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翠桃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庇變簣@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挖掘利用本土化教育資源,讓幼兒“與資源親密的對話”,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本土資源;本土文化;主題活動;有效作用
在幼兒教育中如何將本縣本園的資源有機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讓幼兒充分浸潤家鄉文化,感受家鄉的進步與發展,并萌發熱愛家鄉、熱愛幼兒園的情感,激發濃厚的探究和學習興趣,是每一個幼教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加深了幼兒對家鄉的了解,盟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質資源,通過向家長發放調查表,和幼兒談話等形式,了解家長關注點,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結合查閱相關文獻,篩選有教育價值的本土資源融入到我們的主題活動“好一朵茉莉花”“會說話的石頭”中,并把內容貫穿到五大領域。
一是健康領域:通過《壘石頭》《運石頭》《投石頭》等,開發幼兒對石頭妙用和玩法。二是語言領域:通過形象代言《我是茉莉花家鄉代言人》,學習如何向客人向全國、向世界介紹宣傳自己家鄉產品,萌發幼兒為家鄉做貢獻的情懷。三是社會領域:通過《認識茶廠》《參觀中華茉莉園》《感受茉莉花文化節》,了解茉莉花的種植和產地,認識茉莉花和茶葉加工變成茉莉花茶生產及推銷過程,知道了茉莉花的種植、加工、銷售、致富、生活改善等一系列過程,激發孩子對本土資源及文化認同感。四是科學領域:通過《認識常見石頭種類》《石頭的形成和作用》,使幼兒從玩耍中進一步認識的石頭作用。五是藝術領域:通過歌曲《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采茶律動》《泡茶》、手工《制作茉莉花工藝》、繪畫《設計茶包裝袋》等,在歌曲、律動、繪畫中了解家鄉文化,吸取了本土文化營養,發展幼兒感受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
二、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在《好一朵茉莉花》《認識茶葉》活動中,通過去基地參觀,幼兒了解茉莉花種植地及茉莉花、茶葉的顏色、形狀、味道及作用。在《制作加工茶葉》《學習制作茉莉花茶》活動中,知道茶葉的特征,在探究綠茶和紅茶加工成茉莉茶中,幼兒通過自己在幼兒園“茉莉小鎮”花茶加工間操作,探究認識茶葉的原形到形成綠茶、紅茶、茉莉花茶真實變化過程。通過同一個方向揉茶,知曉茶葉變細變卷的緣由;通過窨茶,知曉茶葉由軟到干到硬的變化;通過剎青,知曉綠茶與紅茶在制作上的區別;在探究是如何來的,通過猜、想、找資料、討論、實踐、記錄,知曉茉莉花茶的制作。習近平總書記說:“事業是干出來的,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庇玫轿覀兒⒆由砩弦部梢哉f,孩子們探究精神也是干出來的,不是靠聽說出來的。
三、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把本土文化融入環境創設,陶冶幼兒情操
本土資源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橫縣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于從小就出生在本土文化包圍中的幼兒而言,本土文化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受影響。幼兒園環境是教育的隱性課程,不僅可以開發智力,還可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發展。通過教孩子唱茉莉花歌、品茉莉花茶、畫茉莉花產品,跳茉莉花舞,講茉莉花的故事,創意石頭畫展……讓幼兒“與資源親密的對話”,幼兒融入濃濃的本土文化氛圍中,培養他們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愿意創造美的小手,培養他們對美好事物的理解以及對美好生活向往。
四、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而本土資源就是幼兒熟悉的、經常見的、經常接觸的、貼近幼兒生活的、能讓幼兒容易獲取有益經驗的。我們縣城茶廠多、茶館多,基地近,茉莉花、茶葉經常見,爸爸媽媽經常喝茶,它是怎么來呢?經過調查孩子們很感興趣,再加上幼兒園創設“茉莉小鎮”功能區,真實的工具及材料,自主選擇角色,在實物中進行操作,通過自己雙手親身體驗物品變化過程,還可以嘗一嘗不同茶的味道,就像一個小大人,想像長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一次接待展示活動中,孩子的推銷叫賣吸引了很多前來參觀的老師,老師們和幼兒形成導購員和客人的關系,積極介紹推銷茶產品;在制茶車間,幼兒穿戴整齊,冒著熱汗在一邊炒茶一邊向客人介紹和回答客人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買賣區,積極思考客人購買的物品與數量的關系。
五、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幼兒的活動材料,使區域活動更豐富
《指南》中指出: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在茉莉小鎮功能區,我們開展的角色游戲“玩轉茶空間”,讓幼兒自己選擇角色,并按計劃完成各項工作。在炒茶區”,幼兒通過手工炒茶的過程,探究茶在炒前和炒后的變化,同時也能夠鍛煉幼兒小肌肉動作和手部控制力量。在窨制區,幼兒通過把茉莉花與茶的混合窨制,了解茶葉充分吸收茉莉花香后形成香醇的茉莉花茶。
六、本土資源主題教育活動,充實了幼兒園本、班本的課程
陳鶴琴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本土資源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本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通過有效利用本土資源,使幼兒在心中認同本土文化,獲得歸屬感。如:知道家鄉是橫縣,是茉莉花之鄉,是世界茉莉花之都,以大量種植茉莉花而出名,茉莉花是農民的致富花,中華茉莉園是我縣茉莉花基地,也是旅游景點,有很多花茶加工廠,人們喜歡喝茶,對茶文化頗有研究,茉莉花產品很多。特產有大粽、粉利、大頭菜、甘蔗、木瓜丁?!@些都是立足于幼兒熟悉的本土文化資源,我們從幼兒實際出發,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興趣,結合幼兒發展需要進行開發利用,使得園本課程更具多元性、生活性、經驗性、趣味性。
在游戲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幼兒通過參與實踐,用獨特的方式認識本土資源和文化,完成對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為家鄉的美麗、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情感。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季湄、馮曉霞主編.
廣西南寧市橫縣人民政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