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薇
【摘? ? 要】為了不斷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水平,本文結合問題導學教學方法,深入總結了問題導學方法運用策略。希望通過此文分析能夠不斷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水平,從而為構建高效的地理教學課堂盡有效助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 問題導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68
隨著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地理教學課堂上,問題導學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興趣,利于激發學生探索能力。基于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有效的研究問題導學方法的運用策略,從而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問題導學應用于地理課堂教學的價值
(一)樹立問題意識,降低學習畏難情緒
當前,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學生亦可以通過提問來反應自身的學習狀況,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提出問題,教師便可以清晰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實現的知識掌握程度和遇到的障礙所在,便會更有針對性地輔助教育對象實現學習目標。教師給學生產生疑惑的機會,并不是讓學生單純提出一個疑問,更多的是讓學生通過發問來思考,包括對學習對象的研究,以及相關延展性問題的思考。學生對教師和同學提出問題,必是代表自身思想的最高水平,因此問題的深度便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挖掘和選擇問題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深度把握,學生只有不斷深入思考學習內容,才能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可見,讓學生提出問題不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督促學生深入研究和學習待掌握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形成學科學習的積極狀態。學生通過努力完成提問的“任務”,從而建立了一定的學習自信,在自我意識中有了更明確的努力方向,知道自己可以從哪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這樣便有效發揮了自我意識,從根本處提高學習效果。
(二)激發求知欲,提升學生地理素養
提問的目的不僅在于發現未知領域和如何解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與學科知識體系相適應的思維和能力。教師站在輔助的角度幫助學生將問題分解,成為邏輯關系上逐層深入,內容上緊貼學習內容的小問題,學生解答疑惑的過程便是聯系和掌握知識內容,發揮自身潛能的最好途徑。這個過程的終極目的不僅在于使困惑得以解除,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打破學科界限的能力積淀。
二、問題導學方法的實踐運用策略
(一)利用生活素材,提出矛盾性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常識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教師便可以提出有悖于常識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質疑,并在質疑中探索求知。例如教師引入熱帶沙漠地區的氣候介紹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常識判斷水與油的市場價值。學生很快便會判斷出油的價值更高。而教師此時便可以說在熱帶沙漠,水的價值更高。學生不了解該地區氣候特點,因此便對這一現象產生質疑。這樣教師就自然引出該地區氣候特點的介紹。對于問題的設置,教師要把握好內容的深度和切入點的合理性,問題過于高深或者淺顯都會讓學生難以形成探索的積極狀態,從而無法實現知識與思維的深入提高。只有問題體現的矛盾合理且有趣,才能引導學生形成探索和破譯的欲望。
(二)巧借生活案例,用類比問題,突破教學難點
學生一般會對于未經歷過的抽象知識的掌握表現出一定的困惑和為難,因此教師為了降低知識的抽象性,能夠廣泛聯系學生的已有認知架構進行類比介紹,這樣便降低了受教育者對抽象知識的陌生情緒。例如,進行《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內容介紹時,緯度相同的陸地和海洋氣候存在差異,對于這一現象,教師可以選擇較為生動的事物進行類比,如將同緯度的沙子比大海溫度變化更快,學生便能夠了解到不相同比熱的事物對溫度的反應速度是各異的。再如教師講解地球不同經緯度的位置時,便可以讓學生通過畫網格的形式對不同位置進行鎖定。可見,通過類比學生可以聯系已建立的知識架構來接受未知,從而化解了抽象概念的陌生感,為學生建立一條更易接近陌生知識的渠道。
(三)要對問題進行合理引導,保證課堂效率
聯系待學內容的問題指在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下發揮自身的發散思維,通過一步步接近問題的答案,即待學知識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師除了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科學的限定外,還需要適時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教師的“設計”下完成思維的發展。例如講解高原氣候時,教師會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高原上風大、氣溫低?此時學生會通過以往的經驗和認知猜測,高原上可能有雪,這樣便導致了氣溫低。教師此時可以進一步引導:那么形成雪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學生便會深入思考,得出答案:高原的海拔值比較大,相比較平原來講,氣溫指數更低,風也更大。可見,整個教學環節都是學生在自主思考,教師并沒有過多參與,但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逐步接近教師預設的內容中來,從而實現學生自主習得學習內容的結果,教師看似只在部分教學環節中出現,但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由于教師合理把握時機,將學生的思維一直控制在既定的反向上,因此學生會根據教師的問題進一步深入探尋,最終完成教師預想的效果。在引導時,教師也要注意將更多發揮的空間留給學生,并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頭腦風暴中,將思考和探尋作為學習的習慣,并延續到各學科中,最終形成較為穩定的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結合實踐研究,在有效的開展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每個學生實際,不斷制定更加高效的問題導學模式,以此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希望結合以上闡述,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有效參考,從而為地理教學改革深入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劉清平.初中地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J].名師在線,2019(33):47-48.
[2]歐文霞.問題導學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構建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9):33.
[3]盛萬川.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設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52.