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朋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數學本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使數學在研究的領域、研究的方法和應用的范圍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因此,要根據數學的教學規律,實現信息技術系統與數學教學系統相互融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教學融合
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圖型,學習知識。我們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融合來達到理想的學習環境,并實現達到全新的、能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對學生的主導作用的學習方式,創新傳統的教學結構模式,從而改變教育本質,培養創新型人才。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的意義
(一)現代信息技術為創建生動的學習環境提供了完備的技術支持
通過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的整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學生更易于理解重點,突破難點。信息技術能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使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直覺-猜測-探索-論證”的全過程。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交互性,在計算機及網絡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進行課程設計,為學生創設個全新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其中觀察、猜測、探索、驗證、發現與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多方面,前端,后端,一些軟件的使用等,具有智能化、虛擬化、數字化、多媒生動手實踐,激勵學生自己去體驗感受所學的內容,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領域,體化等特點,這使教學過程可以在一個豐富多彩、有趣的環境開展。
(二)信息技術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了合適的學習環境
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解決各種數值的運算,提高了數據的正確性和解決問題的效率。在這個解決問題過程中,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可以使他們認識和感受到數學在實際問題情境中的應用,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極大興趣和學習的動力。數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需要進行觀察、實驗、發現、猜想這幾個過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會經歷失敗的過程,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的使用強化了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實驗的作用,探索和發現過程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學生從“聽數學”轉變為“做數學”,為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開拓了新思路。
(三)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進行個別化學習
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多樣化,使之適合學生的特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豐富,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可以通過一些學習網站進行自主學習,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制定相應的計劃,從而獲得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利于個性的培養。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合作學習的環境,通過小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是依據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技術進行展開的數學學習過程。借助信息技術來支持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能夠克服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使學習時間、地點更加自由通過互聯網進行討論交流,微信,QQ等協助信息的傳播,大大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加強學生個體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方法
(一)促進教師改變教育觀念,實現教師職能轉變
首先,教師應意識到二十一世紀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對傳統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新時代下運用新方法,要以學生發展為主,不斷更新學習新課改理論,其次,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實踐,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規律,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如課件的制作、計算機的基本使用等,運用互聯網搜集需要的資料,可以觀察網上優秀教案怎么制作的,不斷改進自己的技術,實現網上備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的效率。
(二)虛擬現實情境,改變教學方式
在數學的教學中要善于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原有情景虛擬化,還原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身臨其境”。使問題變簡單,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融入數學學習環境。實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其宗旨是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數學教學難點
數學教學的難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而言,某些教學內容抽象,二是傳統教學手段不給力。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利用計算機本身對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形成聲、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教學效果。例如,圓錐曲線統-定義的學習,傳統教學很難搞清,若借助Flash軟件做出這樣的動畫:用一個平面去截兩個有共同頂點和共同母線的圓錐(方向相反),隨著截而的角度不同,而分別得到截線是圓、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這時,學生才恍然大悟,為什么這些曲線叫做圓錐曲線。這種效果既形象又生動,表達難以用語言說清的問題,使學生觀察截面圖形,思考相關問題,突破教學難點。
總之,作為初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學科,同時也是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應用的重要載。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要擺脫傳統課堂的思想,融入計算機元素,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效融合,大膽突破創新。借助前人的經驗,不斷吸取經驗,總結方法,構建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實現信息化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曲秀娟.淺析初中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2019.
[2]張森.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34.
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