現象,很多學生盲目跟風過“洋”節,對于我國的傳統節日卻毫不重視,傳統節日是我國傳統的歷史文化體現。中秋節、除夕夜的團聚這都充分反映了我們民族重視團圓、重視凝聚力的情感追求。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為了緬懷祖先,親近自然。而教師需要在這些節日里,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另外,大課間活動也是學生的一項最基本的常規活動,這也是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滲透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2]。
例如,教研組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戰略,將傳統文化與課外廣播操進行深入結合,為學生“量身制定”特色《弟子規》的廣播體操,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學生在活動中既能強健身體,又能提升自己全方面的能力,還讓學生在學校傳統文化的教育中深深扎根。
四、結語
綜上所述,讓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學校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的前提,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從小將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扎根于學生的內心深處,既可以為學校的發展注入強勁的推動力,又可以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內涵中深深體會,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新皎.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路徑和方法[J].高考,2020(13):152.
[2]田明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途徑及方法[J].學周刊,2019(30):192.
基金項目:
本文系長沙市十二五規劃德育《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路徑與研究方法》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為:2016013。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烏山學區校前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